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连载:变指责为钦佩(五)

   日期:2014-07-08     来源:CHRM    作者:王瑾    浏览:228    评论:0    
核心提示:在离职过程中,外籍高管因为我没有按照他的要求做事而指责我“太不职业”……后来不仅彻底改变了他的要求,还多次肯定我的敬业,以及对他的启发:促成这种转变的关键在于“做一些一定用不着”的工作,在于改变彼此认识问题的范围和时间长度。其中起关键作用的“一定用不着的工作”,所指的是……
  案例回放

  与外籍高管的关系一直不错

  在苏菲还没有成为人力资源总监之前,马克就被总部派来协助中国公司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应该说苏菲的进步中也有马克的帮助和启发。

  
挽留不成功后的态度有所变化

  在苏菲提出辞职的最初阶段,马克还多次从“你是公司中晋升速度最快的高层管理者”的角度挽留苏菲。言外之意是 “你应该回报企业”。苏菲也曾多次告诉马克,自己的离开就是在帮助企业:通过自己的离开提醒一部分高层管理者“在企业实施重大转变,多数管理者感到迷茫和焦虑的时候,如果不大幅度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将会造成更加关键岗位上的管理者的离开,那时对企业的冲击将很大”。在看到未能改变苏菲的最后决定,马克的态度开始变化

  
引发冲突的原因是一则手机使用管理通知

  马克找到苏菲,希望苏菲出台一个新的手机使用规定。理由是某些经理将公司手机根据自己对下属的喜好,随意分配。而其他团队同岗位的员工知道后,也向自己的经理申请公司手机,使得该经理很难办。公司应该有对手机使用的细致规定,部门经理就可以照章办事,同时也杜绝随意分配手机。

  于是马克对手机使用规定内容的一个要求就是,所有手机的使用申请必须经由人力资源部批准后方能生效。当苏菲告知马克“人力资源部无法确切了解部门的实际工作是否需要手机,无法审批;部门经理会由此产生不被信任的感觉;对自己的继任者会造成很多工作上的干扰”时,马克显得有些激动。大声说出“你太不职业了”,并坚持如果不加以控制,手机的使用和成本的控制也将成为很大问题。

  在这一次被马克指责“太不职业”之前,苏菲和他之间就已经有过一些分歧,也表现过不满意,但从未用如此之重的词表达过。苏菲觉得自己应该感谢他这一次的指责:恰恰是因为他这一次大声说出“你太不职业了”引发了苏菲的关注和思考。

■ 大声说出“你太不职业了”足以证明他已经很生气了。对一个曾经帮助和启发过自己的人,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会让他这样气愤?

  ■ 曾经用自己最看重的理由“你应该回报企业”来挽留自己的人,证明是一个非常理解自己,能够把话说到自己心里的人,为什么对自己有这样大的误解?
  ■ 自己对新的手机使用管理通知存在隐患的思考,怎么就得不到对方的理解和认同呢?

 
 具体行动中的思考

  基于上述的思考,苏菲首先完成了三个评价:

  其一,马克指责自己“太不职业”的背后,更多的不是针对我这个人,而是他太希望我立刻去做他要求的那件事;

  其二,如果能尽可能出色地写出《通知》,让马克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工作热情将有利于说服他放弃曾经的想法;

  其三,只要马克看到新通知可能造成的冲突和麻烦,他就会调整:毕竟,在自己离开后,他本人很可能不得不去处理那些冲突和麻烦。

  当马克看到了那份“不再需要发出”的通知后,态度立刻就变了。因为谁都知道,将写好的通知发出只是几秒钟的事情……为什么通知写好了却没有马上发出通知,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会相对认真地听一听解释的。

  
看清背景,找准问题

  工作中被批评甚至是被指责,对当事人情绪的“杀伤力”很大,但往往又是难免的事情,特别是在离职过程中的被指责。其实“被指责之后想些啥,干些啥,往往比被指责之前要重要很多”。

  在离职过程中,外籍高管因为苏菲没有按照他的要求做事而指责苏菲“太不职业”……苏菲做了下面的几件事后,他不仅彻底改变了他的要求,还多次肯定苏菲的敬业,以及对他的启发:

  1) 
评价对方指责自己的动机:他指责自己“太不职业”的背后,更多的是针对我个人,还是针对他希望我做的那件事

  2) 
评价自己接下来该做些啥:基本上不会用上的《通知》到底要不要写,还是尽可能写得很出色

  3) 
评价对方转变可能的动机是啥:他如果接纳自己的建议,多数情况下会因为什么

  
愿不愿、能不能再多看几步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能够看到的是,大多数人因为极不喜欢被批评、被指责,所以一旦被批评或被指责就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就变得非常情绪化。

  因为不再愿意完成客观的思考,因为陷入消极的情绪之中,便会导致当事人做出一系列违背初衷的事情……

  请注意:这些违背初衷的事情在其他人看来可一定是“当事人的初衷”,甚至认为当事人就是“那样一个人”!更重要的是:当事人自己如果多次做出违背曾经的初衷的事情,一段时间后也会自然而然地改变自己的初衷。

  在工作中不幸被批评甚至是被指责后该怎样做?“被指责之后想些啥,干些啥,往往比被指责之前要重要很多”。

  
关键评价:让自己先摆脱难受的状态

  当曾经帮助和启发过自己的人,曾经多次挽留过自己的人,面对面指出“你太不职业了”时,大多数人面对这样的情况都会难受。但必须清楚,人处在难受的状态时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思考,特别是积极的思考,苏菲通过下面的评价让自己首先“摆脱难受的状态”。

  ■ 
表面看“你太不职业了”是评价我这个人
  ■ 但只要结合背景就不难看出这样的事实:充其量只是针对自己这一次未按对方要求做事
  ■ 如果再冷静一些的话,就可以看出,其实这样的评价基本不是针对自己,而是因为对方未看到希望看到结果而表现出的一种焦虑

  当看清楚上述的逻辑后,相信大多数人的情绪都会平和下来。

  
关键动作:促进事情向积极的方向转化

  一份不怎么会被发出的通知,该不该写?

  从人们习惯的视角看,《……的通知》是不会被发出的,因为发出后很可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抵制甚至是冲突。既然是不会被发出,那为什么还要花时间去写呢,为什么还要花时间努力写好呢?

  让我们换一个视角看一看吧,花时间努力写好的《……的通知》真的没有被发出吗?应该说努力写好的那份《……的通知》被多次地发给了不同的人:

  ■ 
首先是发给了那位外籍高管,而且起到了预期的作用
  ■ 其实,最重要的是发给了苏菲自己: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看清楚自己的动机,找到调整决定的依据
  ■ 不知道现在发给了众多的读者,能不能对一些人也同样会起到某种作用呢……

  
评价的价值必须体现在改变

  
1) 对他人的评价,要明确目的。

  怎样让自己对“对外籍高管的评价”发挥更大的作用?说他曾经帮助和启发过自己,还是说他依然在犯曾经的错误,或者说他太不理解自己?……这些话不是不可以说,而是要想清楚:“说出这样的话除了能够让自己短时间出口气,除了让自己进入更深层次的焦虑和委屈以外,还能得到啥?!”

 
 2) 评价自己接下来的行动针对啥。

  怎样让自己“看清楚自己到底想干点啥”?让离职过程中的自己少点烦心事?是让对方因为自己的帮助而感谢还是真想帮助对方?

  是否有能力分清楚“对方的情绪针对啥”,意味着自己是不是首先有能力自助;是否有能力分清楚“通知,其实可以用在各类不同的情况下”,意味着自己是不是有能力提供帮助;是否有能力分清楚“是想帮助对方还是想证明自己比对方强”,意味着自己是不是在持续提高对方接受自身影响的能力。 

  
3) 评价自己的动机,特别是评价自己的第一反应。

  自己正在努力做的内容,其中有多少是针对自己的,说得再直白一些就是:哪些努力将让自己更富成就感,哪些变化将增加自己接下来的机会,哪些尝试本身就是在丰富自己的阅历,哪些试探正在提高自己预见的准确性……

  在本案例中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在更大的范围里来看,认真写“不会被发出的通知”会有哪些短期和长期的价值就是在丰富自己的阅历和视野。

  让评价围绕自身调整,以自我评价为基点,将让对其他人的评价,对其他事情的评价,对一系列冲突和变化的评价更具温度,更容易被其他人理解、认同……乃至跟随。

  在本案例中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为对方更容易理解某些可能发生的问题,自己多做一些“表面看起来没用的东西”,不仅不会被看作浪费还可以换回尊重甚至是钦佩。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连载:变指责为钦佩(五)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