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注重研究激励 增强研究实力

   日期:2008-07-06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湖南大学    浏览:284    评论:0    
核心提示:湖南大学是一所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人文学科独具浓厚文化背景、经济管理学科富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国家级、省部级

  湖南大学是一所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人文学科独具浓厚文化背景、经济管理学科富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大学。近几年来,学校坚持教学、科研两手抓,注重激励机制建设,初步形成了有利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氛围,社科研究实力显著增强。目前,会计学、形式语言学、远程教育理论、湖湘文化、中国书院制度、中国礼制史、中国管理思想史、人权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国际贸易、金融投资、财政会计、保险精算、区域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已形成了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产生了一大批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一、建立激励机制,争取高级别研究项目?  

  国家级、省部级社科项目的立项数,是一所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我校围绕“争项目、抓管理、上水平”的工作目标,强化政策引导,突出管理服务,在国家级、省部项目申报立项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学校从2001年起实行院系经费动态包干和教师岗位聘任制度,把科研工作列为院系工作和教师岗位的重要责任。在院系目标管理中,将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数作为承包任务下达,促使院系领导重视申报立项工作。在教师岗位聘任中,对8级以上责任教授提出了科研项目要求,规定8级教授3年内必须获得省部级项目2个,9级教授须获得国家级项目1个,10级教授须获得2个国家级一般项目或1个国家级重点项目。?  

  2、建立合理的政策导向机制。教师工作考核突出项目,在计算科研工作量上拉开差距,对国家级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其计分权重分别为5、3、2;省部级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分别为2、1.5、1.3;而一般横向协作项目则只给0.8的权重。?  

  3、建立有力的预研机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最高级别的社科研究项目,申报成功需要有长期的积累和扎实的前期工作。为此,我们建立了一系列科研项目预研制度。如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设立“青年基金项目”和“青年培育基金项目”,每项资助0.5万元。对本校毕业的博士留校工作或学校委托培养的博士给予5万元科研资助;对引进博士,给予8万元资助。对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给予10万元资助;对拔尖人才(撷英计划)三年给予9万元资助;对优秀青年教师三年给予3万元资助。?  

  以上激励措施的全面实施,有效地调动了全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主动承担高水平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校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上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01年有7个,2002年有10个,2003年有11个,2004年有12个,2005年有17个,2006年有25个,2007年有14个,2008年有13个,8年立项总数超过100项。我校的立项数历年在省内名列前茅,立项率也较高。2005年的立项数占全省总数的26.9%,立项率为22%。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在全国高校中排第6位;2007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2008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4项。?  

  二、调整激励政策,催生高水平研究成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社科研究项目的立项率、按时结项率、成果优秀率,鼓励多出优秀成果,学校及时调整了相关政策,将以前的项目配套经费调整为结项后配套项目预研经费,对不按时结项者不予以配套。为鼓励多出优秀成果、精品力作,配套根据成果鉴定的等级进行,对优秀、良好、合格分别按0.8、0.5、0.4的标准配套预研经费。这样,既提高了项目研究者按时结项的积极性,又有力地催生了优秀研究成果。我校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入世后过渡期中国金融监管调整的研究》研究成果作为专题收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报中央领导和国家机关参阅;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仿射期限结构模型及其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为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了依据。这些优秀成果为增强学校研究实力、扩大学校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注重研究激励 增强研究实力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