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开发
别让猴子跳到Facilitator背上
2007-11-28 14:07  浏览:318

  当Facilitator/演讲者/讲师开始讲话时,就好像有只猴子(Murphy Monkey)跳在你背上般,使自己感到焦虑和紧张。你也可以把猴子想象成「镁光灯」,镁光灯有吸引目光的作用,但同时也将自己曝露在大众前,好的坏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别人的检视与评价。

  讲起这只「猴子」,听起来有点抽象,举个例子就容易明白了。有一次我在授课时,有位学员问当组的Facilitator:「为什么在把想法写下来时,一定要写完整(Self-Explanation),简单写写自己看得懂不就好了吗?」这位热心的Facilitator就忙着跟他解释:「别人也要参考你写的想法,如果写得不够完整,别人可能会看不懂,或者误解了你的意思」,这位学员继续争辩下去:「看不懂问我就好啦!我跟他嘴巴解释解释不是很快嘛!」此时此刻,猴子可在这位Facilitator背上跳得起劲呢!

  聪明的Facilitator不会让这只猴子在自己背上待太久的。有几招可以把这猴子给请走:

  1、转介给其他学员回答。Facilitator可以问其他学员:「有没有人可以回答某某某的问题?」或「谁要来试看看回答这个问题?」

  2、问问题。在这个例子中,更贴切的来说是用问题来回答问题, Facilitator可以说:「如果只是简单写写的话,除了你讲的好处外,有没有什么坏处呢?」

  3、引发学员一起讨论。例如「有没有人有不同的想法,可以提出来分享一下?」

  更厉害的Facilitator还懂得如何让这只猴子往前跳或往后跳(反馈Feedback)呢!所谓反馈,有四种方向可以引导:1) 指定组内一位学员当「领导」(leader),或征求「志愿者」(volunteer),由他来对其他组员反馈; 2) 小组给领导反馈;3) 小组对自己的行为及表现做反馈;4) 领导给小组做反馈。

  你有没有发现?在这四向反馈当中,完全都没有提及Facilitator,Facilitator好像拿着一根「隐身草」,消失不见了。当Facilitator发挥了四两拨千金的作用,这猴儿没法找到着陆点,可怎么也跳不到Facilitator背上啦!

  为什么要特别提醒Facilitator不要让猴儿上身呢?因为课程的主角是学员,而不是Facilitator,课程的目的是让学员参与、学习与内化,而不是让Facilitator作秀,猴儿在学员之间跳来跳去是好事,但在Facilitator背上待太久可就不妙啦!Facilitator须要有自知之明!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