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工作过劳,谁来担责?

   日期:2012-09-14     来源:《商学院》|0    浏览:186    评论:0    
核心提示:德国经理人中过劳患者人数急剧上升,这种病症是不善管理的后果。有调查表明:经理人普遍觉得企业和上级在预防过劳方面不闻不问。

  德国经理人中过劳患者人数急剧上升,这种病症是不善管理的后果。有调查表明:经理人普遍觉得企业和上级在预防过劳方面不闻不问。    

  仅在2012年上半年,德国经理人群体中便有大约1/7的病假原因是过劳或抑郁,但商业界对这类疾病大多讳莫如深,几乎没有一位顶尖经理人愿意公开承认自己过劳。另一种流行偏见则认为,过劳是身份的代表,有时甚至被视为“荣耀”,即过劳恰显示出此人确实是真心投入工作。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经理人们并非对这个话题无动于衷——完全相反,他们非常清楚,在这么一个越来越动态化和复杂的世界中,日益精简的结构和不断加大的责任压力下,他们的行为让他们特别容易罹患过劳症。贝塔斯曼董事会主席奥斯特洛夫斯基(Hartmut Ostrowski)被替换便与过劳有关,这令许多人对公司的管理制度产生了质疑。

  基于一项约360名管理人员参与的调查数据,德国管理人员联合会(ULA)也证明:管理者认为过劳并非什么时髦的病症,而是应该严肃对待的风险。调查中,超过3/4的受调查者声称,在他们周围,职业引起过劳的频率增加了。只有1/3的人认为,这项讨论“夸张”或者“高估”了问题的严重性。遗憾的是,这些认识并没有让人们更加坦率地对待这种疾病,87%的人一致认为,管理人员更倾向于低估或轻视过劳风险。

  除去上述结论,这项调查的关键任务是探究过劳因素。结果显示,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劳动强度增加”和“时间压力”,紧随其后的是“企业和上司缺乏给予人道以及社会认可”。在受调查者们看来,缺乏社会认可比“缺乏专业认可”之类的要严重得多。

  上述评估,其实有力地证明了职业病医师和组织心理学家长久以来的怀疑:过劳患者的增加是不善管理的后果。

  工作本身诸如强度过大、时间压力、各种节约指标和持续提高效率的压力等等,都不是企业或管理人员能够反抗的。但有一点是可以改变的,那就是企业文化,尤其是管理文化。它包括如何分配工作、如何沟通战略目标、如何评价业绩。对提升工作中的满意度、直接减少过劳患者人数,它有着显著效果。

  接受调查管理者们的回答,指出了可能的方向:首先要具备一种“尊重他人的领导风格”,其次是主动反馈,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能拥有较大自主权。

  不过,心理治疗师认为,对付过劳的办法第一是提高警惕,即有意识地聆听自己的身体、心理和精神方面的衰竭信号,仔细观察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压力。最常见的过劳症状,表现为睡眠存在问题、注意力集中出现障碍、情绪波动强烈,对工作、成功丧失乐趣。第二个重要方法,是有意识地坚持自己的价值和观念。“将自己置于工作和生活的中心”同时意味着拒绝他人指手划脚,包括拒绝喜欢员工随时随地待命的老板,因此,关键在于有技巧而清楚地说“不”,并将这个“不”贯彻到底。

  除此之外,一些好习惯也有所助益。“每周一个神圣时刻,不容更改,以满足和实现自我需求,发现并享受生活的乐趣,这包括固定从事体育运动,欣赏戏剧、电影或音乐会,与家人郊游,与朋友吃喝玩乐等等。”过劳病症专家翁格尔说。

  当然,要成功做到这些,必须相对应降低对自己过度完美的渴求。过劳患者往往都是完美主义者,只有在自己表现一般或者犯错误时仍能泰然处之的人,才能避免过劳。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工作过劳,谁来担责?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