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台商经略:鸡尾酒的企业文化

   日期:2007-11-02     作者:尹 铭    浏览:169    评论:0    
核心提示:鸡尾酒的企业文化  用日本企业的管理,美国企业的研发,欧洲企业的标准,韩国企业的精神,儒家文化的完整保留,大陆的员工和资

  15年是个概念,不短也不长,给人以承前启后的概念!但15年的生聚,15年的成就,闪电的速度,先进的工具,严谨的纪律,积极的进取心,台商建立起了日益庞大的大陆版图。征战的目标不是领土,而是市场。

  鸡尾酒的企业文化

  用日本企业的管理,美国企业的研发,欧洲企业的标准,韩国企业的精神,儒家文化的完整保留,大陆的员工和资源,台资企业勾兑出一杯最浓烈的企业鸡尾酒。

  ● 日本的管理。 20世纪60年代,台资企业起飞于代工,转移自日本企业。和亚洲四小龙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一样,日本企业不但转移了制造业,半导体工业,而且还把整套的现代管理理念和制度移植到台资企业。

  讲究忠诚度,严格的上下级界限,做事的一板一眼,对工厂的管理制度,职位的称呼(课长、部长),管理模式等都与日本非常接近。他们将软件称为“软体”,硬件称做“硬体”和日本的语言一样。

  ● 美国的研发。在大量留学生从美国硅谷回来后,台资企业的制造业迅速升级到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零配件制造和OEM.累积了多年的工业经验,让台资企业开始开发自有的品牌和技术。

  目前,全球2/3以上的笔记本电脑是台商生产的。英特尔出的CPU,没有鸿海就不能插到主板上去。台湾在全球供应链上的关键威力,使任何新产品出来,第一优先要与台商沟通确认,很多台商都已经具备这种分量。

  ● 欧洲的标准。“欧洲国家是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造者和利用者,从体育赛事到产品的技术换代。台资企业最早认识到,标准是可以有利润的,因此,要率先跟进标准。”从事休闲产业的黄沧江感慨道,“这也说明台资企业正在为欧洲的标准打工,当然只有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这种状况才能改变。”

  ● 韩国式精神。加班是台资企业普遍现象,没有薪水的加班也不是个别现象。内部强调企业为家,企业为大,强调对企业的奉献,家长式意见统一,长幼尊卑有序。

  ● 儒家文化。从食品到汽车,从洗发水,香皂再到电脑。消费了好久,才发现都来自台湾企业,不事张扬、内敛的儒家文化要求台商低调做“人”。

  业内“黄浦”

  ● 培训。台资企业一度成为行业的黄浦军校,而且培训员工毫无保留,不怕培养出竞争对手。“训练大陆人才,不可以藏师,不可以留一手,不要怕给自己掏空。 竞争永远有,只有不断向前跑,才能不败。”

  ● 创意。这个命题似乎和台资企业有一定距离,事实上,在细节上不断创新是台资企业不断获得成功的根源。即使是OEM,台资企业工程师的建议,往往让客户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总有客人要到我们公司参观,请教我们怎么做,即使在餐厅,他们也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我们不是比别人做得更好,因为我们有很多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有更多的个人创意。” 台资员工都明白企业生存之道:创意是决定一个公司成败的重要因素。

  ● 招聘。重要职位一对一面试会有很大主观性。同时给面试者和被面试者产生压力。健全的人力资源系统,渗透到企业每个方面。台资企业更多通过活动而不是考试来选拔人才。

  通常的流程是求职者首先接到邀请书,“欢迎参加我们的精英100活动”,而不是简单的面试通知,那么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 然后由主管做一个报告,报告公司的企业文化,让他们了解公司的理念。中间休息的时候,参观展示,喝咖啡,吃饼干。然后分组座谈,交流。企业会有四五个主管参加,发现哪几个特别优秀的,比如表达逻辑性强,聪明,反应比较快等。目标确定后进行第二轮选拔。

  ● 跨国。人才是国际化的基础,跨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都不是因为国籍、皮肤、文化、语言来决定员工的职务,而是以你的能力。有个台湾公司的总裁建议杨元庆招聘一些台湾的下属,作为国际化的磨练,因为台湾的企业和员工的国际化程度高,可以作为企业国际化的过渡。

  大陆也有些企业走向国际,缺乏国际经验,有的只是勇气和价格的优势。“比如国际市场的价格制订,往往没有看到这个市场可以接受的程度,而根据台湾的经验:品牌商品的价格是定在一个市场可以接受的位置,不是成本再加上你的利润。

  ● 平台。 台资企业的员工有机会在多种岗位上得到锻炼。人才是在平台上才可以爆发的,大陆有很多人才,但大陆的平台相对较少。千里马很多,伯乐不知道在哪里,会演戏的很多,找不到舞台在哪里。

  台湾有很多舞台,却找不到人。应该把两个优势结合起来,创造华人的人才优势。一个企业要衍生生命,必须要本土化。找到最优秀的人才,将重要职务和任务给他,给他们空间。来自台湾的员工和经理,发现将要向越来越多的大陆上级报告自己的工作。

  台湾也有人才过来,中高级以上的管理人才,有相当的储备,在台湾领导100人,在大陆要领导1000人,对企业的贡献增加了10倍,不一样的平台,不一样的贡献。

  ● 梯队。外资企业首先落户台湾,台湾经理人和企业家获得长足的培养,而且形成了一个健康的梯队。成为第五级经理人的关键就是是否能给企业建立一个管理梯队,让企业基业常青。台资企业的主管大都把这项任务当成使命。

  台湾企业有一批很完整的领导梯队,从基层上来,经验累计很重要,50岁的经验肯定比40岁的经验好。催熟的企业,催熟的企业家能降低企业的风险,因为一个决策做错,就会影响整个企业。

  “当年我在台湾的HP工作,HP给了我很多训练,如果说,现在我还算有些成就的话,是HP给我的。当然别人给我的,我也要反馈给社会,这是我的使命。我们一定要训练其他后辈。”一个曾在HP工作过的台干这样说。

  ● 分享。和下属分享,和朋友分享,和对手分享,和社会分享。“大学里,我不推销自己企业和产品,只是和同学们分享,怎么经营一个成功的人生?为什么去创业?创业点在哪里?他们将更多一些启发。”

  “我在企业的经验,是大学生在课堂上听不到的。我们也讲究品牌下乡,科技下乡,告诉社会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的工作有什么社会意义,同时让我的员工加大对大陆的了解。”台湾的企业家对于分享胜于市场。

  ● 认同。离开台商企业,开始创业的老总们,对于老东家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从研华出去的人可以和我们竞争,但是不会使用卑劣的手段。因为研华从来不用卑劣的手段竞争,这种文化熏陶出来的下属成为行业中坚。有些人成为了我们的经销商,有些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有时他们还会过来请教一些问题。”研华中国区总裁何春盛开明地看待企业文化认同的问题。

  市场不由一个企业独占。让更多的人从事自己的产业,是台企对整个产业的贡献。

  ● 忧患。台商无论其在大陆的成就多大,普遍存在着忧患意识。“大陆有机会,但大陆激烈的竞争也不会输于世界任何国家。而且大陆也不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市场。”

  对企业来说,分散风险是重要的。一定要分散风险,不可以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大陆市场,只是台商重要的一环。

  他们认识到“我们不如人”,做企业要有这样的气魄。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会一直好下去,IBM这样也曾经差一点跨掉,HP也曾经遇到问题。

  ● 比较。大陆有38%企业亏损,亏损率 60%.大陆企业喜欢到度假中心开会,时间长,安排松,实际就是去玩。台湾企业不可能发生,如果开会,就要知道为什么开,如何进行,内容一定紧凑。为了开会而开会是缺乏效率,缺乏管理的表现。

  “大陆企业领导人才有个断层,10年的文化断层。第一批企业家因为年龄和身体的原因,退下去之后,第二批大多是30多岁、40多岁的人顶上去了。企业的高层要有一批50多岁的人做,要对市场很了解,懂得业务,行销,管理,在每个环节都做过,这需要时间的积累。年轻的企业家惟一的优势是有冲力,但是跳过一段重要磨练经历,没有经验,乱冲,只会死掉。” 一位台商总结。

  台商辩护辞

  家长制下的西方企业制度:是管理下的制度,还是制度下的管理;半军事的纪律:是为人而存在的纪律,还是为纪律而存在的人;激励的变异:用市场手段奖励业绩,用儒家思想鼓吹奉献;人力系统:台系员工和大陆员工双重标准的依据何在?成本控制,还是人本控制?

  ● 低薪酬吗?台资企业的薪酬普遍比较低,但是台商认为这是一个计算方法的问题。“台湾企业更多考虑的是职务的成本,而不是职员的工资成本。因为职务的成本包括薪水,办公费用,差旅费等,这样计算下来,在大陆一个经理的职务成本和台湾是差不多的,即使薪酬低一些。” 明基逐鹿总经理洪宜幸说。“比如从台中到台南办事,当天就可以完成。可从苏州到北京,或从上海到北京办类似的一件事,当天很难完成,成本就要很高。不要让薪水成为吸引员工的工具。以我们来讲,好的业务人员的薪水和台湾的差不多了。”

  另外,台资薪酬的差距在与欧美企业比较时很明显,是由于欧美企业并没有太多考虑培养的成本,而是用更高的薪水直接找到合适人才,薪酬没有包含培训等其他成本。台商企业往往考虑培养能和企业共命运的员工,倾向于使用应届大学毕业生,给很好的培训。所以综合计算的职务成本要高于职务薪水。

  ● 压力强度高?台湾企业给员工的压力非常高,但领导者往往都会亲历亲为,按对自己的要求来要求员工。

  “我们更多关注员工的态度,能力不好没有关系,换个职位,给另外一个机会。对于工作的欲望不高的员工,我们一定要挑高他的工作欲望,否则只能走人。”这种管理理念普遍存在于台资企业。

  更多时候,台湾老板对下属要的往往只是结果。“我希望我的下属应该把压力看作成长。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你的同学或以前的同事已经被你拉下一大段距离了。”

  严师出高徒,台商都有这样的自豪。

  ● 军事化管理。一个有能力的企业会有较强的纪律,但纪律不是军事化管理,所谓军事化管理指绝对服从,不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过去台湾一流人才不愿意到大陆,所以才会有‘二军’到来。这些人本来在台湾已经很烂了,到大陆后,突然发现要管理几百人,怎么管?那只有军事化,动辄扣薪水,不服从就修理。” 一位广东台商说。

  ● 台干的素质问题。 一般而言, 台干的比率要高于十分之一,当然也会因具体企业不同而变化。能否积极、冷静,具有协调整合能力?能否接受文化差异,没有偏见并谨守政治禁忌,与当地人和睦相处?是否口头与书面表达俱佳,会收集、应用、分析资讯?是否日常管理决策快,准确?是否身体健康,且私生活正常者?

  ● 家族企业,家长管理。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中,家族企业有相当比例。这个比例在台资企业中,更高一些。台干认为,自己老板管的比较多,一方面是关心,子弟兵模式,拿干部当自家人。除了工作之外,他会关心一个人在大陆生活是不是很好呀,把家庭丢在台湾会不会有困难呀。作为上司,难免会关心提醒员工注意什么事情。比如有些企业要求台干必须定期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并形成制度。

  家族企业中,制度性的东西,不容易落实。制度可以使公司少犯错,防弊,但不能使公司精彩,只有人才能使公司精彩。

  台资企业中,老板和台干的合作基于信赖,几乎所有的高层台干都没有书面的雇佣合同。“老板把企业交给你,本身就是信任。即使有书面的合同,干不好,也要走人。我们都是跟老板几十年了,我们知道应该怎么做!”这样不可思议的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企业中。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台商经略:鸡尾酒的企业文化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