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海归”概念应淡出人才管理和评价

   日期:2013-11-09     浏览:364    评论:0    
核心提示:日前,《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发布,2012年中国留学回国人员同比增长46.56%,被称为史上最大海归潮。 调查也
日前,《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发布,2012年中国留学回国人员同比增长46.56%,被称为“史上最大海归潮”。 调查也显示,“海归”的含金量在缩,77.5%的海归都表示实际薪资比理想薪资低,仅1.8%的海归表示实际薪资高于自己的期望值。蓝皮书还指出海归收回留学成本时间较长,48.8%的就业型海归需花5年时间或更长时间收回留学成本。

“海归”人才的就业情况一直令人关注,上述这组数据,也引来不同解读。有人把“海归”大量回国理解为国内风景独好,对“海归”吸引力增加;有人建议,针对这种趋势,国家为“海归”回国创业创造更好的环境,让更多优秀人才回归;当然,还有人从人掂量出国留学究竟值不值。

在 笔者看来,作为民间机构,针对某一群体发布其求学、就业情况,这可以为受教育者选择教育、规划职业发展提供参考,但对于国家、政府来说,却应该逐渐淡化人 才“身份”观念,为所有人,不是专门为某一个群体的人创造好的就业和发展空间。“海归”这一概念应该淡出人才管理和评价。

“海归”回国人数增加,是因为国内吸引力增加吗?这并不见得。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21.17万人,而2007年之后,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以20%的增幅增长,2008年到2012年五年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143.35万,超过前30年的总和。很显然,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大幅增加,回国就业人数也必然增加。从时间节点看,最近几年正是四五年前大规模出国留学那批学生开始大规模就业的时候,回国就业人数增加是必然的。——国外经济形势就是再好,也不可能容纳那么多的外国务工者。

更 重要的是,随着我国出国留学人数的增加,出国留学的学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以前,出国留学集中在研究生阶段,最近几年来,则开始发展到本科和高中,尤其是 本科。另外,出国留学早已不再是“精英留学”,而变成大众化选择,甚至出现国内媒体质疑的“垃圾留学”。随着这一出国形势的变化,回国就业者也必然大幅增 加,尤其是新增出国留学部分,回归比例会远远大于原来的出国留学群体。

于国家和政府来说,在每年出国留学人数已达40万 时,应该调整人才管理和评价的传统做法,国家《人才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人才管理和评价要破除唯学历论,而“海归”身份,也是“学历论”的一部分,近年 来,一些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在招聘人才时,提出“洋名校博士”这样的学历要求,这与破除唯学历论背离,同时也难以形成真正吸引优秀人才的人才环境——对 于所有人才来说,最好的环境是平等、自由竞争,而给某一群体特殊优惠的政策,恰恰制造不平等。这是我国教育和人才发展中最需要摆脱的“身份”思想,这种思 想也严重影响我国优秀人才的培养——教育、学校有各类等级,人才有各类计划、分类。我国10多年前就提出打破“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可到现在,还走不出“学历社会”的阴影。

于是,我国越来越多的人因对国内教育不满而选择出国留学,其中的精英人才也因对国内人才环境不满而不愿意回归——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曾指出,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选择回国者,还有相当数量是将“海归”作为“身价”标签者。

这 也势必让“海归”的身价下滑——这和国内大学生随高等教育大扩招而“贬值”没有什么两样,不要以为有“海归”身份,就会“更吃香”。在这种情况下,于受教 育者(家庭)来说,必须理性思考出国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仅仅是为混一个“海归”身份,想“镀一下金”,那肯定得不偿失,提高不了含金量,怎么算经济 帐也算不过来。——这和国内上大学,如果只算经济帐一样,同样算不过来,今年就有一位四川家长反对女儿上大学,成为新闻热点——出国留学和在国内读书一 样,都应该立足于完善人格、提高自己自身的能力,发展素质,离开了人格的完善、能力的提高,空有“海归”身份毫无价值。也就是说,受教育者应该从怎样接受 更好的教育,实现自我的发展,来进行留学规划。

说 到底,在健康的教育和人才发展环境中,出国留学只是受教育者的选择,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关注的不该是其身份,而只是其能力与素质。只有建立这样的新的 人才评价体系,才能引导社会形成理性的人才观,而建立这一新的评价体系的过程,也是进行国内教育改革、人才管理改革的过程,这是我国应对日益升温的“出国 热”,必须做出的选择。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海归”概念应淡出人才管理和评价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新闻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