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评估中国高管培训

   日期:2007-12-18     浏览:103    评论:0    
核心提示:中国高管培训课程(EDP)市场的增长水平惊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EDP市场总值已突破3亿美元。”  武

  中国高管培训课程(EDP)市场的增长水平惊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EDP市场总值已突破3亿美元。

  就数量比较而言,部分中国EDP教育提供机构已在12年中完成“追欧赶美”:1994年中欧启动第一个EDP项目时学员数是刚过200,而2005年度,学员总数已超越8000,挤身世界规模最大的EDP“供应商”之列。

  横比对象是像哈佛、法国INSEAD、沃顿、西班牙IESE等有着百年运营史的世界顶尖商学院:其中,哈佛的EDP容量是6000人/年;INSEAD,7000。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一些国际上默默无闻的中国商学院,将以“培训量加速度”超过这些“大佬”。

  经济扩盛导致需求勃兴

  导致需求旺盛的最根源,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DP中心副主任吕峰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创设、成长,需要海量的优秀管理者;另一方面,企业在发展中会遇到战略调整等一系列问题,管理层也必须随时充电以适应挑战。”

  吕峰进一步分析,任何新兴经济体的高增长都会带来三个层面的EDP需求:

  首先,那些土生土长的创业企业家以及长时期在管理第一线工作的职业经理人,由于历史原因,并没有经验过MBA和EMBA这样的商科教育,而工作的繁忙也限制他们参与长期课程的可能性。

  “再就是由于EDP的性质不同于学位教育,是一种终生学习。即便是持有MBA和EMBA学位的新生代高管,出于知识、技术折旧期缩短以及企业特定时期的特定问题,同样会内生出EDP需求。”

  对此,中欧EDP项目的执行主任刘涌洁亦深度认同。其列举中石化,IMB,伊利、施耐德等长期客户学员,表示培训参加者中不乏已有MBA之类学位的。

  而第三层需求源,发端自高管人群建立人际网络的考量。复旦大学最近一期总裁研修班上一位来自浙江的民营企业家便是表示,名校举办的高管短训课堂,实可谓充满机遇之地,“对我们的短期和长期利益都会有帮助”。

  2006年至今,由于外部条件的催熟,国内EDP市场正酝酿大行情。刘透露,EDP分为公开课和内训两大块,前者是通过B2C的方式运作,而后者则是B2B,即由企业与商学院直接沟通。“我们刚刚签下了一个也许是历史上最大的内训项目,上亿的大单。”

  但五洲在线——国内首家进行EDP市调的公司——CEO曹章武分析,商学院EDP也是面临其他机构的竞争:如Mckinsey,就利用其全球布局和知识管理库开设领导力培训学院;在国内,派力营销管理咨询也在努力作为。而通用、爱立信、惠普、海尔、华为等公司都已创办企业大学。

  课程创新:瞄准“紧急而重要”

  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薛镭副院长眼中,MBA是基本商业语言的培训,EMBA的功能则是商业经验的分享,而EDP是瞄准“紧急而重要”事务。也正因此,课程创新对EDP来说是非常核心的,自然,其与MBA和EMBA相对稳定的课程构架是不同。

  “EDP是折射国家、地区综合管理水平的一面镜子,是有时代属性的。”

  譬如,同样是刚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若是十年前“供需双方”在沟通EDP课程设置,那么,对法律、政府规章的安排权重就会远较现在为大;而随着法治进程以及WTO主导下与国际充分接轨的今天,国际公司在与商学院协调内训课程时,多是把焦点调整到更市场、更“细节”的层面上去了,比如营销渠道的建设。

  再比如,去年6月中海油宣布竞购尤尼科,8月份失意退出;几乎同时,TCL董事长李东生等企业家也纷纷在国际化征途上遇到挫折。就有商学院在第一时间推出“如何走国际化之路”的总裁研修班,收获了相当优良的反馈。放在十年前,类似的EDP项目在国内根本不可能会吸引任何学员。

  刘涌洁以为,课程的研发,一方面要对宏观局势敏感,另一面要对微观面有深厚体认能力。“这两点,决定了商学院EDP的核心资产是教授。”

  双重因素约束质量

  在与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地本土顶尖商学院负责人的沟通中,有一共识被反复提及,“尽管过去几年EDP教育机构的数量供应能力增长迅猛,但质量而言,与国际水平有20年的差距。”

  武汉一商学院主持者认为,这种良莠不齐、整体偏低的差距格局与教育部门当前对EDP领域规范过于松散有直接关联。“和EMBA等学位项目不同,(EDP的)办学资质、招生人数和收费都不需审批……泛滥到一个大学有3、4个学院在开办各种形式的EDP,有的机构只有一间空房间,再临时借个教授,就开班了。”

  多数商学院掌门人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他们表示,自由市场的竞争机制决定了,肯定会有目标短期利益的EDP教育供应机构,但具备了相当社会阅历的企业精英们会用钱投票,优胜劣汰自会发生。“政府介入并无必要。”

  薛镭以为,造成差距最主要制约因素在于“兼备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具有理论修养和实践经历的师资非常匮乏”,这也使得“跟随型”的高管培训机构成为当下主流。据介绍,所谓“跟随型”是指一些EDP培训机构不进行任何研发创新,只进行跟随战术,市场上哪个领域热闹起来,就立即进行低成本复制。

  薛镭还以为,提升教育品质的是那种用“咨询型”方式设计产品、营销产品的机构,即通过深入接触客户,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培训方案并研发课程,以至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契合。

  刘涌洁根据切身经历判断,国内教育质量与国际水准的差距,再有的因素是学员方面。这一点,前些年尤其明显。

  据介绍,中欧有20%的生源是国际学生。授课教授在比较这些学生和国内民企老总、高管等EDP学员时,发现两个集合的人在自我认知程度、行为模式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第一批民营企业家中的一部分人,也许是因为改革开放最初20年的钱太好赚了,往往对自己的能力欠缺和意识暗箱不自知。”

  在内训结合企业情况进行案例分析时,思维惯性让这部分人流露出希望被直接告知答案的倾向,而不是学习方法。“比如财务相关知识的模块,老总们认为,这是财务总监的事。”在如此意识支配下,EDP教育发挥效果的必要条件,即一流的课堂互动氛围自然不可能出现。

  刘涌洁最后强调,好的EDP能够给客户带来四方面的改进:自我认知、评估能力、行为模式改变,最终传递到组织绩效。“从这个层面出发,中国的EDP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评估中国高管培训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