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副职岗位相当普遍。但是,对于要不要设副职岗位?应不应该设副职岗位,很多企业并不是很清楚。不少企业在设置副职时都比较随意,设置和撤销经常凭感觉、凭经验、凭模仿进行。感觉需要就设,感觉不需要就撤销;看到别人设就设,看到别人没设也就不设。严格来讲,这些都是非常不可取的,副职岗位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是非常有讲究的,要非常重视和谨慎对待副职岗位的设置,而不应该想设就设,想撤就撤。总体来讲,副职岗位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明确副职岗位设置的目的
不同的企业设置副职的目的是不同的。常见的目的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为正职分担工作任务
设置副职最常见的作用就是为正职分担工作任务。当正职直接管理的下属太多,管理幅度太宽,工作内容太繁重时,往往就需要通过设置副职来为正职负担工作任务。
(2)培养和储备后续人才
设置副职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和储备后续人才。随着人力资源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正职由于离职、退休、晋升、换岗等方式的流动在企业中经常会发生。这时就会出现正职岗位的空缺,亟需新人进行接替。如果企业对接替人员没有事先培养和储备,临时招人来顶替,往往会对工作效率和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通过设置副职,可以有效弥补和缓解这个问题。由于副职岗位离正职比较近,在日常工作中对正职的协助、支持比较多,因此,副职岗位可以做为培养和储备正职岗位后续人才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3)监督和牵制正职
通过设置副职岗位来监督和牵制正职在现实中也大量存在,也是非常必要的。企业的平稳和安全运营运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会有不少岗位会对企业的平稳和安全运营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这些岗位上的人员发生流动、或者出现违规操作可能会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不少企业通过设置副职,以此来监督和牵制正职,起到保障企业更加平稳和安全运营的目的。
2、充分考虑设置副职的影响因素,正确恰当设置副职
不同的企业,副职岗位设置的要求是不同的。即使是两个规模类似、行业相同的企业,其副职岗位设置的条件和要求也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在设置副职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正确恰当设置副职。
(1)正确分析和评估正职工作,恰当设置副职分担正职工作
为了明确是否需要设置副职来分担正职工作,必须正确分析和评估正职的工作。首先,评估正职工作量的大小。通过分析正职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流程等,能有效的评估正职的工作用时和工作量。其次,评估工作难度。简单评估工作量,并不能准确判断和评估正职的工作,还必须进一步评估工作的难度。在企业中,经常会发现有些部门同时兼管好几项相关性不大的工作,这时对于这个部门的正职会提出相当大的挑战,因为,人要做“全才”非常困难,这时就有可能要通过设置副职的方式,来分担正职某一方面的工作,保障整个部门在各方面工作上都做得比较好。最后,考虑正职岗位人员的工作能力。正职岗位上的人的能力不同,他能够管理的事务、幅度是不同的,因此,在评估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后,还必须评估在岗正职的工作能力,在无法撤换现有岗位人员时,一个能力弱的正职可能需要通过增设副职来分担工作任务,相反,一个能力强的正职可能却不需要。
(2)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恰当设置副职培养和储备后续人才
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保障公司人力资源需求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充分盘点现有的人力资源现状,能够充分的发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的人才缺口,并根据人才缺口,制定恰当的培养计划和招聘计划等人力资源工作。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公司能够比较清楚,哪些正职岗位需要新的人才,对于需要新的人才的岗位,通过及时设置副职岗位,能够从外部招募储备人才,或从内部提拔培养后续人才打下非常良好的基础。
(3)正确分析岗位特点,恰当设置副职以监督和牵制正职
对于是否需要通过设置副职来监督和牵制正职,必须根据分析正职岗位的特点进行决定。通过研究正职岗位每项工作职责可能对公司产生的影响,可以明确哪些正职岗位对公司的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借助风险评估方,可以有效评估哪些工作对公司的风险和影响是最大的,对与担负这些工作的岗位,必须给予关注,结合对岗位上正职人员的信任程度,恰当设置副职,以便有效监督和牵制正职,避免公司出现不必要的风险,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江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