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劳资纠纷防范信息化突破

   日期:2009-11-29     来源:新华网    浏览:140    评论:0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都会面临同一个课题,那就是“本土化”。在外企本土化过程中,人才是核心,作为一个文化积淀数千年又正处于改革的风口浪尖上的国家,中国的人才也都有很强的个性。怎样管理中国的人才,成为外企本土化的首要问题。

  外企该怎样做好中国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怎样才能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符合中国的法律要求?记者带着一系列问题,采访了韩国某造船集团中国总部HR刘科长,在对话中,我们能够了解到这家外企所做的努力可以成为其他已经或准备进入中国的外企研究学习的对象。

  记者:请问刘科长,贵集团在进入中国之前,对HR工作有什么战略性的考虑?

  刘科长:依法用工、依法管理,这是任何企业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韩国与中国同属东亚国家,文化背景有很大的重合性,但社会制度还是存在很大差异,法律也存在不同。我们既然选择进入中国,就要适应中国的劳动法律法规,必然要快速、全面、细致地将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做好,否则将无法进行后续的工作。

  记者:贵集团尝试过什么方法来解决人力资源制度合法性问题呢?

  刘科长:我们在进入中国之初,业务量还不是很大,在收入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依靠压缩成本来维持正常经营。因此,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主要考虑的还是引进一位既懂得人力资源管理,又懂得法律的高端人才来为公司梳理整个管理制度,这样会比聘请专业律师要节省不少成本。

  记者:效果怎么样呢?

  刘科长:说实话,效果很不令人满意。这个岗位换了三轮,也还没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的管理制度、劳动制度和其他制度在许多具体细节上都还存在不少漏洞,但是我们企业有我们企业的特点,不能把制度单列出来当成法律案例进行分析,而是要做到既合法又符合企业实际,这样的专业人才至今还没被发现。

  记者:那你们后来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刘科长:后来,我们知道了E-LAWYER3.0软件,并开始在中国总部和下属分公司全面使用。这个软件非常适合我们的情况,我们通过E-LAWYER在一个月内就把之前由韩国总部制订的人事制度修改到了符合中国法律的范围内,在这个过程中,HR部门的所有工作人员相当于进行了一次马上可以学以致用的法律培训。我们进而根据E-LAWYER提供的范本和完善的在线咨询服务来改进了我们的劳动合同相关法律文本,得到了集团韩国总部的高度赞扬。

  记者:使用了E-LAWYER3.0之后,制度还会存在法律漏洞吗?

  刘科长:我们使用E-LAWYER软件不到半年的时间,公司已经把将要与新员工签的劳动合同文本都进行了符合中国法律规范的调整,其他的制度也得到了很好的完善。目前,我们已经基本实现劳动纠纷“零风险”,解决了合法性这个根本问题,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全面战略已经推进得有声有色了。下一步,我们将根据E-LAWYER3.0版本中提供的新功能,定期对全公司的劳动法律风险做全面评估。

  记者:刘科长对集团未来的HR发展有什么展望?

  刘科长:大的战略我就不一一指出了,我只说一个细节,在我的任内不允许出现一宗劳动纠纷,这是我对自己和部下的基本要求。这不仅是本着对公司和员工负责任的态度,更是对法律的严格遵守;这既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也是我本人的处世理念。

  后记:人资管理、法律为本。劳动保障学会赵会长指出,E-LAWYER3.0的上市,标志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法务工作辅助工具从文本化向信息化变革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都必须遵守法律,都必须本着创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原则来提高劳动风险防范意识,而E-LAWYER3.0就为广大企业实现了这个“零用工风险、零劳动纠纷”的目标。从韩国这家造船集团的创新做法中,我们可以为外企本地化找到一条捷径。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劳资纠纷防范信息化突破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新闻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