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承锡商创新精神 启人生辉煌之路

   日期:2009-04-25     来源:未知    浏览:109    评论:0    

  【摘要】“锡商精神”具有尚德、务实、开放、创新等优秀品格。其中的创新品质更是“锡商精神”的精髓。在锡商创新精神的引领下,无锡成就了当代的辉煌,同时也必将激励无锡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当代大学生要自觉地继承锡商精神,特别是创新精神,完善自我,敢为人先,致力成长为创新型商才,以成就辉煌的人生。

  【关键词】锡商精神;创新精神;创新机会

  “锡商”,无锡城市的靓丽名片。近代无锡百年繁华绵延不绝,缘于锡商,功于锡商。从乡镇企业的大量崛起,苏南模式的创立,到率先步入小康社会,入选最具经济活力城市,都与这片土地潜隐的锡商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精神融合了无锡历史文化优秀传统,西方近代工业文明与中国现代价值追求等多重元素,表现出明显的新旧交替,吸纳扬弃,中西融合的特征,具有尚德,务实,开放,创新等优秀品格。

  一、“锡商精神”内涵及其创新品质

  我们今天讲的“锡商”,它不仅是无锡商界精英的群体称谓,也是无锡乃至苏南地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领军人物。他们的涌现和成长是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弘扬无锡工商文化的一张靓丽品牌。那么,锡商精神又具有怎样的特质呢?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即尚德、务实、开放、创新。

  绵延百年的锡商文化集中体现了苏商自强不息、创新进取的精神风貌和诚信务实的高尚品质。富含文化修养的一代代儒雅苏商秉承重诚守信优良传统,胸怀远大抱负,从商帮行贾中走来,他们成就了历史的辉煌。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锡商”的勤奋开拓,精明经营,经济名城才有了创业创造创新的持久活力,历史名城才能够始终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新一代苏商的眼界和胸襟进一步开阔,“创业、创新、创优”是变革的时代对苏商的召唤。从思维创新到制度创新,从技术创新到组织创新,从产品创新到管理创新,从经营模式创新到资本运作创新等等,苏商把创新落实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求竞合,以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我们研究无锡工商文化,一方面是为了总结探索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全面认识它的历史作用和价值,更重要是要继承弘扬其中所蕴含的开拓精神,以此激发民众的创业勇气、创新锐气、创优志气和创造胆识,也是弘扬无锡工商文化的一张靓丽品牌。“锡商”的创新精神和品格将成为激励发展、鼓励创新的巨大动力,永远激励后人奋进。

  二、锡商创新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发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世纪的人类实践及其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充分显示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人的认识与实践能力的巨大潜力。创新的可能性证明在实践中,实践的逻辑是创新可能的根本逻辑。只要实践在发展着、创造着,创新就没有终结,就没有达到极限。人创造了社会,社会也创造着人的活动方式与活动空间,因为创新,社会才得以前进;因为创新,历史的车轮才得以勃勃生机向前迈进。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正因为有了创新的精神,才拥有了不断革新的不竭的动力。

  而从个人成长而言,创新是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它是对自身的智慧、能力、气魄、胆识的全方位考验。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创新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一个人成功的经历又有几回,大学生要作好思想上长期准备,事业的成功总是属于有思想准备的人,也属于有创新意识的人。

  锡商精神中的创新精神为当代大学生立足社会、奉献社会提供了一个好的指导方向。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占主导、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当代大学生要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就必须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成就自己,成就人生。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是祖国伟大复兴的主力军。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目标,要成功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需要当代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从现在开始,以专业学习为基础,以良好的学习成绩、知识水平为保证,培养大学生善于学习、善于抓住机会的能力,激发并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锡商精神能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永不褪色,不仅是它所蕴涵的内涵丰富,更重要的是它能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创新,不断进步。而这正是当代大学生所要继承和学习的!

  三、大学生应秉承锡商创新精神,成就辉煌人生

  前不久,在首届江苏省知识创新设计大赛中,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获得了两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以及一个优秀学校组织奖的骄人成绩,这对商院大学生来说是何等的光荣与骄傲啊!其中机电工程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制作的定时浇花器及遥控防盗门获得了二等奖,四连杆机构教具获得了三等奖,可以说这骄人成绩是创新带给商院大学生的,他们把创新落实到了实际行动中,成就了商院大学生的辉煌,也成就了商院的辉煌。

  【摘要】“锡商精神”具有尚德、务实、开放、创新等优秀品格。其中的创新品质更是“锡商精神”的精髓。在锡商创新精神的引领下,无锡成就了当代的辉煌,同时也必将激励无锡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当代大学生要自觉地继承锡商精神,特别是创新精神,完善自我,敢

  那么大学生该如何秉承锡商创新呢?

  (一)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创新意识越强烈,学生追求创新的动力越充足。创新意识一旦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学生会积极改变自己,以增强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应变能力,从而赶超他人,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知识技能上不断求变创新。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开拓进取的风气,才有可能真正把培养创新精神落到实处。营造一个“人人提创新、时时想创新、无处不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创新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丰富的(下转第189页)

  (上接第185页)知识阅历、开阔的视野是创新的基础,知识掌握越多,知识面越广,实践经验越丰富,产生创新的可能性和机会就会越大。因此,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创新则是知识能力的集中展现。当今是一个信息化、知识化、市场化的时代,是一个终生学习型的社会,如果固步自封,浅尝辄止,不努力学习、勇于实践,不适时扬弃和更新自己,就难以顺应时代汹涌澎湃的潮流,就会被历史所淘汰。因此,大学生必须不断学习,善于积累,努力掌握相关知识,积极学习和采用先进的方法和手段,为提高

  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把握创新机会,培养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

  省、市及各类院校不断组织各项创新创业活动,善于把握机会的人自然会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无锡商院机电工程系平时就善于组织各项创新活动,机器人设计、汽车模型设计等都为大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机会与平台。当然除了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还要注重思维模式的创新,这需要不断总结学习锡商经验,增强阅历以培养创新思维。时刻准备着,机会是青睐有准备的人的,只有不断学习总结,自我提升,才能更好地把握机会。

  另外,创新必须有探索的精神,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一种尝试,是一种“闯”和“试”,然而探索是要冒风险的,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为了创造新事物、新成果、新经验,达到新境界,就必须勇于探索,敢于付出代价,有敢闯、敢冒、敢为天下先、敢承担责任的精神和勇气,有年轻人的激情甚至需要血气方刚敢作敢为,如果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四平八稳、因循守旧,是永远不会有创新的。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努力培养追求科学真、善、美的探索精神,一方面也要树立勇于接受挑战、不怕失败的勇气,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有意识地克服消极情绪,坚定信心,培养排除万难、夺取胜利的坚强意志。只有充分认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一种敢为人先、不断进取、求新图异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意识,才能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和境界,使自己在心理上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三)注重锤炼良好个性品质,摒弃急于求成的浮燥习性

  个性品质是构成创新能力的又一要素,加强对个性品质的锤炼,对于培养和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要锤炼良好的个性品质,一是要积极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事业心、进取心和使命感、责任感;二是要培养追求科学、崇尚真理的可贵精神;三是要努力培养和锻炼自己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当代大学生只要把这些落实到实践中去,用事实说话,就会比前辈做出更新的成绩,走出我们人生的辉煌之路!

  沐浴着灵动的锡商精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培养出新一代的锡商。将锡商文化传承并发扬,为锡商文化添砖加瓦,诠释精彩!

  参考文献

  [1]郭耀邦.创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

  [2]张黎明.创业者之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常建坤.创业教程[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

  [4]大学生创业网http://bj.studentboss.com/zhuanti/zhidao.ph.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承锡商创新精神 启人生辉煌之路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最新论文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