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企业文化---雷峰与协作

   日期:2007-11-02     浏览:254    评论:0    
核心提示:现在社会上有能力帮人的多了,实际上帮人的少了,温情少了,人情淡了,有些人怀念“有雷峰的日子”。企业要鼓励雷峰这种协作的工

  现在社会上有能力帮人的多了,实际上帮人的少了,温情少了,人情淡了,有些人怀念“有雷峰的日子”。有个企业这样说:“我们鼓励雷峰,但决不让雷峰吃亏,”还有的企业更是无条件地要求员工学习雷峰的奉献精神。社会上,确实应该有公德心,提倡雷峰精神,鼓励有能力帮别人的都帮别人。企业中,到底怎样学雷峰呢?

  1、 雷峰精神是协作精神,是一种素质

  对人类来说,要在残酷的自然界中生存下去,可以采取的唯一办法就是互相协作。只有协作才能打败其他动物。因此互相帮助、互相协作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没有协作就没有办法生存。企业里也是同样,只有协作才能和竞争对手抗衡,否则就失去了团队精神 ,只能是一个工作群体而已,一群乌合之众。所以协作精神是员工的基本的素质。

  2、 雷峰的经济分析:

  我们要学习雷峰的协作精神,但我们要学习雷峰的行为吗?雷峰日记中有个故事,雷峰深夜出车,护送老奶奶和小孙子回家,故事很感动人,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站在经济学的角度上看,这样的行为是不合理的,是不经济的。假设雷峰开车搞运输,一天可以创造1000元的价值,而护送老奶奶就只能创造100元的价值。那么雷峰这样的举动,就损失了900元的价值,所以站在经济学的角度上来看,雷峰的这种行为是不恰当的。

  如果企业鼓励雷峰这样的行为,就是在鼓励低效率。很难想象,因为仓管员比较忙,经理去做仓管员的工作,很可能经理的工作也耽误了,他创造的价值就要大大减少。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雷峰开车创造了1000元,收取雷峰个人所得税100元,用这100元专门请人护送老奶奶。这样,社会总财富得到了增长,大家都满意。

  所以企业要鼓励雷峰这种协作的工作思想,时刻想着怎样帮助别人。但是采取帮忙行动的时候要考虑成本,不能把高效的人员,放在低效率的岗位上,当然也不能反过来。

  3、 适当协作

  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是有不同的技能,这些不同的技能的人才构成了团队的价值。因此组成团队时,我们就假设了团队成员的专业性,因此团队成员之间如果队员出现了问题,可以去帮助,但是不能抛弃自己的工作而去帮助别人。毕竟每个人的职责是不一样的、擅长的专业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舍弃了自己的职责是不恰当的。对别人过多的帮助,还掩藏了对方的不专业性,耽误了自己的时间,可能使自己的工作受到影响,这样也不利于公司整体的成长和壮大。

  总之在学习雷峰协作精神的同时,我们要知道具体行动上,可能有更好的办法,更经济的方法。在协作的时候,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不要过多地帮助“不专业的人”。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企业文化---雷峰与协作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