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创新是未来中国企业的持续生命力

   日期:2013-08-20     来源:|1    作者:杨少杰    浏览:328    评论:0    
核心提示:世界上两个公认的优秀民族——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璨若星河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医学家,政治

  世界上两个公认的优秀民族——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璨若星河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医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这个民族不可能被称为优秀的民族。看看这两个古老民族的历史,不用笔者多说,就能得出她们是优秀民族的结论。然而,近代中华民族开始落伍,对世界和人类的发展并没有做出突出贡献,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就是“创新”,无论是在产品、技术还是文化和思想领域,我们的创新与其他优秀民族相比显得有些苍白。
 
  一、创新这么难?
 
  2009年,笔者为一家高科技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这家公司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团队创建,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代理国外著名品牌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和配套服务,基于这种业务模式,在与公司的几位高层管理者谈到公司的未来发展时,笔者强调关注自主品牌建立与技术的研发,毕竟代理业务还是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公司的几位高层都非常重视,计划把风险资本都投放在新技术的研发中。但是一年过后,这个技术创新计划流产,结论是时机尚不成熟。作者相信这绝不是一个特殊案例,为什么那么多的企业家都明白创新是如此重要,而无法付诸于实现?
  
  在我记忆中,“创新”这个概念在很多行业提及了近二十年,如果一个概念在二十多年都没有解决,也许能够得出有两种可能的结论:一是目前创新能力还没有体现;二是我们的确缺乏创新能力。
  
  我国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近几年投资占国家GDP的一半左右,而在较发达经济体,消费占到经济活动的60%至75%。对于相当一部分企业而言,利益增长来自于政府投资的领域,这时产业链条中政府成为了主要客户,在市场竞争中谁得到了政府的订单,就获得了稳定的利润来源。因此同行之间的竞争发生在争夺政府客户,由于客户单一,所以有时竞争更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创新围绕着政府采购需求进行,而客户需求过于单一化就不利于企业创新。同样,在一定时期内如果客户需求相对稳定,对企业创新也不会产生较强的刺激效应。当客户需求单一,产品和技术的同质化并不会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时,企业的创新动力明显弱化,反而如何获得政府采购才是企业首先考虑的问题。如果通过购买和复制技术就能获得市场份额时,谁会把资金投入到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和回报低的创新工作上?当创新无法产生经济效益时,缺少创新也就非常自然了。
  
  在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下,企业反而可以通过面对客户多变的需求实现创新目的,企业所有的创新都是基于满足客户不断提升需求质量。在美国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中提到差异化竞争战略,就是一种创新思想的体现。
  
  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另一个特征是依靠对外贸易。我国出口制造型企业的业务模式就是典型的贴牌生产(代工生产、OEM),这种模式决定企业只负责产业链中生产和加工环节,产品和技术都是来自于国外的采购商,在这个环节,本土企业几乎没有或很少有技术创新,自然不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这就是“世界工厂”的本质含义。美国和日本这些发到国家都曾经充当过这个角色,但是很快就成功转型,这种模式在我国出口制造型企业中仍是主流。虽然能够解决了一定量的劳动者就业问题,但是不会给企业发展带来更高的价值。所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刺激内需就变得非常重要,近年来外贸增长速度趋缓的形势下,企业纷纷转向国内市场,这也许是个转型的契机,当然对企业本身来收,挑战会更大。这可能就是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阶段,企业创新能力不能有效体现,也许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这个现象将有所改变。
 
  二、创新文化在哪里?
 
  中华民族向来爱好和平,一直以来立国思想不是对外征服而是对内凝聚,看看西方国家的发展史就能感受到这点区别。从秦始皇开始修长城到朱元璋修长城,与其说是抵御外敌入侵不如说想过好自己的日子,维护自己的统治,这就是封闭自守的特征。
  
  封闭就不利于创新。
  
   从中华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上来看,中华民族在气候温暖湿润、江河纵横勾联、土地广袤富饶的自然环境下生存繁衍、从事单一的种植型农业生产活动。在长期土地私有化的经济基础上,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久以来就过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生活,习惯于乐天知命,安分守己,崇尚和谐、安稳、平和、缓慢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中国古代小富即满、小成即安的小农意识,封闭自守、不思冒险、甘于守成而乏于开拓,易于满足鲜有进取的特点。这无疑是甘于平庸,固守成规,不愿冒险,这种生活方式如何培养出创新精神?
  
  儒家文化中反复的强调恢复周朝体制的合理化,一直把恢复“礼治”当成使命,很难超越前人,在个人修养上最高境界是“平天下”而不是“创天下”,儒家思想中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让人们始终活在了前人的思想中,所以儒家思想中没有多少创新思想。
  
  法家文化倾向于以国家为主体的国富兵强思想,只强调国家意识而不是个体意识,反而认为只有贫弱的个体才会依附国家的力量,要想是民贫就不能让个体有创新意识,有创新就会有改变,有改变就不会安分守法,因此法家思想中也不具有创新内容。
  
  道家文化更倾向于清心寡欲和宁静自守,采取的是一种“消极避世”思想。它主张凡事与世无争,顺其自然,一切都超然世外、甘于寂寞退隐,在“无为”中追求人生的目标,创新和道家思想背道而驰,一句“不敢为天下先”就知道道家的态度了。
  
  墨家思想虽然提倡创新精神,强调身体力行、既述且作,而且也有代表先秦时代中国科技水平的经典著作《墨经》,但是自从汉朝以后,一直被束之高阁,清前从未有过全面的解读,以至错漏之处甚多,要不是时代的变迁,恐怕仍然无法让后人所知,而且墨家提倡的创新不具有主动性,从“墨守陈规”四个字就能体现出来。
  
  儒家文化、墨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中都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习惯于向后看,要不学周、要不学夏、要不学原始社会,区别在于谁回头看得更远一些,认为历史上曾有过理想世界,因此倡导世人向前人学习,生产力水平如果是立足于当下而回头看的话永远是最先进的,所以创新能力必将受到限制。法家是现实主义者,更关注现实,但是仅仅做到了与时俱进,而没有锐意进取。这几种文化对今天的人们影响深刻,也许我们最多也就是和当今先进生产力看齐,而没有考虑如何进一步改造自造、改造世界。在我们的一些诗词歌赋中,也往往流露出对田园,遁世绝俗生活的向往,而不是思考如何改变环境、改变自己。
  
  可以说传统的主流文化中都没有明显的体现出创新意识,至少创新不属于主流文化素,这也许就影响到了今天的企业的创新能力。
  
  当我们迈入了新世纪后,不难发现我们依然习惯于回头看,向悠久的历史索取当代的缺失,文化素材中历史多于现实,更不用说是未来,当现实的文化被历史的文化取代时,文化也不会有推陈出新,难道我们没有勇气面对未来?
  
  创新就意味着要冒险,封闭型组织的特点就是防止冒险,儒法两家管理思想的最后落脚点就是稳定:一个是自我管理,安分守己,一个是消灭异己,安分守法,总之都不提倡冒险行为。而专制社会本身就是对个人思想的禁锢,两千多年的专制历史中出现过多次的焚书事件、文字狱,甚至是消灭思想者的事件,这都是对思想的压制,如何能单单培养出创新思维?
  
  我们过于沉浸在曾经有过的辉煌而忘却了现实的零落,民族的复兴在于民族创造性,只有面对未来才能唤醒民族的创新意识。
 
  三、西方的创新文化
 
  西方最具创新精神的民族就是美利坚民族,也可以说创新精神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符号。美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她的历史短暂却独特,她的人民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从英国首批移民踏上北美大陆,到美利坚合众国成立这一个半世纪里,北美险恶的自然条件,培育了美国人顽强拼博,不屈不挠的性格。其民族性格的塑造和美国历史上西部地区的开拓密切相关。这段历史深深的影响了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塑造,如勇于开拓与冒险的精神、乐观进取的性格、个人英雄主义思想等。他们把冒险探求新事物看作寻求生活的机遇,这种冒险精神一直渗透到美国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基于此,美国人特别强调创新精神,他们认为机遇到处都有,主要在于主动发现和利用。除法律外,美国人认为一切传统和先例都是创新的障碍,他们乐于向传统和先例挑战。因此,美国在各个领域的创新成果都让人为之赞叹,我们可以从美国的文化中能够领略到美国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来自于与内外界环境的斗争,这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本性,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这种精神就难以体现,这也许就是两个民族创新文化的差异。
  
  透过美国企业家、管理学家在创新实践和理论探索中提出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创新理念,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美国企业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正是这种创新文化成为支撑美国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美国的企业普遍把创新与变革作为基本的经营理念,坚决抛弃僵化和保守,推崇变化和灵活,在创新和变化中寻求和把握机会,并在创新过程中使员工体验到工作的乐趣和意义。
  
  让我看看美国人是在管理学领域是如何表达创新的意义:
  
  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不创新,就灭亡”;著名管理顾问詹姆斯·莫尔斯:“可持续竞争的惟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顾客是重要的创新来源”;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格罗夫:“创新是惟一的出路,淘汰自己,否则竞争将淘汰我们”;哈佛大学教授西奥多·莱维特:“创造性模仿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超越和再创造”;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创新就是创造一种资源”……这些管理名言经常被国内的企业家做引用。
  
  美国的创新文化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找到了合适的土壤,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威力,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领域,从产品与技术的创新到思想文化的创新,始终让这个民族走在了世界的前沿,近代众多的伟大的发明创造都出自这个民族,也孕育了无数的大师级的人物,同时也吸引并聚集了世界的精英们。
  
  当创新精神深深的融入一个民族的骨髓时,就会让这个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会让一个民族不断的创造奇迹,这是值得中华民族深入思考的问题。

  四、创新在于否定

  创新的规律是敢于否定。
  
  自从公元1500年开始,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因而整个地球就如同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这就是地球村的概念,而每个民族就是地球村中的居民。
  
  作为世界公认的优秀民族,回顾漫长而厚重的民族历史,再审视现在的我们,不得不说我们太在乎曾经获得及拥有的辉煌,诚然这些辉煌凝聚了民族的智慧与文明,塑造了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与自信心,但是辉煌总会过去,前人的成就对今人来说没有成为动力反而变成了一种负担,这种负担体现在我们不敢否定自己,没有否定就没有改进,没有否定就没有超越。在地球村中,如果我们能拿出来称道的还只有历史的话,我们就会与优秀民族拉开差距,虽然我们拥有了古人无法想象的生活方式,也并不如古人的思想境界。
  
  人类的使命是征服未知领域、创造未来,当世界日新月异时,我们可以环顾一下四周,影响及改变人类生活模式的创新元素,都不是我们的原创。本土企业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没有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虽然出现了很多大企业,但没有出现很多优秀企业。当缺乏先进的产品与技术时,自然就会缺少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
  
  一个优秀的民族之所以优秀是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敢于否定前人的成绩、敢于面对未来的挑战、敢于承担历史的使命;而一个强大的民族强大在内心而不在于外表,不惧诽谤与非议、不惧威胁与挑衅、能够吐故纳新,能够兼收并蓄,如果做不到这些,还有什么才能体现强大的特征?丘吉尔曾经说过“对伟大人物的忘恩负义,是一切强大民族的特点”,当我们还顶礼膜拜历史人物时,当我们还在陶醉在历史典故中时,我们也就慢慢的失去超越前人的能力。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我们可以回顾历史,但更要展望未来,创造未来才是当代人的使命,只有不停地超越才能保证民族的优越性。从这个角度来说,笔者认为企业在商业竞争环境中是可以有效开发其创新能力的,创新能力才是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企业持续的生命力体现。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创新是未来中国企业的持续生命力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