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广东拟出劳动监察新规 企业无权罚款

   日期:2012-09-29     来源:|0    浏览:116    评论:0    
核心提示:你有因为上班迟到、旷工、触犯公司内部章程等原因,而被老板罚款或扣工资吗?如果有,这并不奇怪,因为老板们总是乐于用这样一种

你有因为上班迟到、旷工、触犯公司内部章程等原因,而被老板罚款或扣工资吗?

如果有,这并不奇怪,因为老板们总是乐于用这样一种方式,来约束或者激励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然而,这种依靠经济处罚来惩戒员工的方式,在广东可能会被废止。

9月27日,广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审议《广东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修订草案)》。该草案有一条涉及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的条款规定:用人单位通过制定规章制度等方式对劳动者实施罚款经济处分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按照每人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标准处罚;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这意味着,该条例一旦颁布实施,广东省数十万家企业,都将不能再以任何方式,对员工进行罚款或者扣工资。对于劳动者来说,对此自然是欢欣鼓舞;但对于企业来说,或多或少都会有“管理权限被剥夺”的感受吧。

熟悉劳工关系法律的广东同益律师事务所律师吕慧琴告诉记者,广东省拟出台的这一规定虽然“有一棒子打死之嫌”,但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罚款是行政机关对违法者的一种处罚措施,必须由法律明文规定,且由行政机关来执行,企业并不具备这种权限。

企业对员工罚款的依据,肇始于1982年施行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其中有规定:员工经常迟到、早退、旷工、消极怠工,用人单位可以给予经济处罚。2008年,这一条例被废止后,全国层面就没有对此作出明文规定的法律法规。

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一些地方性的法规出于企业发展的实际考虑,支持了企业的这一管理方式。直到现在,依然有不少企业采用罚款这种方式来管理员工。

譬如,2008年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条例》就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但同时对处罚作出了约束,即单项和当月累计处分金额不得超过该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三十,且对同一违纪行为不得重复处分。

吕慧琴介绍,企业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并不是中国才有。在日本、印度等国家,也有劳动权益法案等法律规定,企业可以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

但罚款的前提是,企业规定的处罚条例及规章制度,必须在企业内部经过民主程序的审议,取得企业工会组织的同意,并且经过公示后才能付诸实施,其对罚款的数额也做出了相应的限制。

吕慧琴认为,罚款与否的争议,在于劳动者权益与企业用工自主权之间的博弈与平衡。在国家层面没有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广东省的这一规定有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企业也必须在此规定的引导下,改革内部的管理方式。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广东拟出劳动监察新规 企业无权罚款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新闻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