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人才培养须上升到战略高度

   日期:2007-12-20     浏览:133    评论:0    
核心提示:人才稀缺及不规范的人才流动势必会影响汽车业的健康发展,尽快培养、吸纳、储备、留住汽车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已迫在眉睫。正如服

  人才稀缺及不规范的人才流动势必会影响汽车业的健康发展,尽快培养、吸纳、储备、留住汽车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已迫在眉睫。

  9月3日,丰田汽车公司《中国汽车工业丰田金杯技工培训中心第6期援助计划》签字仪式在辽宁沈阳举行。丰田宣布将在今后4年时间里继续为培训中心提供近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08万元),用于技术研修、指导,优秀教师、学员赴日研修,工具、设备的更新以及丰田奖学金等项目。届时,丰田在这一培训中心投入的资金将总计达到16.5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亿元)。

  这一天也是这所由丰田与金杯公司合办的技工培训学校成立15周年的纪念日。除丰田汽车公司中国总代表服部悦雄、丰田汽车公司常务董事牛山雄造及金杯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刘鹏程等企业界的代表悉数到场外,沈阳市副市长宋琦、中国机械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等在内的800多位各界来宾的出席更让这一活动显得隆重。

  丰田为何对一个技工学校投入如此大的精力和财力?一个培养技术人才的学校又缘何吸引如此众多关注的目光?

  一个不容忽视的大背景是:中国汽车业正集体面临着一场人才大匮乏,这一被前几年快速发展的表象掩饰起来的中国汽车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车市逐渐回归理性以及行业更为激烈的竞争浮出了水面。

  “汽车行业人才匮乏早已众人皆知,对人才的需求从企业最低级的技工一直到企业最高级的管理人员,每一个级别的职位都有所空缺。人才问题已经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汽车人才大战已经打响,并将愈演愈烈。”一位业内人士如此预测。

  人才匮乏制约行业发展

  毫无疑问,作为需求技工的一大领域,汽车制造业正面临着一场“技工荒”。

  如果在网络上搜索关键词“汽车技工”,一系列的如《高级汽车技工严重短缺》、《 银川汽修业高级技工不足3%》、 《长三角地区汽车技工面临紧缺》、《京缺八万技术人才》、《中山:技工人才紧需 两千空缺难求》等文章标题便会映入眼帘。

  以北京为例,根据调查数字,2008年前的几年中,北京汽车制造业每年仅中职人才缺口就达2700多人。而据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公布的《紧缺人才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在两年内至少存在80万的缺口。

  与此同时,管理人才也存在一定情况的缺失。“汽车行业的人才供应还属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尤其是技术类人才,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目前整个汽车行业都处于这样的一个状态中:人才流动比较频繁、各公司间互相‘挖角’,从负责技术维修的高级蓝领,到精通汽车行业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都已成为汽车企业翘首以盼的‘香饽饽’。”一位人力资源分析师表示。  

  人才的缺乏对于产业发展的制约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竞争的加剧,激烈的行业竞争随即将引发激烈的人才竞争。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已是司空见惯,由于缺乏自己的人才储备,大企业高薪聘请国外专家,小企业四处挖同行的“墙角”,正如业内人士所说的那样:汽车人才大战已经打响,并将愈演愈烈。

  今后3年,作为一个撑起我国GDP增长的重要产业,我国将急需达几十万的汽车人才,而人才稀缺及不规范的人才流动势必会影响汽车业的健康发展,尽快培养、吸纳、储备、留住汽车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已迫在眉睫。

  丰田的人才理想

  从上述角度看,丰田从1990年就开始下大气力援助的这所学校意义重大。

  从1990年到今天的这15年中,丰田金杯技工培训中心共培养出了5700多名优秀中高级技能人才,大部分被大中型国有企业、国外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录用,成为奋战在中国汽车产业第一线的骨干力量,而其中更是有50多人在全国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佳绩。

  可以说丰田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确有前瞻的战略眼光,然而,从丰田金杯技工学校走出的5700多名学子中,很多并没有进入丰田或者金杯的生产车间,而是成为竞争对手一线上的生产骨干。

  “这个学校建立的宗旨是为社会服务,为整个中国机械行业服务,是一个具有公共性质的学校。我们的竞争对手,像大众、通用、宝马等汽车企业也吸纳了不少我们培养的优秀人才。” 丰田公司驻中国总代表服部悦雄的话说得很坦然,却不由让人产生疑问:15年、近17亿日元的巨大投入所培养出的人才却为竞争对手服务,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然而丰田并不这么认为,“如果一个企业要在行业内有所进步,就必须把自己置身于竞争之中,只有激烈竞争才能促使我们进步,与金杯合作的这所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到其他汽车企业,提升了竞争对手的竞争实力,这也会促使我们不断进步。”服部悦雄表示。

  一线技术工人的整体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后劲和潜力,深谙此道的丰田一直在中国一流技术工人和技术干部的培养上无私地努力着。

  但这并不是全部,丰田还将教育合作的触角伸向了更广泛的领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丰田与首都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所现代化驾驶学校;丰田与中国各地的一些交通学校合作培养汽车修理方面的技术人员也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这些人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汽车企业中;丰田还在中国高校中设有奖学金,并与之共同进行新材料的研究……

  “我们有一个宗旨,就是造好车先要造好人,没有好人才就造不出好车子。根据中国产业政策的要求,要提高国产化比率,同时提高在中国的研发能力,我们希望能够尽快在中国培养出一部分人才,使我们在中国合作生产能够实现先进化。在人才方面,尽量做到中国的事业由中国人主导,这是我们最理想的目标。”服部悦雄道出了丰田在中国的人才理想。

  汽车业要集体努力

  然而,只有一个丰田不足以改变整个中国汽车业缺乏人才的局面,其前5期培养的5700人与中国汽车业几十万技术人才的缺口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

  技术人才的缺乏已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企业间现存的来回“挖”人的现状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由于人员的不稳定性也很难给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带来实质性的作用,要改变这一情况必须依靠全行业的努力。

  上海同济大学校长万纲认为,企业与职业技术学校或者高校合作办学,共同培养现代制造业急需的技术人才,是一种为企业发展培养和储备技术人才的可行方式。而在这一点上丰田恰恰为大家树立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另外,企业要从人力资源规划、人员选聘、绩效管理、激励机制、培训、企业文化等方面入手,建立起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也有助于企业真正能够留住人才。

  正如服部悦雄所说,大家要有广阔的胸怀,把人才教育放在整个汽车工业发展的高度上,走出人才匮乏期,要靠汽车业集体的努力。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人才培养须上升到战略高度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