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华尔街又想亢奋:浴火重生抑或回光返照

   日期:2009-07-27     来源:www.cnpension.net    作者:冯郁青    浏览:172    评论:0    

  经历了堪与大萧条时期相比的金融危机之后,华尔街的光彩几乎彻底褪去,同时失去的还有世界级大银行的名号。

  按照目前市值来算,美国银行业在全球十大银行中只占据三席。而排名前三的是中国的三大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

  这是世界资本市场的一次重新洗牌。权力的交替,是金融危机造成的暂时现象吗?华尔街的金融巨人经过喘息,是否会改变其运营方式,能否重返世界金融之巅?

  中美金融业还不在一个量级上

  英国《金融时报》最近的一张图表显示,1999年,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银行中,美国占据6家,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分居冠亚军。而如今,美国银行业已不复往日的风光,银行总市值已从1999年的1万亿美元下滑到3780亿美元,而中国的银行市值几乎从一无所有激增到5090亿美元。

  不过, 尽管就市值而言,中国的银行取代了美国“同伴”的位置,但中国的银行大多在本国运行,在跨国界的金融交易上还谈不上是一个竞争者,因此在资本市场上远称不上成熟。

  目前,中国的银行大多以中国人民银行硬性规定的、存贷款之间的息差来盈利。有专业人士认为,这并不能显示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一旦放开利率市场,中国银行业的盈利水平将出现巨大的变化。

  另外,中国的三大行居于全球市值前三位,这样的排名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目前资本市场的价值预期仍过分悲观——市价不能反映银行的真正实力,中国的银行,其业务还相当初级,甚少有并购、私人财富管理业务,也几乎没有涉足公司债务和衍生品市场。

  中国的金融机构也不愿大量购买外国同行的股份。迄今为止,它们在这方面的收购几乎都赔了钱,这样的例子有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50亿美元收购黑石集团的股份,以及收购摩根士丹利5%的股权,又如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的换股计划也不了了之。

  中国的银行家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6月在工行纽约分行的成立仪式上戏称,目前的形势是“山中无老虎, 猴子称霸王”。他当时对CBN记者说:“我们的银行业专业管理水平、金融业务水准与华尔街相比还是有非常大差距的,中国的银行尽管按市值占据了世界前三名,但实际上金融业还是处于比较原始的程度。”

  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数据显示,全球金融业的市值去年下降了一半。通常人们会认为,美国银行业在此次危机中受打击最重。但事实不是这样。在发达国家中,美国银行业去年相对来说表现并非最差——其全部的股东收益(包括股价和分红)下降了44%;而英国和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的情况更糟,德国最糟,下降了62%,法国也下降了61.5%;只有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超过了美国。

  即使是现在, 美国银行业仍控制着全球资本流动的大部分。全球约80%的资本流入、流出由银行来完成,其中美国银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在全球196 万亿美元的金融资本中,美国银行业占31%,达61万亿之多,欧洲第二,占52万亿美元。相形之下,拉美所有国家只占5.9万亿美元,而中国和印度加起来也只有21万亿美元。

  危机的一个结果是,巨额资本集中在越来越少的银行手中。贝尔斯登、美林、雷曼兄弟和瓦乔维亚(Wachovia)都被其他大银行收购,未来美国的银行将更显巨大。去年,10家银行控制了全球债券和股票发行及股票相关业务总量的59%,其中包括摩根大通、巴克莱、花旗、德意志银行等。经过此次危机,这些业务的集中度将更高。

  美金融业并不能高枕无忧

  但中美金融业的差距并不能让美国的银行高枕无忧。迄今为止,美国的银行资产负债表大多问题重重。最近,科罗拉多州New Frontier银行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 关闭,就是因为其投在建筑、房地产业上的贷款过多而资不抵债。而New Frontier这样的银行不计其数,美国大部分银行的房地产、建筑业贷款都超过20%。而在房地产市场继续低迷、大量的商业地产遭遗弃的情况下,银行的贷款根本无法收回。纽约大学经济学兼职教授李安(Ann Lee)在《新闻周刊》上撰文指出, 除了违约的次级房贷有政府资金负责收购外,其他涉及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商业贷款将不得不作为坏账处理,而这又将催生第二轮贷款违约潮。

  而且,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推出的公共-私人投资计划(Public-Private Investment Program,PPIP),即由政府补贴、私人投资者收购银行业有毒资产的方案,前途如何还很难预料。不过,耶鲁大学金融管理学院教授陈志武认为,从原则上来说,PPIP是行得通的, 可以将这些流动性差的资产配置给一些对资产流动性要求不高的私募资金。

  另外,美国政府对银行业的支持到底会怎样终结,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屡次表示,他并不想要一个管理金融市场日常运行的大政府,但美国政府目前已深陷金融系统危机的泥潭。美国政府目前担保着比本轮危机爆发前高得多的银行存款,其对每个储户存款的担保已从10万美元升到25万美元,还担保新国债的发行。政府在很多银行里都拥有优先股。即便是没有从政府获得援助资金的银行,也得益于政府对整个金融系统的担保。美国政府将以何种形式退出、如何退出,牵动全球金融市场的全局。

  不过,尽管美国银行面临着巨额坏账,但其损失应该可以预料。《经济学人》杂志最近刊文指出,此次金融泡沫的规模和崩溃的幅度有可能达到历史纪录,但银行在放贷方面的损失能够逐渐得到厘清,现在正在审查中的问题资产的规模比次贷产品要大得多,但也更易计算。而且在各国政府的支持下,一些大银行开始恢复元气,它们今年大多将恢复盈利。

  必须作出的改变

  美国自建国以来,就一直在经历各种各样的金融危机。1787~1789年,美国建国之初,财政就处于破产边缘;南北战争时期,国家财政、金融市场都面临全面崩溃;更不要说大萧条时期银行的大规模倒闭了;而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金融业几乎每隔10年都要发生一次周期性的危机。

  陈志武认为,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此次危机的根源在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因受贸易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使得原先的监管框架鞭长莫及。华尔街在过去20年中变成了全球的华尔街,这使得与之相应的制度框架已不合时宜。其实,美国19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几乎每一次金融危机都可以理解为制度和信息架构不能承受金融业的发展所致。但每次危机都会使金融业发生重大调整。而此次,奥巴马政府也对金融监管体系“大开刀”,将所有重要的金融机构都交由美联储监管,以防范系统性风险。当然,真正能起变革作用的是金融业重新审视自身的风险管理和经营模式,并作出改变。

  美国银行业还必须检视其多重风险防范机制的有效程度。《经济学人》的一篇报道指出,此次危机让华尔街印象深刻的是,所有的市场几乎在同一时刻都不再有流动性,所有的风险都纠结在一起。比如,在一家公司可能出现违约的情况下,其企业债券应该跌价,而基于这家企业而发行的信用违约掉期合同 (CDS)应该上涨。但在去年下半年,系统的流动性紧缺意味着银行在这两个领域都亏钱。尽管这种风险将随着CDS 市场中央结算所 (Central Clearing House) 的建立而大为降低,但业界对于“风险可以对冲”及“市场流动性可以降低风险”的信心仍将难以恢复。

  必须改变的还有华尔街的薪酬机制。美国国际集团(AIG)和华尔街其他公司在接受政府巨额援助时还向高管发放高额奖金的行为,激怒了奥巴马和公众,也有悖于常识。华尔街无疑应该尝试着更合理的薪酬制度,比如,过去在好年景发放巨额奖金,无疑是在鼓励交易员不管未来而冒大险,因此,银行业未来会把薪酬与表现更紧密地挂钩,同时也将以几年为周期来发放奖金。可以想象,未来的华尔街因为不能像过去那样利用高杠杆率,也不允许冒大险,盈利必然大为减少。

  复原:经济衰退结束15个月后?

  所有这些都可能会改变华尔街的面貌,但不能忽视的是,美国金融业的自我修复能力从历史上看是极其惊人的。瑞士信贷集团(下称“瑞信”)统计了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衰退结束后,金融业恢复到原先的高峰所需的时间:1960~1961年的经济危机中,美元危机首次出现,恢复用了6个月时间;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财政赤字和国债猛增,加上1975年美国从越南撤军引发的震荡,金融业用了约10个月时间才消除危机;上世纪80~90年代,美国众多金融机构因不良房地产贷款或商业贷款而倒闭,在政府介入后,金融业用了7个月时间“复原”;而2001年的经济衰退结束后,金融业复苏得更快,仅用了3个月左右。不过, 此次金融危机堪称百年一遇。就连对市场颇为乐观的瑞信都预计,经济衰退结束后,美国金融业需要15个月才能恢复到2007年市场最高峰时的水平。

  历次危机之后,美国都重新成为世界经济的舵手。此次危机过后,美国仍会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其霸主地位和心态无疑将被削弱,华尔街的流光溢彩将失色很多。

  美国金融作家迈克尔·路易斯预期了华尔街5年之后的情形。“5年内,对冲基金将大量减少,”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高盛工作的美好感觉应该与1985年的大通银行相似——事实上将不会有最耀眼的地方了。总体来说,金融业的规模会缩小,去冒金融风险的人会比现在少得多。”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华尔街又想亢奋:浴火重生抑或回光返照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新闻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