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不够白,身高有点低…主观感觉的判断往往成为很多企业筛选办公与行政人员的标准,尤其在秘书、助理这样的岗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过于沉溺感性的判断,也会给企业招来一些麻烦。
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抱怨,他的助理在面试时给人的感觉很好,但是上任后,召集会议,总缺东少西,导致会议不能顺畅进行,而且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同样,一家提供技术转型服务的公司,也遭遇了类似的事件。招来的前台,年轻,漂亮,在感官上能使人眼睛一亮。但不到半年,她的弱点就暴露了出来,服务态度上过于自我,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很差,动辄就请假。
企业不得不在她请假期间采用小时工来替补,但她在工作上不配合替补人员,不进行工作交接,把电脑锁起来,请假时间随机延长,导致替补人员也很尴尬。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却在于企业自己。经常听到企业说,秘书是公司的门面,不但长相要好,内在气质(待人接物的态度、言谈举止)还要好。但在选择人的时候,却是凭着第一印象和第一感官,一句话拍板要谁不要谁。
这样显然失去了一些公正性,导致企业在用人上遇到一些挫折。如何避免这段挫折的发生呢?
一个外在长相有9.0分,内在气质只有5.0分,和一个外在长相有7.5分,内在气质有8.0分的人,你会选择哪个?
有一个量化的参考标准,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了一个答案。
因此超越感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胜任资质分档,如把应聘者的长相与内在气质从完全符合公司要求到完全不符合要求划分为10分,并根据任职资质的要求赋予权重,用所得的分数乘以权重,就可以获得应聘者综合资质的评分。如果企业对长相和内在气质的权重要求为0.4和0.6,则就可以得到综合资质的评分6.6和7.8。
同时,借助于一些专业的性格测评系统,对一些隐性的态度和性格进行量化,既兼顾了感性又兼顾了理性。显然多了一些公正性,避免了感性迷失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