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当激励『失灵』的时候

   日期:2009-07-15     来源:www.manage.org.cn    作者:赵敏    浏览:244    评论:0    

  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就像打麻将,既给“和”的精神动力,又设置象征性的筹码,人们就会乐此不疲

  读者的提问:

  我是一家连锁超市副总经理,主管人力资源部。每年我们要招聘大量的服务人员,进入企业之初员工表现令人非常满意,但用不了多久工作积极性就不高了。为了提高员工积极性我们加大了奖金发放力度,这一措施在实施之初对调动员工积极性有极大的帮助,但是发放奖金只能起到一时的“兴奋镇痛”作用,员工工作积极性并不能长久维持。相反,员工对发放奖金维持工作积极性的做法越发表现得麻木,以前发200元奖金就能很好地调动工作积极性,现在发500元仍不为所动,甚至一些员工还离开了这里。我们对员工该奖励的也奖励了,该关怀的也关怀了,员工们却不领情。黑钻顾问对此怎么看,能不能在百忙中出点高招?

  读者建议:

  活动刺激(连锁店店长,女,25岁)

  服务岗位每天都是无休止的琐事,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真的很疲劳,可以适当组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给员工以激励。这样既可以使员工的工作压力得以释放,又可以展示企业对员工的关怀,这要比发奖金有效得多。

  使用负激励(人力资源经理,女,32岁)

  你可以考虑另外一种激励方式:负激励,即:取消原有的激励。对于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员工取消应发奖金,做好本职工作是员工本分,如果不能很好地将积极性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就要罚,甚至淘汰。

  标杆带动(总经理,男,44岁)

  你可以在各个服务岗位上选树服务标杆,发挥先进典型的作用,让更多员工找出自己与服务标杆之间的差距,激励员工朝着服务标杆的目标努力,进而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黑钻顾问(本期值班顾问: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研究员高岩):

  应该承认你所陈述的情况经常可以见到,我们通常将它称之为“动力衰减症”。企业领导者通过奖金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是较为有效的激励手段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与员工之间就会形成激励与被激励的博弈,奖金成为象征性的酬码,员工的酬码也越要越高,一旦不满足就会造成员工的流失。所以说,仅仅依靠薪酬手段来提高员工积极性无异于饮鸩止渴。那么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先让我们从企业管理激励入手吧!

  管理激励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激励,也叫薪酬激励;另一类是精神激励,又叫成长激励。如果我们把薪酬激励称为提高员工积极性的外动力的话,那么成长激励就是提高员工积极性的内动力。薪酬激励能够较好地发挥维护员工积极性稳定的作用,而成长激励却可使员工积极性维持得更长久。贵公司在薪酬激励方面已经做得很到位了,如果能在员工的成长激励上做更多的文章,那就会使公司的管理激励步入更高层次。

  那么怎么解决企业物质激励失灵的问题呢?在“卓越领导力360°修炼营”中我曾经给企业家讲过一个公式:员工动力=精神激励+物质激励。

  首先,要实现无形激励有形化。就是把员工的成长目标细化成几个台阶,可以通过评选星级员工方式,一步步地引导员工从低到高,从一星到多星“爬台阶”,员工的成长通过升星、晋级等方式显现出来,使员工切实感受到成长和进步。2004年,我们曾为深圳市某五星级酒店搭建“五星级员工成长激励体系”,通过建设成长激励体系,不断地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同时促使员工流失率由上年度的58%下降到16%。

  其次,要实现单一激励复合化。就是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像打麻将牌一样,既给“和”的精神动力,又设置象征性的筹码,人们就会乐此不疲。如果我们把星级员工评比与薪酬挂钩,以薪酬增长体现员工成长,同时在手段上要融入游戏、娱乐元素,对于提高员工积极性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前面也有读者提出通过组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给员工以激励,这是非常好的激励手段。但应该看到单独的组织活动费时费力又不能长期的坚持,如果能将游戏的规则、娱乐的成份有机融入到员工的工作当中去,把工作当成游戏来做就要好得多。

  综上所述,要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必须在做好员工物质激励的同时融入精神激励,使物质、精神激励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动力将重新被激活。

  本文曾刊载于《新智囊》杂志,详细了解请访问http://www.thinktank.net.cn,如果您有任何观点或建议,请致电或来函,邮件:hailang@vip.sohu.net,电话:010-51305611/12/13-814。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当激励『失灵』的时候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