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品质:我们培训些啥

   日期:2009-07-16     来源:www.manage.org.cn    作者:陈立华    浏览:293    评论:0    
核心提示:  在企业,对企业员工进行品质培训,这是一项比较轻松的工作。只要你事先备好一些品质方面的资料,再整理几条题纲,就可以滔滔不绝

  在企业,对企业员工进行品质培训,这是一项比较轻松的工作。只要你事先备好一些品质方面的资料,再整理几条题纲,就可以滔滔不绝的讲半天;但是要求品质培训要取得有实际效果,这可变成一件头疼的事情!对于这样的品质培训,我们该培训些啥?

  在某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老板特意组织了销售部门、生产部门、品质部门等几位公司重要级人物开会研究对策。销售部门首先提出,老板,我们的产品定位是不错,就是我们产品的品质,经常出问题,搞得我们销售工作难做,你看和我们同行的那家公司,品质就是做得比我们好,如我们公司的品质再不跟上,我看我们的市场份额会慢慢被那家公司吞并!生产部门紧跟着提出,我们公司的员工,没有几个受过系统的品质,要想做好品质,首先必须对他们进行品质培训。对于这个观点,大家一致赞同,最后确定选一家专门机构的品质人员授课。最后老板为了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宣布大家在培训的这两天,按上班工资补助。

  接下来是忙着找授课老师,选课程,定案,几位公司领导忙得不亦乐乎,当心里想到培训后,品质上升给企业带来的竞争力,心里乐滋滋!

  品质培训授课老师也非常卖力,采用幻灯片加投影仪,从PDCA循环开始讲起,再到过程控制,ISO9001—2000、品质五大手册、六西格玛、新老七大手法、八D等,品质理论一套接一套,台上培训师讲得口干舌头软,前排领导听得认真,后面有些员工听得想睡觉。

  培训完后,受训者交头接耳,最后汇成一句话:这个培训讲得好是好,就是对我们工厂不实用!如果培训讲师听了,那不半条小命又气没了。如果这话传到老板耳中,不知老板是否心里还会乐滋滋?

  品质案例培训

  ——懂是懂,就是我们做不到

  一段时期以来,哈佛管理案例在中国的大地上,掀起了一股案例研究的热潮。在某些企业的品质培训中,品质案例培训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位。

  笔者曾经有一位同事,热衷于管理案例研究,特别是对海尔,可谓是情有独钟,讲起海尔的理论和故事,那真是绘声绘色,叫人听了心中热血沸腾,好像我们的公司明天就可以变成第二个海尔!公司总经理对他也特别器重,有次公司组织品质培训,决定由他担任主讲人。

  他的培训可真算精彩,把海尔的品质管理和控制讲得活灵活现。当讲到张瑞敏带领着工人们砸冰箱时,更是叫绝:76台冰箱一字排开,张瑞敏高高的举起大铁锤,一用力,狠狠地砸向冰箱,这惊天动地的一铁锤,也砸在全体海尔人的心中,更砸出了海尔的优良品质;正是这一铁锤,才有一次女工王林洁下班回家后,忽然觉得装最后一台冰箱时,好像未放进说明书,因此坐卧不宁。天已很晚,公共汽车没有了,家离工厂很远,她实在放心不下,让母亲陪着步行了40多分钟走回厂,查看说明书放好了,才踏实地又走回家去的感人故事。

  海尔品质案例培训,大家也听得认真,也听懂了,着实让公司员工看到了品质提升的希望。可是三天过后,公司还是那个公司,海尔也仍然是中国的海尔。怪不得有很多员工在讨论海尔案例时说,懂是懂,就是我们做不到!

  品质心得培训

  ——新是新,我们的品质要改善

  于丹的《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能迅速地在中国大地上刮起旋风,掀起一股“心得”研究热潮。这虽不可否认媒体炒作的力量,但是书中一个个经验“心得”的小故事,确实能引起大家心中的共鸣。

  在品质培训中,笔者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结合多年来企业管理经验心得,做过一次别开天面的品质心得培训,篇幅不长,但效果还不错!希望能抛砖引玉,共同关注民族工业的品质提升,只有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品质心得培训中,如关于品质的理解中有一条是:质量=100万,因为公司在一年的质量事故中,重新验货费用40万元、员工返修费用20万元、返工清洗费用10万元和重新检验费用30万元,加起来总共是100万元。通过一算帐,员工既明白了质量的重要性,也知道质量损失的费用在哪块。如在检验存在的合理性中有一条是这样理解:检验的终极目标是取消品质监督,因检验工序不是在增值,而是在浪费公司的金钱,只要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工作,检验工序可以慢慢减少,公司利润也慢慢上升。如在如何做好品质一章中,分为几个方面:做事之前先做人(人做对了,品质也好了)、标准化、5S、全员改善(增值意识、成本意识、问题意识、QCC等)、定人定岗等,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和小故事,让员工既能理解又能用上手。

  在这次培训中,有些同事发表感慨,这些质量培训内容新是新,但是要求我们品质改善的要求却不放松。

  品质培训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大家不要一直盯着海尔,海尔在中国只有一个。但在企业品质管理中,也需要在品质理论的指引下,借鉴别企业成功的质量管理经验,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和创新,找到一条适合本公司的品质管理方法,再对员工培训,才是适用的方法,更是品质管理人员努力的方向。

  (作者简介:陈立华,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宣传。在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品质管理和PMC管理等领域默默耕耘,均有独特的见解和卓越革新,形成了系统性实战经验派管理理念!clh665335@163.com)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品质:我们培训些啥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