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从教师职业能力谈数控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

   日期:2009-05-03     来源:未知    浏览:133    评论:0    

  【摘要】文章结合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和任教老师的职业能力,分析数控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有效途径。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方法直接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从教师的实战能力、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具体方案进行分析,力求为培养高质量数控人才的具体实施起引导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数控人才;教师能力;质量保障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毕业学生的能力依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在几年以前,各新闻媒体就纷纷报道社会急需数控高技能型人才,企业纷纷上数控设备,但结果却找不到实用人才,导致设备使用率和生产效率极低。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可是,恰恰这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地方却急需高技能、实战型教师,即使具备这种资格的教师,他的任教方法也不太完善。下面对如何保障高质量数控人才培养从根本上进行分析。

  一、教师应全力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

  教师的能力直接制约着学生的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培养技能型人才,教师首先就应该是高技能人才。老师们的理论知识都特别熟练,可实战能力多数不过关。仅仅通过每年假期派出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班,是不能练出一身过硬操作技能的。要提高教师的实战力还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通过生产实践提高自己的实战力

  老师和学生一样,只有参与生产实践才能练出手,当然要达到较高的水平需付出极大的艰辛和大量的劳动。多数学生对数控机床比较感兴趣,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具有很高的能力,如果老师在这方面不能让学生满足,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让学生充分地信服,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达到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成为让学生信服的实战老师,应该在课余时间、寒暑假期间训练自己的实操能力,结合企业生产设计并加工各种各样的工件。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自己,达到既能设计又能熟练操作机床进行加工的水平。在这期间难免出现事故,自己要及时总结教训,坚持持之以恒的精神。

  (二)多与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技术交流

  要大胆走出学校,深入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技术交流,避免“埋头苦干”。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和拓宽知识面,外面数控高手云集,应积极向“高手”取经,尽快成为一名高技能教师。在技术交流中,取长补短、相互探讨、共同进步,无论对理论还是实践都有极大的帮助,这是提高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

  (三)通过学生提问题来促进自己

  学生永远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们提出的共性问题就是一个知识点,有时还是自己的模糊点,所以在答疑的同时也是自己解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弄懂很多以前不确定的概念。因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反复修正几个循环下来,就会对许多教不准的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样受益的不仅是学生,老师的能力也就自然功底深厚,不但能告诉学生怎么做,而且能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只有这样才能够把知识融会贯通,深入浅出、灵活地教给学生。

  二、教师应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中数控这门课的教学方法不同于本科院校,更不同于传统的中专学校,它有自己的特点。据用人单位反馈,现在的高职数控专业毕业生存在着动手能力差、责任心不强、知识面窄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调整教学方法,对症下药,让学生在出校门以前就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良好的责任感,与企业同步的发展潜力。以实际生产为导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就业后能够适应企业的不同需要。

  (一)把校内实训中心变为合作企业的加工车间

  为了使学生零距离接触工厂,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达到互利共赢。在数控实训时把实训中心当成是实际加工车间,严格按:识图→拟订工艺路线→编程→加工→检测等几大步进行实训。初期加工可以试着承揽一些简单工件,主要是了解产品质量要求,工艺方案,检测方法等。随着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再接一些较复杂且附加值高的工件,这样不但可以进一步与企业进行高层次地技术交流,而且还能解决一部分实习经费。在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企业的车间管理制度,对加工的产品和技术要及时和企业交流,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掌握了不同学生的情况。

  (二)把机床变成黑板,车间变成教室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现场教学模式。不要在黑板上讲工艺、书本上开机床。有些理论内容学生们理解起来有很大困难,实践证明现场讲解非常受学生欢迎,效果极好。当讲机床的某个代码功能时,边讲边在机床上演示,这样学生反馈的最及时。当讲完几个功能代码后就可以把它们综合应用来加工一个实际工件。如加工一个机床摇把,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工件图纸和工艺要求,明确要加工的内容,拟订加工方案,编排工艺卡片,编写程序等。这样学生就能够从头到尾学到这个工件是如何加工出来的,经历的多了学生也就可以融会贯通。现场教学的特点就是把学生当成徒弟,教他们操作、编程、检验、机床维护等。当学生加工出某设备上的某个零件后,他们会很自豪,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适时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近几年比较火,要适时的利用它。比如说在讲解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和在黑板上、机床上不易表达的内容时,就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表达的清楚。千万不要所有内容都在多媒体上讲。还有数控加工模拟软件,它给教学确实带来了方便,但它也有弊端。比如切削参数、换刀位置等设置不合理将影响正常加工,可是在模拟软件上进行模拟却不容易反映出来。避免实验、实训完全在模拟软件上进行而不上机床。我们应该视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阶段合理地选用先进教学手段。

  三、立足高技能人才能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虽然说一招鲜吃遍天,但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如此。现在的企业还大量需要复合型人才,即具有加工、编程、调试、维修等多种能力的人才,而数控机床操作只是一种技能标志。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就业人员的增多,只有一技之长的毕业生会慢慢被淘汰。因此我们要真正为企业培养出具有发展潜力的、能够向复合型转变的高技能人才。

  (一)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编程方法

  据统计,数控机床停机的原因有10%~20%是由于不能及时编出加工程序造成的,可见迅速编制出可行的加工程序是很重要的。手工编程和计算机自动编程都各有特点,例如手工编程时利用宏程序或子程序来进行处理使程序简单明了,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利用计算机自动编程时,可以省去大量的计算时间,不易出错,还可以利用各种软件的独到功能联合编程,这些都是应该掌握的。

  (二)能熟练掌握数控加工工艺、机床特性等知识

  不管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都必须有扎实的工艺知识,工艺安排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还需要对机床适时调整,这必须对数控加工工艺,刀具、机床特性等相当了解,不能舍本求末。实践证明一个批量产品几乎都是经过大量实践,反复调试才进入正常加工的。例如在铣床上加工工件,除要考虑先粗后精,先面后孔,先近后远等原则外,还要尽量在工作台面上多夹工件,力争一次换刀能加工多个工件,另外还应考虑夹具的安装、工件的定位、找正等。

  (三)能掌握机床常见故障的维修知识

  数控机床在正常情况下具有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高等特点。一旦出现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将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现实中机床出现故障往往是请生产机床公司的人员来维修,这样既耽误时间又花费大量金钱,而且出现的故障多半是常见故障,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保养机床的习惯和对一些常见故障能正确诊断维修的能力。在毕业前不但使学生能熟练操作机床加工高质量工件还应该对机床结构及工作原理、常见各类故障排除等有一个全面了解,这样就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四、结语

  能不能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具有发展潜力的、能够向复合型转变的高技能数控人才,任教老师的本领是关键。我们课外时间亲临多家生产企业的一线进行锻炼、调研,再结合兄弟院校的教学情况,使我们发现制约高质量数控人才培养的一个根本因素就是任教老师的职业能力。随着数控机床的普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培养数控高技能人才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国已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大国,在人才需求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为企业培养大量实用型人才,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才能为我国数控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春禄,耿玉香.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高[J].中国高教研究,2005,(4).

  [2]张立君,赵雪峰.浅议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

  [3]周济.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推动职业教育又快又好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5-11-08.

  [4]朱斌.试论高技能型人才素质培养的三个层次[J].教育与职业,2006,(36).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从教师职业能力谈数控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
最新论文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