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寻找公司内部的“鲶鱼”

   日期:2009-07-16     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    作者:陈胜乔    浏览:265    评论:0    
核心提示:  一家做沙丁鱼罐头的公司,为了保证沙丁鱼的鲜味,在养鱼的水槽内放入一条鲶鱼,本来懒洋洋的沙丁鱼为了避免受到鲶鱼的攻击而动

  一家做沙丁鱼罐头的公司,为了保证沙丁鱼的鲜味,在养鱼的水槽内放入一条鲶鱼,本来懒洋洋的沙丁鱼为了避免受到鲶鱼的攻击而动了起来,整个水槽被激活,这样就保证了沙丁鱼的鲜味。

  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沙丁鱼”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很多公司的现状。最近,我所在的公司搞了一个“重燃创业激情”的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有53%的人的工作状态是“谈不上激情,也不能说是懒散,平平淡淡完成本职工作”;有4%的人“对工作没有激情,如果不是领导盯得紧,很多事都不想做”;有7%的人“对工作产生厌倦心理,一边工作一边等待更好的机会”。虽然这不能完全概括公司所有员工的现状,但这足以表明,在公司员工当中,很多人已经变成了“沙丁鱼”,丧失了工作的激情与活力。

  一家公司没有激情的是非常可怕的。不仅会使员工疲沓涣散,而且会吞噬理想和信仰,最终使整个企业丧失竞争力。而要改变这种状况,改革薪酬制度,改善竞争机制,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等等,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此不多谈,主要围绕“鲶鱼效应”这个话题,谈谈如何在公司内部找到能激发活力的“鲶鱼”。

  首先,领导者要成为“鲶鱼”。有句俗话叫“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家公司或一个部门,如果领导缺乏激情,要想手下的人有激情,那是白日做梦。最常见的情况是,领导工作不在状态,员工必然上行下效,人浮于事,缺乏创新和主动性,日复一复,年复一年,必然成了一潭死水。反之则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如果领导者本身是一条充满活力的“鲶鱼”,那么,通过整顿纪律,规范制度,改造流程,合理配置岗位和人、财、物,就能将那些无能的“沙丁鱼”吃掉、赶走,使有能耐的“沙丁鱼”得到正面的激励,从而使整个机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因此,作为领导者,如果自己的公司没有激情,首先不要怪员工,而是要去反思自己是不是有激情。只有自己先成为“鲶鱼”,才能影响员工,才能使整个组织的活力都被调动起来,从而使集体的力量更加强大,克敌制胜。

  其次,要肯定“鲶鱼”型员工。“鲶鱼”型员工的优点是,积极主动,雷厉风行,善于将压力传递给他人,他们对维护公司利益、推动公司工作开展能起很大的作用。但同时,“鲶鱼”员工也有明显的缺点,他们爱表现,爱较真,喜欢“挑刺”,甚至逆领导的“龙鳞”。可以这么讲,“鲶鱼”员工差不多都是“情商”不太高的人,他们不会明哲保身,不会亦步亦趋,不善于讨领导的欢心。因此,作为一个公司、一个部门的领导,要有宽广的胸怀,要容许“鲶鱼”员工发表不同意见,容许他们“出格”。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鲶鱼”的正面作用,使他们驱赶“沙丁鱼”,给整个团队带来活力,带来创新,带来多赢。

  再次,要倡导“鲶鱼”工作作风。“鲶鱼”的特点是好动,善于传递压力,永不停歇,对于他们的这些优点,公司应大张旗豉地倡导,将此作为一种工作风气。国内某企业倡导的“自动自发,日清日高”,其实就是“鲶鱼”的工作作风。当一家公司上下都自觉将此当作一种风气、一种习惯时,那么,原有的“鲶鱼”就会越游越欢,“沙丁鱼”也会在“鲶鱼”的驱赶下,慢慢变为“鲶鱼”,这样,整个企业就会越来越有生机和活力。

  陈胜乔,资深传播人。担任过专业财经杂志记者、责任编辑、主编等职务。近几年一直在大型家电企业负责品牌推广、公关传播、新闻策划等工作。在《销售与市场》《销售与管理》《现代营销》《国际公关》《中国经济时报》《赢周刊》等报刊发表文章逾百篇。担任多家主流报刊及专业营销管理网站专栏作者或撰稿人。电子邮箱:csqsd@126.com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寻找公司内部的“鲶鱼”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