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论当今首都建设应突出整合技术工人资源

   日期:2009-04-25     来源:未知    浏览:104    评论:0    

  内容提要:当今首都建设发展面对的技术工人资源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散、乱、慢、弱的状况和问题。整合技术工人资源对当今推动首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一是能扎扎实实地为首都技术创新工程服务,二是能及时有力地为首都经济持续发展服务,三是能快速准确地为首都各种抢险救灾服务,四是能积极有效地为首都国防科技动员服务。应不断加快首都整合技术工人资源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步伐,一是集中力量进行技术工人资源调查,二是成立市技术工人资源研究管理部,三是结合实际组织技术工人技术创新,四是建立完善技术工人使用管理机制。

  关键词:当今 首都建设 整合技术工人资源

  人的资源主要包括人的身体资源、知识资源和技术资源。就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而言,高素质的尖端人才资源固然重要,但广大劳动者资源特别是广大技术工人资源同样值得关注。就我国首都来讲,占劳动者比例最大的、始终是一支“拳头”力量的各行各业数百万职工可以说都是技术工人,只是由于工种不同,他们的技术等级要求才不同;只是由于他们的存在和发展,首都才有了轰轰烈烈的技术创新活动、才有了今天的快速发展和繁荣昌盛。目前,随着当今首都建设进程的迅猛推进,一方面整合高素质尖端人才资源的工作已如火如荼,另一方面整合技术工人资源的工作也倍受关注。作为首都职工队伍的1名成员,结合10多年来负责北京市技术交流中心全面工作的经验体会,对当今首都建设应突出整合技术工人资源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一、当今首都建设面对的技术工人资源状况及其存在问题

  一是“散”的状况和问题。从首都建设发展的内部来看,由于各企事业条块分割、互相封闭,差不多都在“各自为战”,广大技术工人资源集中、集约、集成使用的程度不太高。一方面,首都有很多企事业由于改制、转型,造成大量技术工人资源流失、埋没和闲置;另一方面,首都新组建的许多企事业,因不能很好地掌控本地技术工人资源,只好“千里迢迢”、不惜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国际上和其它省市大量征集、培训、使用技术工人资源;再一方面,就单个企业或者事业单位来讲,其内部各部门之间对技术工人资源的利用,也不是很充分、很协调、很有力的,有的重使用、轻管理、忽视培训,有的就根本不管、不问、完全忽略。这样,多条道、多股劲,大量技术工人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共用,很多工人多年掌握的技术因自身下岗待安排和找不到合适的交流渠道而停滞不前或者“另起炉灶重开张”,资源浪费损耗现象不言而语。另外,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特别是培训、储备渠道的“散”,中高级技术工人的生成包括再培训、再应用、再提高的比例,仍然远远满足不了首都日新月异的建设与发展,某种程度上讲中级、高级技术工人的数量储备多、质量应用高,就能保证首都建设发展质量与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是“乱”的状况和问题。从目前技术工人资源的使用管理情况来看,尽管各行各业都制订了使用管理本行业技术工人资源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推动本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站在首都全局上来看,这些规章制度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千头万绪”、“万紫千红”;就是对某一行业、某一企业、某一工种的技术工人来讲,也确实存在着“众说不一”、“相互兼容不够”的现象。这样,势必给整个首都的技术市场有效运转、技术工人正常培训交流、企事业技术进步稳步推动、遇到重大疑难问题快速组合技术工人“精英”进行“大会战”,带来这样那样的困难和不足。有些,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造成了制度上的“乱”,而且在技术工人的分流保留、工资待遇、晋职晋级等内容上引起了不必要的纠纷。另外,中央政府、工会共青团妇联、各区县的人才市场和各种各类的职业介绍中心,也都在相互交叉地开发利用技术工人资源,这在很大范围内造成了盲目争抢、掠夺资源而不是科学合理使用、分配资源的混乱现象。同时,一些非法的整合技术工人资源的职介中心、人才市场等机构,也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给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增添了许多不利的因素、带来了种种不确定的和不稳定的影响。

  三是“慢”的状况和问题。目前,首都各行各业的发展迅猛、迅速,给人的突出感觉就是快。与这种形势相比,技术工人的工作还不是慢一拍、两拍的问题。首先,观念转变慢。从首都建设发展的历程看,技术工人应该最不保守、最讲创新,始终追求最优、最强、最好。但实际上总是跳不出“有吃、有住、有行、有玩、有乐”的传统小圈子,对改革开放总有些看不深、想不透,跳不进“吃好、住好、行好、玩好”的现代发展大空间里。这种现象说明,思想观念跟不上来,设施设备再先进、财力物力再充足,也做不到“与时俱进、发展有力”。其次,改革步子慢。从这些年尤其是近10年首都技术工人技术创新成果来看,尽管一般性的成果层出不穷,但突破性的在国际国内首创的成果不多,其配套的政策制度改革也慢得多。再次,理论创新慢。众所周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当今建设信息化的技术工人理论体系还刚开始,首都技术工人创新理论还水突出、还不完善,新形势、新任务下技术创新成果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首都特色技术工人创新理论还有待于逐步深化。理论工作是一种非常重要、非常迫切的“软实力”,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忽视。

  四是“弱”的状况和问题。加速推进首都建设发展,对技术工人的质量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年,在各级组织、领导的关怀、指导下,首都技术工人素质、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高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与首都担负的特殊任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首先,技术工人队伍的素质比较弱。大型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工人队伍素质要好一些,中型以下企事业技术工人队伍的素质就显得很弱,进城务工的各行各业的技术工人的素质亟待提高,一些新组建的企事业的技术工人队伍素质比已有的大中小型企事业的技术工人队伍的素质普遍显得高一些。究其原因,技术工人所在的企事业重视不重视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主要的方面还在于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团组织,在技术工人培训的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上实力不够,所想、所做的还很不到位。其次,技术工人队伍的高新科技含量比较弱。建国初期,首都各行各业搞“大会战”,成千上万的优秀技术工人被选送到北京,一时技术工人“十分吃香”,并涌现出了一批批各行各业的技术闯将、技术能手、技术标兵等(其中当然包括后来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李瑞环、倪志福等等),技术工人的高新技术含量在全国确实“首屈一指”。随着首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尖端人才比重明显增多,相比之下,技术工人队伍的高新技术含量却提高不大。这不单单是个方向问题,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思想设计一流,实际质量堪忧”的一系列不良循环问题出现。

  二、整合技术工人资源对当今推动首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能扎扎实实地为首都技术创新工程服务。******总书记一再强调:“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工人阶级必须进一步增强主动性、创造性和先进性”,“开创性的事业呼唤开创性的劳动,我国工人阶级要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为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同志在中国工会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科学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广大职工中深入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多种形式的职工经济技术活动,认真实施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在各行各业开展争创创新示范岗、创新能手活动•••••• ”。最近几年,我们首都各行各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指示精神,积极实施了一系列的以发挥技术人才集中或相对集中优势为核心的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技术创新工程,全面促进了京城技术进步。对此,我认为如果能够把整合技术工人资源的工作继续深入做好,必将进一步推动首都技术创新工程建设的日益飞速发展。

  二是能及时有力地为首都经济持续发展服务。在我们这个有13亿人口大国的首都,要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劲态势,提前实现人文首都、绿色首都、科技首都三大战略目标,十分需要超前的技术环境和非凡的技术条件支撑。要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大有作为,也就是说切实能为首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最佳选择之一就是整合技术工人资源、为实现城市技术集约化大发展奠定基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将首都北京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按照中央对北京做好“四个服务”的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充分发挥首都优势,进一步发展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核心的首都经济,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化影响力;弘扬历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形成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创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首善之区。对此,整合技术工人资源势必大有市场前景、大有发展空间、大有战略机遇、大有品牌优势。

  三是能快速准确地为首都各种抢险救灾服务。首都是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应对国际国内各种突发事件和组织进行各种抢险救灾的指挥、控制中心。通常来讲,一般程度的突发事件、险情和灾难由有关专业力量处理解决就可以了,特殊程度的特别象****、海啸等突发事件、险情和灾难由军队和有关专业力量处理解决一切问题显然不现实,必须紧急启动各种应急机制,紧急抽组、调动一切所需要的力量,尤其是各行各业的技术力量来进行险中抢救、灾后重建。这个技术力量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平时储备、培养的技术工人。如果在平时就分门别类地掌握技术工人的分布、年龄、工种、特长、健康、培训、现岗等情况,一旦遇上特殊程度的特别象****、海啸、台风等突发事件、险情和灾难,就可以和已经成立的首都综合防灾减灾的专门机构及北京综合减灾中心直接建立联运、联动关系,以便提前、大胆、有序、高效使用技术工人队伍这支“拳头”力量。

  四是能积极有效地为首都国防科技动员服务。众所周知,现代战争已不是过去的“小米加步枪”,战争模式也不是过去的前方“你死我活”作战、后方“车轮滚滚”保障,而是高新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无明显的前后方界限,大量高科技武器装备充斥战场。要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除了要有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军队以外,还必须从国家和地方各行各业动员征集大批量的人财物,特别是动员征集很多很多的科技力量,包括许许多多的技术工人为战场服务。有许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认为,今后一旦中国在其某个方向上“与敌开战”,首都地区必将是第二战场甚至是第一战场。从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甚至不同的“恐怖袭击”来看,空袭首都及其周边地区各个重点目标和要害部位,致使该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科技、军事指挥控制中心“瘫痪、失灵”,已成了现代高科技战争战略、战役、战术作战的基本样式。如果我们从现在起,就下大力做首都技术工人资源整合工作,势必为将来首都各行各业国防快速动员、及时为将来首都地区全面、立体作战服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应不断加快首都整合技术工人资源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是集中力量进行技术工人资源调查。搞好技术工人资源调查,是加快首都整合技术工人资源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首要一环。在充分认清首都技术工人现状和问题、整合技术工人资源重大意义、新阶段整合技术工人资源已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建议由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牵头,抽调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总工会、市共青团、市妇联等有关力量,围绕“改制、转型企事业如何整合技术工人资源”、“新增企事业如何整合技术工人资源”、“政府机关如何统配技术工人资源”、“中央、国家驻京单位和北京市如何协调整合技术工人资源”、“本地技术工人资源如何保留”、“国际和国内其它省市技术工人资源如何吸引”、“首都各行各业如何在整合技术工人资源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首都外资、独资、合资企业如何准确统计、快速征集技术工人资源”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尽快拿出实质性的建议和报告,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依据。

  二是成立市技术工人资源研究管理部。建议依托北京市总工会技术英才网站、北京市总工会职介中心网站、北京市技术交流中心网站和市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体系、市职工技术协会组织体系等,请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北京市编制委员会和市委、市政府、市总工会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个文件,专门选调13人(1名主任、1名副主任、1名网络维护工程师、1名网络编辑、4名调研员、3名网站工作人员、2名司机),成立首都北京技术工人资源研究管理部。该研究管理部拟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职工技术协会直属技术工人资源开发与管理应用对策研究、中介服务和咨询机构;业务上受市委组织部直属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和市总工会组织部的指导,级别参考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定为正处级。研究管理部将围绕首都建设委员会和市委市政府市总工会的中心工作,开展关于首都技术工人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应用研究,积极构建与首都各行各业相联系的技术工人资源数据库,为做好首都技术工人工作服务,为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通过推进技术工人资源交流与合作,加强对首都技术工人资源的配置效率,用好、用活、用足技工人才。通过整合首都及其周边地区技术工人资源研发力量,提供专业化的技术工人资源研发服务,不断完善社会化的技术工人资源管理研发与服务体系,为首都总体人才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

  三是结合实际组织技术工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就是技术工人。技术创新是首都建设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结合实际组织技术工人创新,是整合首都技术工人资源的主要目的,它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分布于各行各业的技术工人,依托所在的机关、企事业,紧密结合所面临的形势和所担负的任务,进行的自觉创新和自主创新,直接为所在的机关和企事业服务。二是打破各行各业的限制,对首都技术工人进行全面的分门别类的区分,面向整个首都北京乃至全社会,依托各级各种科学协会、技术协会、技术交流中心、技术职介服务中心等,开展大面积的、全方位的、群众性的、轰轰烈烈的技术创新活动,直接、间接地为社会各界协调发展进步提出大量的合理化建议、登记认定大批的技术合同、系统培训轮训在岗下岗技术工人、解决一道又一道的技术难题、攻克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努力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理念、新典型、新模范不断出现的、优良的技术创新局面。要完成这两个方面的技术创新任务,我们拟成立的首都技术工人资源研究管理部,势必承担起很多职责、发挥出大量积极有益的作用。

  四是建立完善技术工人使用管理机制。使用管理好技术工作资源,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动态性和突击性的特征。这种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套良好的运行机制,以保证技术工人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这种运行机制主要体现为“六个坚持、六个建立”:第一,为统一掌握、协调、控制各行各业的技术工人资源,在一边建立完善首都技术工人资源研究管理部的基础上,一边应坚持宏观运筹,建立起总揽全盘、纵横捭阖的谋划机制。第二,针对首都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机关办公所在地,和任何工作必须高度负责、高度重视以及来不得半点虚假、半点疏忽的实际,应坚持科学决策,建立起紧贴实际、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指导机制。第三,围绕建立并完善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把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使各层级积极地、负责地、创造地的工作,为首都建设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应坚持按级负责,建立起忠于职守、岗位尽责的长效工作机制。第四,考虑到任何一项工作都是由各个具体环节、要点组成的系统,应坚持跟踪问效,建立起环环紧扣、点点相联、全程控制的落实机制。第五,面对制度管理是优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效益的保证,应坚持制度管理,建立起符合首都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正规有序、照章办事的约束机制。第六,着眼随着首都经济建设的日益快速发展、各行各业技术工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形势,应坚持优胜劣汰,建立起结构合理、能进能出、能留能退和知识技术更新频繁、正常交流的用人机制。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论当今首都建设应突出整合技术工人资源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最新论文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