官方二维码

 
 

BBC56UP启示,原生家庭对员工的影响

   日期:2017-08-07     浏览:373    评论:0    
核心提示:​BBC从1964年开始记录了一群7岁的英国儿童的成长经历。这部纪录片每隔7年采访一次当初的14名儿童,7 up,14 up,21 up,28 up,35 up,42 up,49 up,最新一部记录的是2012年56岁的他们。1964年,共有20位儿童入选拍摄,最后导演决定跟拍其中的14名,他们代表了当时英国社会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经济地位。第一部7 up的开
​BBC从1964年开始记录了一群7岁的英国儿童的成长经历。这部纪录片每隔7年采访一次当初的14名儿童,7 up,14 up,21 up,28 up,35 up,42 up,49 up,最新一部记录的是2012年56岁的他们。

1964年,共有20位儿童入选拍摄,最后导演决定跟拍其中的14名,他们代表了当时英国社会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经济地位。第一部7 up的开片导演直言:我们把这些孩子聚到一起,因为我们想在2000年时看看英格兰的一个缩影,2000年时的工人和主管,现在都只有七岁。导演拍摄这部跨度如此之大的纪录片的本意是试图论证他的假设:每个孩子所在家庭的社会阶级早已预先决定了他们的未来。

有网友评论这部纪录片是一部恐怖片,因为这不是真人秀节目,这记录的是真实的人生,而人生永远不能重来。这部恐怖片计划要在2019年继续拍摄63 up。

作为一名观众,我在家里只用两天的时间就看完了这套纪录片的8部,从1964年到2012年,从7岁的儿童到56岁的老人,一个人近50年的人生被浓缩在850分钟内,看着他们从童言无忌的小孩到求学立业到结婚离婚再到成为爷爷奶奶。连续看完这14个英国人的49年生活变化后,不禁感叹岁月神偷,它也给予了一些人生启示。

阶级属性难以打破,但是教育可以改变人生。

John, Andrew, Charles出生于社会上层精英阶层家庭,从小就读私立寄宿制学校,家庭的优渥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和自由,他们在7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会上什么学校,正如他们预言的,最后分别上了牛津、剑桥、杜伦,John成为皇家律师,Andrew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Charles任职于BBC。
John, Andrew, Charles

富家女Suzy,小的时候曾接受私人家庭教师教育,后来在父母的安排下去了巴黎念秘书学校,最后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大律师后在家相夫教子。

Jackie, Lynn, Sue来自普通的工人家庭,三个女孩都没有念大学,Jackie和Lynn都在19岁结婚,他们的孩子也都没有念大学。Sue是三个女孩中越活越正能量的人,虽然经历离婚,但是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伦敦大学工作,升职为行政主管,业余时间学习戏剧表演,也遇到了真爱,她的孩子也考上了大学。

Jackie,Lynn, Sue

在福利院长大的Symon是白人女人和黑人男人的私生子,一直做着底层的劳力工作,与两任妻子共育有至少7个孩子。56岁的他在机场做搬运工。

Bruce, Peter分别念了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Bruce放弃保险公司的工作在伦敦东区成为一名中学教师。Peter毕业后也是一名教师,30岁的时候辞职成为一名公务员。Paul跟随父亲移民澳大利亚,成为一名建筑包工头。Tony在15岁时放弃学业成为骑师,后又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卖了英国的房产在西班牙购置新屋。这四位虽然最后都没能打破自己原生家庭的阶级属性,但是基本都算得上生活幸福美满。

唯一例外的是Nick和Neil,截然不同的人生走向。

住在乡下的农场主儿子Nick,14岁接受采访时,全程低头不肯面对镜头,谁都以为这是个性格腼腆含羞的男孩。惊奇的是,21岁的他大方的面对着镜头表达着自己的理想。从牛津大学物理系博士毕业后,28岁移民美国,最后成为大学教授并著有多部学术作品。他是唯一一名跳出自己原有的阶级逆袭成功的受访者。

7岁,14岁,21岁的Nick

而双职教师的儿子Neil,家庭条件虽然比不上John, Andrew, Charles, Suzy他们那样富贵,但是也算小康家庭。没能考上牛津的Neil上了一所二流大学,失望落寞的他读了一个学期就辍学,打着零工,漂泊流浪在英国各地,靠着领取社会补助金勉强维持生计,他也是唯一一位没有结婚的受访者。谁能想到7岁时那个活泼开朗跳跃街边的小男孩最后却成为了14个人里生活最惨的人。

21岁的Neil

导演1964的拍摄此片的假设恐怕是对的。精英的孩子依然是精英,无产阶级的孩子依然是无产阶级。高富帅三人组按照自己7岁、14岁、21岁时的构想的人生轨迹一路成长,他们遵守社会规则,关心政治,忧国忧民,敢于表达自己的立场。下层阶级的孩子认为打架很重要,不在乎是否能上大学,甚至不知道“大学”是什么。黑人小孩Symon 21岁的时候在香肠公司冷冻部工作,导演问他: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应该做比这更好一点的工作?Symon无所谓地回答:不会这么想啊,我大概就是喜欢辛苦的工作吧。49岁的他再接受采访时后悔当初自己没有努力读书,如果当初在学校用功一点,可能会有比较好的出路。但是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大家都表达了对教育的重视,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比自己更好的教育。

努力追求梦想的人都很正能量

7岁的时候,小个子的Tony说自己想成为一名骑师,后来他实现了。在14岁的时候说如果不当骑师自己想当一名出租车司机。因为比赛成绩一直不理想,最后放弃了骑师,他成为了一名出租车司机。28岁的他说想开一个酒吧,后来他做到了,虽然最终关门歇业。他喜欢西班牙,说希望在那里买房,后来他也做到了。生性乐观积极的Tony每隔7年接受采访时的生活状态几乎就是他在前一个7年里自己规划的那个样子。因为他是一个十足的行动派,想好了要做什么就一定去付诸行动。56岁的他,儿孙满堂,不埋怨未婚先孕的女儿,理解不上大学的儿子,感谢三十几岁时即使婚姻面临危机也没有放弃的妻子,夫妻两人在伦敦轮班开出租车,每年去西班牙度假,用自己的汗水创造现在的美好生活,享受着小人物平凡知足的人生。
49岁的Tony和妻子

还有从小梦想着从事神职工作的Bruce,7岁的他就说自己想去非洲帮助那里未开化的人,教育他们以使他们成为更好的人。因为发现自己并不擅长在众人面前演讲,所以他没有成为传教士,但是他一直在伦敦东区的学校里教数学,并且曾到孟加拉国去帮助那里的贫穷孩子。他的收入并不多,住的是公租房,但是他一直在践行着小时候要帮助教育他人的理想。对待人生他总是不紧不慢从容应对,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42岁的他终于迎来他的真爱,他的妻子说她从未见到过像Bruce这样善良的好人。更令人感动的是,最后正是在Bruce的感化下,那个自暴自弃的Neil重新找回自我,成为一名基层议员。救赎Neil,难道不就是Bruce实现了自己7岁的人生理想么。
从小就带着神圣光环的Bruce

虽然Nick没能实现自己7岁时要研究月球的梦想,但是14岁的他就已经认识到自己对数学和物理感兴趣,21岁的他已经坚定了自己成为物理学家的信念。在牛津攻读完博士后,因为当时的英国并不对他所感兴趣的核物理有特别的支持项目,于是他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往美国继续他的研究工作。他说他有自己的抱负,也希望通过教育学生来培养社会栋梁。

相比之下,因为考学失利而浑浑噩噩的Neil,消极的人生态度造成即使他满口的理想主义,可是没有实质的行动支撑他,导致他始终走不出人生低谷,恶性循环之下,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幸好最后有天使般的Bruce降临。

好的伴侣可以带来更幸福的人生

白富美Suzy在21岁接受采访时,眼神落寞,面无表情,一边吸烟一边说话,分明就是一个叛逆的少女。父母离婚后,她说自己不想结婚,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七年后,Suzy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眼神发光,面带微笑,身边坐着他的丈夫,她说这一切变化都归功于他,她在22岁时嫁给了他。此后,夫妻两人共同出现在每一期采访中,虽然并没有交代两人的感情经历,但是显然是丈夫拯救了那个21岁时让人担心会失足不爱惜自己的少女,让她重新相信爱情,接受婚姻。

21岁的Suzy

移民到澳大利亚的Paul跟年轻时就认识的女孩结了婚,妻子说看到7岁时的Paul,她很心疼,很想上去抱抱这个小男孩,她喜欢他的无助,她知道Paul是个害羞有点孤僻的人,但是她一直鼓励他出去社交与他人沟通。24岁时,他们变卖了家产,用7个月的时间环游澳洲。这段经历让俩人感情更亲密,让Paul也变得更自信。跟Suzy夫妻一样,他们每次都共同出现在每一期采访中并且看起来始终感情很和谐。这是一个女人让男人成长的故事。

14个人,14种人生,每七年拍摄一次,每次跟拍7天,很多受访者都在年轻时表达过自己并不乐意参与这个纪录片的制作,850分钟其实并不能全面展现真实的他们。就像John在21岁时说的:我们看起来像7岁的缩影,我们学业的追求都完成了,看起来一帆风顺,只显示我们在7岁时的目标,但并没有展现我们日夜挑灯读书的日子,是汗水和辛勤劳动帮助我们进入大学,但看起来像我们出生礼的一部分,这是不公平的。也没有展现假期为了收支平衡要做的令人厌恶的工作。人生冷暖,只有自己最清楚。直到56岁时,John坦言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不得不出来工作挣钱,他是凭奖学金上的牛津大学。

但是我却有点羡慕有人能记录下他们的人生,让他们有机会审视自己的过去,能提醒他们年轻时的初心,看到自己的变化,珍惜现在的生活并尽力让生命活的更加值得。我想,这个纪录片对于他们来说,始终是利大于弊的。

不管你现在几岁,现在手持一副人生的好牌亦或是坏牌,7年后,你想成为怎样的人?拥有怎样的生活?完成哪些人生目标?

愿将来的你兑现了现在的你所有的希冀和承诺,成为理想中的“大人”。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BBC56UP启示,原生家庭对员工的影响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