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温哥华外劳达4万市府谋安顿对策 外劳揭雇主欺压

   日期:2011-06-03     来源:中国新闻网|0    浏览:149    评论:0    
核心提示:有论者说,有外劳不敢投诉雇主,忧虑被解雇,假若工作不满三个月便被解雇,薪水连机票也不够支付。另一名菲裔临时外劳也表示,到

  中新网5月30日电 综合加拿大《明报》报道,温哥华市府表示,温哥华外劳人数过去五年间倍翻,升至四万人,市府急谋对策,包括房屋及安顿服务政策改动等,来应付人口的急剧变化。相关报告将在7月出炉。

  根据市府搜集到的资料,在2009年,共有3.8万名临时外劳居住于大温地区,超过全省一半。其中83%希望长期居住于温哥华。数字也显示,2006年,抵达加国的外劳人数首次首次超逾经济移民的数字。自该年起,外劳人数一直保持高于经济移民的态势,而且差距有愈来愈大的趋势。

  报告7月呈市长

  温哥华市府28日假市中心图书馆举行电影放映会及座谈会,进一步查询临时外劳的境况。市议员麦杰士(Geoff Meggs)在座谈会上透露,市府自前市长李建堡(Larry Campbell)时代已经开始关注临时外劳问题,并组成委员会,分析对策。

  相关报告将于7月呈交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审核,让市府可以在11月市选前开始处理这一问题。他指出,目前温哥华市有三万五千至四万人是临时外劳,人数与西端人口相若,特别是在最近五年,更出现飙升情况,但不少移民机构碍于拨款条件,只能照顾新移民,不能够对外劳提供援助,导致外劳在工作条件上不断出现争议性事件。他举例说,加拿大线(Canada Line)兴建时,临时外劳希望组织工会,却遇上困难。

  他强调,市府并不是要左右移民政策,也不是要扮演维权的角色,但却希望了解外劳情况,再决定是否调整政策,报告将探讨包括房屋等问题。他指出,目前温哥华的房价高企,房屋政策主要为长期居住的人士设计,而不是短暂居住的人设计,市府的策略是否需要更动,也是考虑范围。此外,市府又关注服务机关是否需要资助,他说,部分低技术临时外劳丧失工作后,流入地下经济变成黑工,也是市府关注的问题。

  外劳吐苦水 揭雇主欺压

  座谈会探讨了外劳族群的处境,部分人大吐苦水,揭露如何受到雇主欺压。

  有座谈会的论者指出,并不是所有外劳均需要别人援助,例如软件巨人“微软”在当地便聘用了不少高技术人才,他们具备语言能力,自我照顾能力甚强。但根据温市的统计,大温地区的外劳有29.4%属于低技术类别,比如是季节性农场帮工,以及住家护理等(live-in caregiver),他们的境况则有天渊之别。不少人存在语言沟通的问题,对自己的权利也不熟悉,但往往因为合约关系,只能受聘于一名雇主,很容易受到欺压。

  有论者说,有外劳不敢投诉雇主,忧虑被解雇,假若工作不满三个月便被解雇,薪水连机票也不够支付。

  一名菲律宾女子到加拿大担任住家护理,她投诉丧失很多基本自由,包括雇主禁止她外出,禁止她打电话,甚至与自己妈妈打电话,也要事先取得批准。她说自己作为成年人,感觉完全丧失了尊严。她领取每小时8元的最低工资,但雇主说这也不能负担。她于是要求寻找另一雇主,但却被恐吓,假若她要辞职,便要立刻返回菲律宾,她认为其实是雇主变相施压,要她接受最低工资以下的薪水。

  她希望成为永久居民,但申请递入三年,仍然没有回音,最后她通过一名国会议员查询,才知道申请还没有开始审理。她说自己儿子不断问她何时能够会面,但自己也没有把握,说到这里,忍不住泪如雨下。

  一名拉丁裔外劳讲述自己丧失工作之后的彷徨境况,他说当时被告知:“从这一天起,你已经是非法居民”,由此感到很沮丧。另一名菲裔临时外劳也表示,到来加拿大打工,绝对不是外人想象的一步踏入天堂。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温哥华外劳达4万市府谋安顿对策 外劳揭雇主欺压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新闻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