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重”山西,不缺工

   日期:2011-05-04     来源:|0    浏览:359    评论:0    
核心提示: 因经济结构偏重,加上根深蒂固的本土情结,山西并未出现普遍意义上的民工荒。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韩文︱山西太原报道 

 因经济结构偏“重”,加上根深蒂固的本土情结,山西并未出现普遍意义上的“民工荒”。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韩文︱山西太原报道

  4月中旬,在太原市长风大街,山西省重点工程——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正在紧张的施工建设中,作为第六届“中博会”(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的主会场,这个投资10亿元的项目将于6月底前完工。

  山西八建集团项目经理王长青告诉记者:“要求两年时间完工,工期紧、任务重!所以工人得加班加点干,更不敢缺了工人。”

  其实,在今年工人工资增长近30%的情况下,王长青并不担心招不到建筑工人,他的顾虑主要缘于河南等地即将到来的“农忙”季节。

  “咱们的工人大部分老家是河南的。每年5月中旬的时候,河南工人就要回家种田,一走将近一个月,这个时候哪个项目都缺工人,对工程进度影响很大!”在建筑行业打拼20多年的王长青对此深表担忧。

  与王长青担心“农忙”有所不同,太原市某家具生产企业负责人任女士焦虑的是传统佳节“春节”。

  “几乎每个春节后,都有许多工人不辞而别。我们每年的节后都要到职业介绍中心招聘,年年如此,没办法!”任女士感叹。

  正如任女士所述,每年春节过后,太原市大街小巷的许多店铺都会贴出招聘广告,其中以酒店、餐馆、洗车房、服装店等服务行业居多。而分布城乡四周的中小企业只能一次次往返于职业介绍机构。

  太原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职业介绍部凌俊部长认为:“所谓的‘用工荒’其实是一种炒作!如果企业管理规范,待遇良好,‘三险一金’都能到位,那么这种‘周期性’的用工短缺也不会出现。”

  今年50岁的农民工王培山,来自河南濮阳,从18岁开始做建筑工人,30多年里,他从最初每天2元钱的工钱,到现在每个月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王培山很知足。

  “家里有4个孩子,每个月可以寄三四千元回家。”王培山告诉记者,虽然想家,但他表示,“今年不准备回家了,5亩地老婆一个人就能料理”。

  本土农民工“恋家”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的劳务输出一直落后于周边其他省份,除了受制于人口少的省情,更主要的因素则是地域文化使然。

  “可能全国都知道‘山西人恋家’,所以山西人外出打工的不多。这客观上限制了山西农民工的外流,保障了本地区用工的富余。”山西社科院人口研究中心主任谭克俭表示。

  山西吕梁市临县的小李今年28岁,5年前曾在广东东莞一家电子厂打工,后来由于工资待遇、生活习惯等因素回到太原的一家装饰装潢企业继续打工。

  小李告诉记者:“在广东的湖南、四川、河南,还有东北人特别多,但山西老乡很少碰见。现在山西的就业机会也很多,待遇也差不多,所以就回来了。”

  在太原火车站附近的职介所,在与工作人员的攀谈中,记者能从对方的语气感觉到“招工到外地并不容易”。

  凌俊部长从事职业介绍工作16年,现在他任职的太原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前身是太原劳务市场,主要服务对象就是来自农村、受教育程度低的“困难户”。

  凌俊表示:“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几乎全跑到了城市,而山西农民工愿意出去的又少,所以山西劳动力供应相对充足。即使一些苦、脏、累的工种,费些周折也是能招到人的。”

  产业结构为用工“减压”

  位于太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是台湾富士康科技集团在大陆投资建设的七大科技工业园之一,园区目前拥有工人8万余名。

  虽然富士康用工数量庞大,且常年不间断进行招聘,但一位自称富士康人才招募中心的顾经理表示,“富士康在太原并未出现‘用工荒’的情况,招聘一直在平稳有序进行。”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监察大队任晓斌队长告诉记者:“包括富士康在内的园区上千家企业并没出现‘用工荒’或‘抢招农民工’的现象,一切都很平静!”

  其实,在山西像富士康这样的劳动密集型的特大企业并不多,更多的大型企业都集中到了能源领域,而这一领域恰恰是以机械化为主,对工人的需求数量极为有限。虽然金融危机之后,山西重点工程蓬勃发展,但山西农民工在建筑领域谋生者并不多,这一领域主要集中了河南、四川、江苏等地农民工。

  “山西没有像东部发达地区出现‘用工荒’,根本原因在于山西的产业结构偏重,转型还不到位。”谭克俭主任表示。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同煤集团塔山煤矿井下工人和地面管理人员加起来不过600人,而塔山矿的年产能已达到1500万吨。这样一个高产矿井,如果按照传统的开采方式,用工人数至少要突破3万人。

  而眼下,山西省正在实施的煤矿重组正在全力推进,与塔山煤矿相似,未来山西的煤炭行业将会更加集约、高效,工人需求将会越来越少。即便如此,煤矿基于多方考虑,山西农民工在煤矿工人中的占比也很小。在冶金、电力、焦化、装备制造等山西其他支柱产业,用工数量同样少之又少。

  “山西缺乏技术密集、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所以用工岗位有限,因而并未出现事实上的‘民工荒’。” 谭克俭主任分析,“随着中央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的收入也在逐年上涨,几乎与外出打工差距不大,以后必然会出现部分农民回乡的情况,到那时是否会出现用工紧张就不好说了!”

  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政策研究室主任秦绍璇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也明确表示:“山西当前并不缺农民工,更谈不上‘民工荒’,我们还在培养、输出。”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重”山西,不缺工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新闻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