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难道非要申请“禁止令”?

   日期:2013-08-14     来源:|1    浏览:328    评论:0    
核心提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不仅规定了企业应该做什么,也规定了人才应该做什么,这也让劳动纠纷变得有法可依。人才的职业道德已被法
 

   “在竞争对手的团队中,看到本公司的前员工,那种心情叫郁闷。在竞争对手的团队中,看到刚离开一个月,并签署有《商业保密协议》,保证两年内不跳槽的员工,这时的心情叫愤怒。”某公司老总愤愤地对记者说。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一名员工的离职。今年6月,S公司员工吴庆(化名)以“自身发展因素”为由,向公司提出辞呈,公司同意后,与吴庆专门签署了一份《同业竞争保密协议》,要求吴庆在两年之内,不能在同行业竞争对手公司任职,而作为补偿两年中公司每月会向吴庆支付一笔款项支撑他的生活及其他就业活动。

  但这一段看上去文明又充满法律精神的“温情辞职”却在一个月后即宣告破灭。7月份,S公司与D公司作为竞标对手共同参与一项事业投标,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此次D公司的竞标团队中,赫然看到吴庆的名字。更让S公司出离愤怒的是,本在此项目上实力略逊一筹的D公司由于吴庆的加盟不仅实力大增,所使用的素材也大多拷贝自S公司。

  S公司立即向D公司发函说明情况,并通过正式渠道提醒吴庆,望其能够履行保密业务。可无论是D公司还是吴庆本人均对此置之不理。吴庆并以对协议不满为由,向法院提起仲裁,要求终止履行协议。

  S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说,“如果不满,可以提出商量,当时签字,转身就以不满为理由出卖公司,破坏协议,这种行径实在让我们无法接受。”

    为此,记者专门咨询了劳动法方面的权威,金杜律师事务所的王律师。王律师表示:“从目前状况看,即使吴庆对协议不满,并向法院提出仲裁,在仲裁判决下达之前,吴庆都必须履行该协议。如果D公司和吴庆都拒绝履行的话,S公司可以向法院申请禁止令。”
    
    S公司老总颇有些无奈地说:“难道非要申请‘禁止令’吗?我们培养员工,投入的不仅是资源,更有感情。我们和D公司也希望能够发展良性的竞争关系。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彼此真诚相待、遵守法律规定的基础之上。必要时,我们也只好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难道非要申请“禁止令”?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