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上海罗森“换血”风波背后

   日期:2012-03-06     来源:|0    浏览:173    评论:0    
核心提示:  在公司赖了几天后,上海华联罗森有限公司9年老员工吴伟明被请出了公司,前者不再与他续约。消息人士透露,另有大约30人或将
  在公司“赖”了几天后,上海华联罗森有限公司9年老员工吴伟明被“请”出了公司,前者不再与他续约。消息人士透露,另有大约30人或将迎来同样结局。

  吴伟明将此称作一场“换血”行动,因为他们的工作将被公司合资方人士取代。

  上海罗森总经理松浦学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未续约员工业绩基本都有问题。他强调,上海罗森将加速扩张,今年门店将从300多家扩张到600多家。

  这一幕背后,则是一家中日合资零售企业的矛盾结局,更大变动还在后面。

  矛盾突发

  上海罗森股权已经3次变动,从最初日方控股,到之后百联控股51%,再到去年3月日方控股85%。

  其中有不少“恩怨情仇”。最初日方控股时发现当时便利店盈利压力大,于是退到49%,百联控股后即派驻部分中方人员并公开招聘,吴伟明等老员工都是当时招入的。

  但日方随后变换主意。因为全日本1.2亿人共有5万家便利店,市场已饱和。于是去年日本罗森开始增持上海罗森股权至85%,并独资成立重庆罗森。

  知情者透露,日方接手后,罗森里百联编制的人马回了百联,留下100多名公开招聘的员工。当时双方矛盾明显,比如中方无太多具体交接,日方对中方开发人员拓店设限,导致去年部分中方开发人员拓店业绩不佳。

  记者获悉,拓店只是双方矛盾之一。1996年至今,上海罗森仅开设300多家店,与日方5年500家店的目标相去甚远。

  可百联的“亲生子”快客却飞速扩张到1000多家。消息人士透露,百联执掌期间,对罗森的开发没有太高硬性指标,导致罗森店数落后于对手。比如,农工商集团可的和好德共2000多家店,全家有400多家店。

  而知情者透露,日方接管后,去年新开30多家店,多由日方招入的人员完成。

  第二大矛盾在于经营管理。业界人士反映,中方管理期间,部分罗森门店号称24小时营业,但实际下午5~6点就关门,店员称已向公司报备。记者曾在其店内看到货品与本土便利店大同小异,未突出日本品牌特色,且关东煮等现煮品时有缺货或根本不煮。这与日本便利店理念相背。

  根本矛盾在于盈利。知情者透露,罗森单店投资约20万至30万元,每月营业额若到30万,毛利率则约为26%~28%,约8万,但在上缴2万~3万,再扣除每月2万~3万的人工、电费及3万至4万租金后,单店几乎很难盈利。

  日方用意

  员工离职或只是开端。

  “上述那名员工(吴伟明)业绩存在问题,他去年只开了一家新店。”松浦学透露,公司没有区分“老员工”和“新员工”,不是“换血”,只是不会纵容业绩差者。

  吴伟明说法则不同。他说自己去年找了好几家不错的店,但都被日方否决,之后日方不让他参加公司培训,显然不想与他续约。他透露自己2003年3月入社,已为公司开44家店,近20家至今经营良好。

  去年至今,上海罗森离职的员工基本都是百联控股期间的中方员工。之后日方大量招新人,目前公司约350名员工,中方遗留部分约100多人,其中,30多人的合同未来2~3个月陆续到期。

  知情者透露,公司可能不会与这些员工续约。吴伟明透露,目前30多名员工已与工会联系,拟集体签字后与公司交涉。

  松浦学未正面回应这一话题。仅表示,公司主张能者多劳。

  这或许只是表象。日方控股的上海罗森正在落实变革,包括门店升级换代、商品架构调整、引进日本模式、管理培训等。

  松浦学说,公司以前没什么培训,日方接手后制定系列计划,同时研发大量自主商品,比如改良后的包子销量是原来1.5倍,自主商品已占整体商品50%~60%。而升级后部分门店销售额为原来的150%。此外,他还在研究如何将部分适合中国市场的日本模式引入,比如动漫主题店。

  不过规模扩张最急迫。松浦学计划今年新开300家店,相当于过去16年上海罗森开店总数。到2015年,华东地区门店数将达1500家,其中80%属特许加盟店。松浦学透露,选址将覆盖办公楼与社区。

  同时,日方已在重庆成立独资公司。消息称,今年它将在那里开出100家店,大连也可能设独资公司。

  不过对手也在扩张。全家计划2015年扩至5000家店,快客则开始试水衍生服务和高端门店,上海罗森变革成效还是未知数。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上海罗森“换血”风波背后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新闻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