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优化流程降低对人的依赖

   日期:2008-12-13     来源:新浪财经    浏览:175    评论:0    
核心提示:按照细胞生产线的作业方式,工人将不再固定于某一个工位,每个人都按照加工顺序依次循环作业,每个员工之间不存在上、下工序的关

  简化和优化现有的流程,通过自动化(Automation)或自?化(Jidoka)等措施,降低流程作业对人的技能要求和依赖。要简化(Simplify)现有流程,尽可能减少中断、回流、交叉、共享等流程,使加工过程清晰、明了。同时,适当采用一些小巧便宜的自动化设备或工具以代替手工作业,降低员工的操作复杂性(但是要避免过分追求昂贵、大型而复杂的设备)。赋予设备以人性化的功能,使之能够自动识别异常,并且在需要人的帮助以解决异常时,机器能自动停下来,实现人机分离,减少机器作业时对人的依赖,对容易出错的环节尽量采用目视化和防错措施(Poka-Yoke),以防止和减少员工的无意识差错,降低流程作业对人的要求。通过优化流程,增加流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轻对人的技能要求和依赖,可以帮助企业应对员工高流失状况下频繁更换新员工的风险,保证品质和效率。

  培养多能工

  培养多能工和全能工,使一人能够操作多台设备或多个工位(至少每个人都能操作上下三个工位),当某些工位的员工流失后,就可以应用这些多能工快速补充空缺,增加生产安排的弹性(Flexibility)。面对当前员工高流失率的现实状况,企业必须有计划地实施多能工培训和储备,工厂的多能工越多,覆盖面越大,工厂就有越大的弹性适应人员的增加或减少。企业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多能工激励机制,以激励员工多能化的需求和动机。

  细胞生产线,少人化作业

  传统的生产线习惯于采用定员制的方法,设计大而长的高产能生产线,整条生产线的产能很大,人员较多,每个工人只是负责流程中的某一个简单作业步骤,这种大而长的生产线往往要混合生产很多产品,产品切换频繁,如果一个工人流失,该岗位就成了制约整条生产线效率的瓶颈。

  利用精益生产的方法,改变传统大而长的高产能生产线为小而短的细胞生产线,弹性安排生产,实现少人化作业,细胞生产线主要包括以下方法:使用便宜小巧、方便移动的设备或工具;按照客户需求,结合工艺路线和作业特点,设计合理生产节拍(Takt Time);按照产品工艺流程顺序布局生产线,每个员工掌握工序路线的全部作业,标准化作业;采用非定员制,每个员工顺着产品的加工顺序和工艺路线依次完成全部工序的作业。

  按照细胞生产线的作业方式,工人将不再固定于某一个工位,每个人都按照加工顺序依次循环作业,每个员工之间不存在上、下工序的关系,员工流失后也不会影响下工序的生产。因此,无论细胞生产线内的员工如何流失,都不会影响产线平衡,而通过生产工时的灵活安排,可以弹性地应对员工流失后造成的产能损失。

  弥补产线瓶颈

  精益生产按照节拍平衡好后,一旦产线内有员工流失。如果补充新员工上来,必然会在员工流失的工位产生瓶颈,以至影响生产线的整体效率,如何尽快弥补这种瓶颈损失呢?有几种方法不防尝试:

  使用已经培训好的多能工或全能工来补充流失。建立“超市产线”——你可以起任何名字称呼这条产线,比如“备用生产线”等——“超市产线”的理念是按照正常的标准生产线建立一条相同的备用生产线服务于若干条正常的生产线。“超市产线”的工位布局、作业要素等均与标准生产线运作一致,所不同的是工位之间的库存控制可能大于标准生产线。当正常产线有员工流失时,首先从“超市产线”补充熟练度相当的员工至正常产线,以确保正常产线的整体平衡和生产效率不受员工流失影响。而新员工则补充至“超市产线”。“超市产线”的不平衡可以通过库存的缓冲或弹性的作业时间安排来解决。这种方法对有多条流程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生产线(Cell Line)非常适合,但前提是必须有多个细胞生产线共享,同时不涉及大型设备。否则,正常产线的效率可能不足以弥补“超市产线”的效率损失。

  增加临时辅助人员至瓶颈工位以满足整体产线平衡。当某工位的员工流失后需要补充新员工时,可以根据新员工的熟练度临时多安排一些临时辅助员工至瓶颈工位。然后根据新员工熟练度提高的进度(Learning curve)逐渐减少临时人员的数量或投入工时,直到新员工完全达到产线平衡的要求。应用这种方法时,要对瓶颈工位增加的临时辅助人员在不同时段的数量及投入工时做好计划和控制,要避免对临时辅助人员的失控而影响整体效率,尤其不能把临时人员慢慢固化成永久工位。

  强化班组长建设

  作为生产一线直接与员工打交道的基层管理者,班组长是管理员工流失最重要的一环,班组长的能力和管理方式是实现员工流失有效管理的最关键角色,甚至可以用“成也班组长,败也班组长”来形容这个角色的重要性。

  企业的理念和方针(包括精益生产的理念和方法)需要班组长传达至员工;班组长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对员工的流失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很多时候,员工流失的原因都可能与班组长有关;企业的员工制度和精益生产方法需要班组长来落实,无论是多能工、调动员工参与性和创造性、改善作业流程、产线平衡分析、瓶颈管理等,都需要班组长去组织、落实和跟进;班组长最了解生产一线,没有班组长有效的基层管理,企业以及精益生产的所有方针、制度和流程都会形同虚设;一个好的班组长,不仅要能理解企业的政策方针,还要具备优秀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执行力……

  遗憾的是,对班组长角色的培训、教导和激励,却是大部分企业最容易忽视的环节,造成班组长是所有管理层中至关重要却又是最薄弱的环节!为了降低员工流失率,这是需要重点改进的地方。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优化流程降低对人的依赖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