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会说话 Figure Talks】
薪资会说话 – 中国大陆篇
美国金融危机一夜秋风奔袭全球,中国经济也初感料峭;资本市场与产业经济的“多米诺效应”,把危机意识扩展到各行各业。华信惠悦于2008年10月进行了《2009年预计薪资调整率和经济状况、劳动力市场展望》调研,旨在了解各公司如何看待金融危机,及危机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公司所在行业和其未来发展,进而了解公司所采取的一系列包括调整薪酬增长预算在内的应对措施。据调研发现,近半数企业修正了2008年上半年所核定的2009年度薪酬增长预算,面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众企业表现出谨慎的态度。
调研的主要结果包括:
超过50%的参调企业认为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整体经济的影响达到“严重/?非常严重”程度,但各行业受影响的程度不同。
金融行业全面认为其企业发展变缓及成本支出增加,尤其基金业、证券业对业务增速较为担忧;中国的银行业面对本次由衍生品风险引发的金融风暴,反而在几个金融行业内保持了相对乐观,仅两成受访银行表示企业发展将严重变缓。作为大量动用金融杠杆维持行业运转的房地产行业,业者对金融危机影响的担心程度与金融行业整体接近。高科技行业受到的冲击也较大,在企业发展变缓、成本支出增加、人力支出上扬方面自我预测偏向悲观。消费品行业在国内强劲市场需求的支持下,受到冲击较小。
近半数企业对2009年度薪酬增长预算做出修正。
从下图表可见各行业正在谨慎地削减人力成本,减少费用支出。其中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幅度最大,90%的企业降低了薪酬增长预算,行业平均降低了3.5%;高科技行业调整幅度最小,但也达到了1.4%。
超过1/5的受访企业对未来三年企业业务成长预测表现出悲观情绪
尽管大部分(77%)企业仍然预期本企业能有所成长,但超过1/5的受访企业表示出悲观的情绪,认为企业会无成长(10%),甚至可能衰退(13%),基金证券和高科技行业分别有24%和20%的受访企业预测本企业会衰退,为各行业最高; 同时,从各行业的统计结果来看,对于未来三年公司成本支出及人力支出的增长预测均低于“企业成长”预测,说明金融危机的出现,使控制成本、提升每单位成本的生产力日益成为各市场主体普遍思考的问题。
“吸引和保留高绩效及高潜力员工”仍是企业在面临外界挑战时最关注的人力资源议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成为游戏规则的隐形制定者,无形中左右或主导市场的风向。控制薪酬福利成本仅仅是企业应对危机的其中一个举措,调研结果显示,吸引和保留高绩效及高发展潜质的员工是目前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金融危机面前,更多企业深刻认识到了贤才以及士气的难求,关键人才的保留和争夺战毫不亚于金融危机之前;各行业也比以往更加重视激励政策的优化,确保奖酬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并通过多层次的员工沟通活动共享业务信息和战略计划,重新思考战略以应对短期及长期市场挑战。
注:本次调研共有来自银行、保险、基金、证券、消费品、房地产、高科技、半导体、通用制造业、业务流程外包业等行业的268个公司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