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无为而治:401(k) 退休帐户的持有者并不是典型的投资者

   日期:2007-09-29     浏览:228    评论:0    
核心提示: 无为而治:401(k) 退休帐户的持有者并不是典型的投资者 美国有6000万人参加401(k)退休帐户,共投入25,000亿美元,这可是

无为而治:401(k) 退休帐户的持有者并不是典型的投资者

     美国有6000万人参加401(k)退休帐户,共投入25,000亿美元,这可是一笔巨额现金。那么投资者们在这笔庞大的储蓄金上投入了多少精力呢?

不多。

      根据沃顿商学院最近对美国先锋集团(The Vanguard Group)在2003年和2004年管理的退休帐户的分析,401(k)计划的参加者一旦设立了养老金固定缴款计划后就很少再去打理它:80%的参加者在这一期间没有进行一宗交易,另外10%的参加者进行了一次交易。即使是那些定期交易的人,他们的交易率也只是专业理财人员的三分之一。

      沃顿商学院养老金研究理事会的执行会长奥利维娅·米切尔(Olivia S. Mitchell)、先锋退休研究中心的主任斯蒂芬·尤特卡斯(Stephen P. Utkus)以及研究员加里·莫托拉(Gary Mottola)和塔克什·亚马古基(Takeshi Yamaguchi)在名为《漫不经心的参加者:401(k)计划的投资组合交易行为》的论文中阐述了他们的研究结果。

      尤特卡斯说:“当你要让参加者们持续地管理他们的投资组合时,他们总是抽不开身。”同是保险和风险管理教授的米切尔指出,研究发现的参加者的这种惰性表明了退休储蓄行为积极和消极的一面。

      例如,参加者没有表现出见机行事或是采用其他短期策略进行风险交易的倾向。米切尔说:“对我来说,多数人没有养老金计划进行当日交易是一件很让人欣慰的事。”她补充说,研究表明,通过经纪人交易的投资者总是高价买进,低价售出,而且还要支付高额佣金。“我们发现养老金计划的交易量很低,这让我们对401(k)参加者长期投资的能力有了更大的信心。”该论文引用了2000项研究,表明使用经纪人的活跃交易者获得的收益是11.4%,而所有家庭的收益为16.4%,市场总体的收益为17.9%。

      但是同时,作者也指出对401(k)计划持无为而治的投资态度会造成一些问题。如果市场条件发生改变,这种“不介入”的态度可能会使投资组合失去平衡。惰性投资还可能使该计划偏离预计的退休年龄目标。米切尔警告说:“漫不经心的参加者如果未曾不时地重新平衡自己的帐户,就有可能陷入困境。”例如,标准&普尔500指数在研究期间上升了43%,如果没有调整,那么投资组合中股票的比例有可能大大增加。如果股票市场上涨,这可能是好事,但临近退休的人通常被建议要把投资组合的大部分投入到更稳定、低风险的投资中,比如债券。

      研究者们计划继续研究,可能会在交易的两端都发现问题。尤特卡斯说:“我们可能会表明,不进行交易的参加者的投资组合风险增加了,但那些交易太多的交易者的收益也降低了。两种极端都有问题。总体而言,我们希望每年交易一次,或者每隔一年交易一次来平衡投资组合。

      米切尔还是沃顿商学院养老金研究理事会的执行会长。她说,该研究调查了1500项养老金计划中120万参加者的帐户。这是针对401(k)帐户的交易模式进行的第一次大型研究。这些养老金固定缴款计划现在拥有的资产比传统的养老金固定收益计划更多。米切尔说:“虽然养老金固定缴款计划非常重要,但却很少有人对人们的资产分配决策和退休投资组合交易的方式进行微观经济的研究。”

      根据该研究论文,被调查的计划参加者平均拥有86,000美元的帐户余额,平均年龄44岁,工作8年之久,家庭收入略微超过88,000美元。

      401(k)计划缺少活跃的投资者的原因并不明确。论文写道:“虽然有一点很明显,即多数参加者对自己的投资组合不太关心,但是这种不作为究竟是出于理性(在考虑了养老金资产的长期性之后做出的理性选择)还是出于惰性(说明参加者们在管理投资组合方面需要额外的协助)还须拭目以待。

      未能汲取安然的经验教训

      该报告指出,在401(k)交易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因素是公司股票。米切尔说:“大多数职员倾向购买后持有自己的养老金投资组合,这对那些有兴趣投资退休证券的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另一方面,赞助者也应该意识到计划中的某些因素,例如最显著的是公司股票,即使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还是会刺激交易。”事实上,该论文指出:“或许影响交易的最重要因素是投资项目是否包括了公司股票。”如果其中包括公司股票的话,参加者的交易机率就会上升10%。

      虽然15%的养老金计划都提供公司股票,但这些一般是员工基数很大的大型公司。结果就是,被调查者中有52%的人可以购买公司股票,而三分之一,也就是32%的人在其401(k)计划中确实持有所在公司的股票。

      米切尔和尤特卡斯先前的研究已表明,员工更有可能购买和出售自己公司的股票,因为他们感觉自己掌握了有关公司前景的 “内部信息”。 尤特卡斯还认为,员工们会继续大量投资公司股票,即使这样做会使他们太过依赖公司这个收入的来源和退休储蓄的工具。他认为,尽管已有前车之鉴表明有些安然公司(Enron Corp)的员工在公司破产之后几乎身无分文,但许多投资者仍然拥有大量的公司股票。

      该研究还研究了频繁交易401(k)的投资者的人口构成。在2年内进行超过6项交易的活跃交易者仅占参加者的2%。尤特卡斯说,这些人绝大部分是白人,男性,拥有较多资产,在自己岗位上的工作年限较长。他指出,这些数据给出的建议是,如果某企业雇主拥有大量上述此类员工,他们在设计养老金计划或是制定员工教育材料时应该把这一点考虑在内。

      米切尔指出,该研究的结果支持了其他的研究结果,后者表明女性不太可能积极地管理自己的投资。米切尔说:“这是一种明智的策略。但这到底是因为女性比较倾向于规避风险,还是因为女性对交易成本有更多的了解,还有待调查。”

      不偏爱借贷

      该研究调查的养老金计划平均拥有776名活跃参加者,有3840万美元的资产;平均提供的投资选择超过17项,但参加者只投资了3.5个项目。几乎所有的参加者都购买了股票指数基金(99%)和国际基金(98%),但只有半数的职工(53%)实际投资了股票基金,五分之一(20%)的职工投资了国际基金。

      该研究还表明,提供更多的基金并不能提高交易的活跃程度,而提供经纪人却可以。该报告指出:“在401(k)计划中提供经纪人选项对交易活动和交易率有巨大的影响。但由于目前只有3%的参加者获得了经纪人这个选项,因此实际意义上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我们衡量的只是401(k)帐户中的非经纪人部分的交易。交易量较高可能是因为该帐户中常规基金选项的活动加快,也可能是因为许多投资从常规基金选项转移到了有经纪人选项的部分中。

     另外,研究还发现,虽然有85%的参加者可以获得401(k)中的贷款,但只有11%的人选择这样做。这也表明参加者要么惰性太强,要么过于谨慎。

      研究者们还研究了参加者在管理自己的401(k)计划时使用因特网的趋势。在被调查的计划参加者中,三分之一(37%)的人在2003年1月以前已经注册,可以在网上登录自己的帐户。能够上网的人交易比较频繁。他们交易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3倍,成为活跃交易者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9倍。尤特卡斯说:“我们不知道是只有交易者才上网,还是网络本身造就了交易者。”

      米切尔和尤特卡斯计划继续研究先锋集团的数据,以求更加深入地了解401(k)参加者的行为。目前来说,这项研究已经对基金管理者和退休证券的业界人士提供了一些帮助。该论文写道:“其中之一就是,研究发现的惰性表明参加者在管理投资组合时可能需要额外的协助。”

      尤特卡斯指出,现在已经有一些工具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管理他们的401(k)帐户。一个选择就是人生阶段基金,这种基金可以帮助参加者在逐渐接近退休年龄的过程中重新分配资产。一些养老金计划也提供自动的重新平衡服务,可以重新分配资产以保持参加者决定的投资项目的平衡。第三种选择是建立管理帐户,它提供重新分配资产的收费服务。

      作者写道:“自动重新平衡服务,人生阶段基金和管理帐户有利于确保对投资组合按照严格的日程表进行明智地管理 — 无论是在401(k)计划,公共部门的养老金固定缴款计划,还是在拥有私人帐户的已改革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他们补充说,鉴于目前大多数参加者的交易率为零,扩大对任何一种工具的使用都会提高总的交易率。

     米切尔还建议,企业雇主可能会考虑活跃交易者对整体的养老金计划的负面影响,并执行针对交易者的补救性措施。“虽然只有少数401(k)计划的参加者积极进行交易,这种行为会提高所有参加者的交易成本,他们的活动可能会给投资组合的管理者带来破坏性影响。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无为而治:401(k) 退休帐户的持有者并不是典型的投资者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