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人才管理软件&传统e-HR软件:究竟谁终结谁?

   日期:2011-04-27     来源:|1    作者:纪伟国    浏览:141    评论:0    
核心提示:  2011年,对于人力资源软件市场而言,绝对是不平凡的一年。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诸多新技术给传统e-HR厂商带来

  2011年,对于人力资源软件市场而言,绝对是不平凡的一年。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诸多新技术给传统e-HR厂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谁能够掌控趋势,谁才能够成为胜者。但除了技术的冲击,对于传统e-HR软件供应商而言,还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人才管理软件对于传统e-HR软件的挑战!

  日前,北森公司提出“终结e-HR”的思想,要让人才管理软件全面颠覆e-HR的运作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的人才管理水平。人才管理软件真能够成为人力资源软件市场的一朵奇葩吗?它真的能够替代传统的e-HR软件吗?要找到答案,首先要明确人才管理软件与传统e-HR的区别。

  首先,人才管理软件与传统e-HR软件在业务目标上有本质的不同

  传统e-HR软件着力于人力资源信息的记录与统计,以提升HR的工作效率。而人才管理则是企业的吸引、管理、发展和留任人才的一个循环管理,目标是建立企业持续的人才供应体系。

  传统e-HR强调“信息”,以记录分析为主,承担信息管理责任的是HR,业务主管与员工只是浏览信息而已。而人才管理强调“才干”,以人才的关系管理为主,强调“选、用、育、留”的循环,业务主管开始承担起了人才管理的职责,并成为软件的主要使用者之一。

  其次,软件即服务的Saas模式与安装部署模式的差异

  国外的人才管理软件供应商,以及国内的北森均采取SaaS的模式(Software-as-a-Serivce:软件作为服务),它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的模式。简而言之,厂商将软件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客户则通过互联网向厂商租用所需的软件服务。这样的话,客户使用软件的成本更低,甚至可以完全不需要IT维护人员。

  而传统e-HR则采取安装部署模式,客户需要购买时一次性支付软件的永久授权费用,然后另付服务器管理费用。通常还会有额外的软件升级费用,以及定制开发的费用。

  云计算无论作为一种商业模式,还是一种新的技术,对于传统e-HR软件的厂商而言,都极具挑战。另外一方面,许多企业正在被SaaS的优点吸引,大多数企业愿意为基于使用量、实施速度快和低首付的企业软件买单。

  最后,互联网软件与传统软件的差异

  这几年,正是互联网技术融入传统软件的年代。云计算、移动客户端、社交网络、以及这些模式背后的技术,正在浸入传统的企业管理软件,传统软件业正面临着一次彻头彻尾的颠覆,而人才管理软件则恰逢其时,从一出生就具备了互联网的基因。

  互联网软件具备迭代开发与快速交付的特点,厂商在获得客户需求后,只需要一两个星期就可以将功能实现,并通过客户进行需求验证。社交网络技术、移动客户端非常符合企业人才管理软件的特点:人才的关系管理。

  对于传统的e-HR软件厂商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转型,更多的一个软件开发、管理以及产品思想的转型,厂商而临的挑战不言而喻!

   人才管理软件&传统e-HR软件:究竟谁终结谁?事实上,“谁终结了谁”这一话题,从来不是厂商主导,而是客户需求主导。金融危机和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企业真正意识到:创新和自主品牌才是未来的突围之路,而这一战略突围的前提是“人才”。由此看来,人才管理软件也不过是“顺势而为”。事实上,传统e-HR软件厂商会增加人才管理的业务功能,而人才管理软件厂商也会强化对于人力资源基础信息的管理,最终双方会逐渐走向融合。对于企业客户而言,这不是“谁终结谁”的问题,而是“选择什么”的问题?

  北森 纪伟国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人才管理软件&传统e-HR软件:究竟谁终结谁?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