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高薪:留人的灵丹妙药?

   日期:2007-12-14     来源:总裁    作者:付锐林    浏览:141    评论:0    
核心提示:惠悦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约翰J·海勒在国际人力资本论坛上,用通用前首席执行官韦尔奇的名言开始他的演讲说,“当人力资本枯竭时

  惠悦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约翰J·海勒在国际人力资本论坛上,用通用前首席执行官韦尔奇的名言开始他的演讲说,“当人力资本枯竭时,公司就完了。”

  从上个世纪末期起,惠悦公司就开始跟踪调查北美400家上市公司人力资本投入与股东收益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人力资本投入指数与股东收益成正比。人力资本投入指数在25%以下的,股东收益很低,有的甚至是负收入;指数在25%至75%之间,股东收益增加30%的回报;如果指数高于75克,股东最高可以获得150%的收益。惠悦公司又对欧洲和亚太地区的上市公司进行调查,结果与北美一致。

  据介绍,人力资本的投入包括招聘、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为员工创造交流沟通的机会、培训、提供创新的环境等内容。“澳大利亚等高GDP国家的人力资源投入指数,要远远离于中国、印度等低GDP国家。”海勒还专门分析了亚太低GDP国家人力资源指数与欧美国家的不同,“亚太地区低GDP国家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招聘上,而欧美国家大多把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放在怎样留住人。”

  惠悦公司还专门研究了中国在人力资本管理方面的不足。海勒说,培训员工表面上是为他们将来提升做准备,但最重要的却是不让他们被竞争对手挖走。他发现,中国的企业太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在国住员工方面的投入也很少。比如,很多公司的员工没有交流的平台,公司的信息缺乏透明度,公司上层的意志很难及时传递并得到反馈,员工很难参与决策。绝大多数公司没有进行股权分配,员工很难将自己的命运与公司的长远发展相结合。

  国际劳工组织首席技术官kee Beom Kim对全球人力资本培训也有较深的研究。他说,当今人力资本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潮流就是“所有人的培训”,但中国在培训员工方面做得不够。

  中国企业真的不愿投资人力资源?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说,中国的企业已经患上人才投资恐惧症。员工在企业长了本事就远走高飞,企业都成了培训部,给不给员工投资培训,公司领导们当然要掂量一下。他把当前我国人才流动现状总结为:“企业找不到合格的人才,机构留不住核心人才,出国热一轮接一轮,海归派归来又归去,从国企到外企都成了培养人才的学校,由人才流动引起的法律诉讼越来越多,人才大量流失并有扩大趋势。”

  “找到人才并留住他们。”杰克·韦尔奇告诫中国企业家。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留住人才是我们企业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长久以来,人们认为薪酬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但是高薪也不是留住人才的惟一手段。除了高薪以外,更重要的还有其他方面的措施。民跨国公司在国住人才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跨国公司的留人之道

  据美国《幸福》杂志调查人们最愿意工作的100家美国公司。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P&G公司等都榜上有名。人们为什么愿意在这些公司工作,这些公司又是用什么方法来吸引自己员工的呢?令人多少有些意外的是,当被问到为什么愿意在这些公司工作,很少有人会回答是因为钱。这是为什么呢?

  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钱是保健因素。当没有钱的时候,人会产生不满,但有了钱之后,又不会产生太大的激励作用。因此,这100家美国公司均将工资作为保健因素而不作为激励因素来对侍,这些公司给员工的工资保证是不低于社会上同样职业的平均水平。在采取经济手段来吸引员工时,这些公司主要是通过员工持股,而不是通过提高工资来实现的。在这l00家公司中,有9家公司所有的员工都持有本公司的股票。

  公司的工作环境好,福利好,使得一些公司的员工即使工资不是特别高,也乐于留下来工作,吉列公司的一位员工说:“有许多公司想把我挖走,答应给我加薪,给我住房补贴,但我这里工作的刺激性是加薪30%都弥补不了的。”

  那么,除高薪外,他们是如何留才的呢?

  英特尔:自由转岗制度

  英特尔面临更多的人力资源压力,也是猎头重点目标。除了系统的培训制度,英特尔还有一套系统员工转岗政策,确保企业的凝聚力。

  比如一个技术人员在技术岗位工作到一定年限后,就可以选择去做市场、销售、人力资源等等,即使这些新的职位和他过去的经历没有任何关联;一个在中国工作的职员也可以选择到英特尔在其他国家的分部工作。在英特尔内部的网站上,每天都有一些职位被推出,供内部员工选择。

  西门子:更多挑战性的职位

  西门子有限公司全球总裁兼CEO冯必乐博士也不认可高薪挖人,并以新任中国CEO郝睿强博士为例说明:“中国是最有吸引力的国家,郝睿强博士年轻,富有管理经验,他所以接受这个职位是因为在中国能够得到更多的挑战,而不是因为薪酬的原因,如果考虑薪酬的因素,他就会到美国工作。”

  他认为在中国能够吸纳入才关键是西门子的良好声誉,另外就是西门子快速发展不断提供给贯

  挑战性的职位。

  2004年,西门子收入增力34%,在中国增加了11家地区办事处,业务的提升和职能的巩固,也为企业人才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空间。能够提供上升空间和挑战性职位,是快速发展型企业吸纳人才的优势,从普通员工到CEO都是这个尺度。

  目前西门子在中国拥有31000名本地员工,并计划2005财年再增加5000名,“他们的职位将更具战性,主要为西门子扩展新的业务,他们主要的分布不在大城市,而是在二线城市,让他们去拓荒。”

  惠悦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约翰J·海勒在国际人力资本论坛上,用通用前首席执行官韦尔奇的名言开始他的演讲说,“当人力资本枯竭时,公司就完了。”

  从上个世纪末期起,惠悦公司就开始跟踪调查北美400家上市公司人力资本投入与股东收益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人力资本投入指数与股东收益成正比。人力资本投入指数在25%以下的,股东收益很低,有的甚至是负收入;指数在25%至75%之间,股东收益增加30%的回报;如果指数高于75克,股东最高可以获得150%的收益。惠悦公司又对欧洲和亚太地区的上市公司进行调查,结果与北美一致。

  据介绍,人力资本的投入包括招聘、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为员工创造交流沟通的机会、培训、提供创新的环境等内容。“澳大利亚等高GDP国家的人力资源投入指数,要远远离于中国、印度等低GDP国家。”海勒还专门分析了亚太低GDP国家人力资源指数与欧美国家的不同,“亚太地区低GDP国家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招聘上,而欧美国家大多把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放在怎样留住人。”

  惠悦公司还专门研究了中国在人力资本管理方面的不足。海勒说,培训员工表面上是为他们将来提升做准备,但最重要的却是不让他们被竞争对手挖走。他发现,中国的企业太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在国住员工方面的投入也很少。比如,很多公司的员工没有交流的平台,公司的信息缺乏透明度,公司上层的意志很难及时传递并得到反馈,员工很难参与决策。绝大多数公司没有进行股权分配,员工很难将自己的命运与公司的长远发展相结合。

  国际劳工组织首席技术官kee Beom Kim对全球人力资本培训也有较深的研究。他说,当今人力资本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潮流就是“所有人的培训”,但中国在培训员工方面做得不够。

  中国企业真的不愿投资人力资源?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说,中国的企业已经患上人才投资恐惧症。员工在企业长了本事就远走高飞,企业都成了培训部,给不给员工投资培训,公司领导们当然要掂量一下。他把当前我国人才流动现状总结为:“企业找不到合格的人才,机构留不住核心人才,出国热一轮接一轮,海归派归来又归去,从国企到外企都成了培养人才的学校,由人才流动引起的法律诉讼越来越多,人才大量流失并有扩大趋势。”

  “找到人才并留住他们。”杰克·韦尔奇告诫中国企业家。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留住人才是我们企业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长久以来,人们认为薪酬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但是高薪也不是留住人才的惟一手段。除了高薪以外,更重要的还有其他方面的措施。民跨国公司在国住人才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跨国公司的留人之道

  据美国《幸福》杂志调查人们最愿意工作的100家美国公司。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P&G公司等都榜上有名。人们为什么愿意在这些公司工作,这些公司又是用什么方法来吸引自己员工的呢?令人多少有些意外的是,当被问到为什么愿意在这些公司工作,很少有人会回答是因为钱。这是为什么呢?

  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钱是保健因素。当没有钱的时候,人会产生不满,但有了钱之后,又不会产生太大的激励作用。因此,这100家美国公司均将工资作为保健因素而不作为激励因素来对侍,这些公司给员工的工资保证是不低于社会上同样职业的平均水平。在采取经济手段来吸引员工时,这些公司主要是通过员工持股,而不是通过提高工资来实现的。在这l00家公司中,有9家公司所有的员工都持有本公司的股票。

  公司的工作环境好,福利好,使得一些公司的员工即使工资不是特别高,也乐于留下来工作,吉列公司的一位员工说:“有许多公司想把我挖走,答应给我加薪,给我住房补贴,但我这里工作的刺激性是加薪30%都弥补不了的。”

  那么,除高薪外,他们是如何留才的呢?

  英特尔:自由转岗制度

  英特尔面临更多的人力资源压力,也是猎头重点目标。除了系统的培训制度,英特尔还有一套系统员工转岗政策,确保企业的凝聚力。

  比如一个技术人员在技术岗位工作到一定年限后,就可以选择去做市场、销售、人力资源等等,即使这些新的职位和他过去的经历没有任何关联;一个在中国工作的职员也可以选择到英特尔在其他国家的分部工作。在英特尔内部的网站上,每天都有一些职位被推出,供内部员工选择。

  西门子:更多挑战性的职位

  西门子有限公司全球总裁兼CEO冯必乐博士也不认可高薪挖人,并以新任中国CEO郝睿强博士为例说明:“中国是最有吸引力的国家,郝睿强博士年轻,富有管理经验,他所以接受这个职位是因为在中国能够得到更多的挑战,而不是因为薪酬的原因,如果考虑薪酬的因素,他就会到美国工作。”

  他认为在中国能够吸纳入才关键是西门子的良好声誉,另外就是西门子快速发展不断提供给贯

  挑战性的职位。

  2004年,西门子收入增力34%,在中国增加了11家地区办事处,业务的提升和职能的巩固,也为企业人才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空间。能够提供上升空间和挑战性职位,是快速发展型企业吸纳人才的优势,从普通员工到CEO都是这个尺度。

  目前西门子在中国拥有31000名本地员工,并计划2005财年再增加5000名,“他们的职位将更具战性,主要为西门子扩展新的业务,他们主要的分布不在大城市,而是在二线城市,让他们去拓荒。”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高薪:留人的灵丹妙药?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