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从平衡计分卡看企业培训的尴尬

   日期:2007-12-14     来源:hroot.com    浏览:98    评论:0    
核心提示:最近,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以下简称BSC)在企业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十分火热。我想大多数的培训管理者们可

  最近,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以下简称BSC)在企业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十分火热。一方面是这个管理工具确有其实用之处,另一方面BSC的原创人之一罗伯特.卡普兰先生也趁势来华推波助澜,于是“议论BSC”赫然成了业内的一种时尚。

  不过,本文要谈的却是企业的培训。培训一直是个“理念高,实践低”的工作。一方面企业都讲培养人才,投资人才;另一方面这些投入其产出很难衡量,致使高层管理者往往对培训缺乏根本性的认同。一旦企业经营稍有闪失,人才投资就变成了不良资产处理。于是,培训结果的衡量成了培训管理者孜孜不倦的话题,毕竟,“被衡量才被重视”是企业管理的通行法则。可惜的是这个领域至今没有可普遍适用的结论,也留给所有的培训管理者一个难以诠释的尴尬。

  有趣的是BSC的出现似乎给了培训一点正名的契机。不是说BSC的基底在于“学习与发展吗”?既然如此,培训作为此方面的一大部分内容,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可是,BSC又是一个衡量工具,如何在其框架下提出具体的培训衡量指标则又成了一个“新瓶装旧酒”的讨论。但毕竟我们还有一只“新瓶子”可以看一看。

  这只“瓶子”的最大“新”意当然是在于“平衡”。不过,这并不是说“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发展”各占四分之一的平衡,而是说这四大方面因果相关的联系性平衡,即:服务“客户”要有利于“财务”,改善“流程”要有利于“客户”,“学习发展”要有利于“流程”。除了三个“有利于”,还要套个“瓶盖子”——战略统领一切。简言之,BSC强调企业管理各个层面间的因果递进关系,最终实现有效的战略分解和监控。任何一个层面的问题没有搞清楚,就会使管理缺乏系统性,导致局部管理盲目而流于形式。

  再看我们企业培训工作的实际情况。且不论企业战略在培训实务中究竟有多少人在谈论,就算是各类财务指标,客户指标和内部流程,培训经理十有八九也是说不清、想不通的。有时这是培训经理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所限,使他们不能或不愿理解那些东西。而企业在设立培训职能时缺乏战略思考,仅把培训视作一种行政职能应该是最根本性的问题。既然培训的管理者都不知道“学习发展”究竟要“有利于”什么,那么培训结果衡量方法的探讨岂非无谓空谈吗?

  所以,我想大多数的培训管理者们可以暂时忘却一下什么ROI、什么培训衡量的层次、什么培训人数次数等等。我们倒不妨想一想怎么来摆脱培训职能行政化的尴尬,谋求在企业内的专业形象,谋求我们经常说的业务伙伴应有的素质和职能。否则,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说,“在某种心智模式下产生的问题,如果想用同样的心智模式去解决,是一定行不通的。”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从平衡计分卡看企业培训的尴尬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