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仁本管理,中国式人力资源战略

   日期:2009-07-17     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    作者:叶生    浏览:126    评论:0    
核心提示:  经盛管理咨询公司 总经理 叶生 总经理助理 陈育辉

  经盛管理咨询公司 总经理 叶生 总经理助理 陈育辉

  本文是经盛管理咨询公司2005年1月份即将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仁本管理-中国式人力资源战略实操全录》书中的部分内容连载之一,它是经盛管理咨询文库中人力资源实操系列的第一本。本书是国内第一本论述中国式人力资源战略的专著,它从理论和实践第一次提出中国式人力资源战略就是“仁本管理=人+团队+文化”的概念,并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招聘、培训、薪酬福利、绩效考核、晋升通道”六个方面系统介绍了“仁本管理”的内涵及操作,书中也详细介绍了经盛咨询公司的许多案例,帮忙读者理解和操作中国式人力资源战略。

  “人+团队+文化”=仁本管理

  “以人为本”在中国已经是陈词滥调,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自称是“以人为本”,到底怎么做才算是“以人为本”?我们认为,“以人为本”其真正内涵应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将人力资源作为公司战略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拿来装饰门面的花瓶。

  二是要强调知识在产权或者收入中的地位及比例。

  三是强调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协同作用。

  四是以绩效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约束和激励机制的配套使用。

  五是要发挥团队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作用。

  这五个方面的内容要整体配套使用,特别是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科学管理的一体化中融合贯通,按照经盛的作法,就是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高度协同,在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中将企业文化的精髓渗透其中,我们称之为“仁本管理”。

  “仁本管理”内涵:

  1、“仁”以“人”为基础,没有“人”的内涵,就没有“仁”的存在;

  2、“仁”以“二”为辅助,没有团队的内涵,也就没有了“仁”的意义;

  3、“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一,它体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

  因此我们将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协同系统称为“仁本管理”,也就是“仁本管理=人+团队+文化”。

  基于战略和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赋予了人力资源明确的战略导向,使各个模块围绕战略统一规划,然而,其更多地只是给人力资源各模块灌输功利性战略指引。从预测实现战略阶段性目标的人才需求到晋升通道的设计,绩效至上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能够短时间内满足企业的发展,但单纯的绩效导向无法支持企业持续经营,走向卓越。

  基于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进一步深化与延伸,并且希望通过素质模型整合人力资源各个模块及流程,从而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导向。然而目前国内的研究尚处于初步开发的阶段,整个素质模型的框架未能跳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价值导向,同时其直接的软肋在于缺乏本土自主技术的研发,也缺乏真正能够围绕素质模型为核心而设计的企业自主测量工具,更无法解决企业文化与员工素质建设之间的关系。

  让我们重新思考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功利性的价值导向使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更多地成为了利益分配的有效工具,企业管理者们习惯于通过构建人力资源体系以实现物质激励。以如是价值导向贯穿起来的充塞着模块、程式和表格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帮助仅仅中国企业走向强大而优秀吗?回答是否定的。

  让我们重新思考我们的员工真正的需求和期望是什么。当一个员工在早晨闹钟响起时激灵起床,扫去懒散,挤着让人透不过气来的公车上班的时候,他仅仅是为了赚这份工钱吗?当他全身心投入于工作之中,主动加班加点追求最好的时候,他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后能得到升迁吗?马斯洛需求理论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错觉:一个人的需要是阶段性发展的,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爱的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是不同阶段的体现。这仅仅是错觉,人的需求是一个系统,是立体式的,就如一个员工,事业与赚钱是其需求和期望的两端。这就告诫我们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把秤,只有我们加重精神激励的砝码,才能使企业与员工的搏弈保持平衡。

  这就让我们将话题更为直接地引向解决精神激励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乃为文化管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密不可分的特性使得对企业文化难以落地生根摸不着头脑的实践者们应当清醒过来,企业文化建设者必须更为务实地通过人力资源流程贯彻企业精神文化,而人力资源管理者则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上认识到文化对于人力资源的牵引作用。

  基于战略和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的是在企业战略与企业哲学的高度统一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没有目标与方向,就无法激发员工斗志;没有哲学的指引,就无法明晰企业和员工存在的理由;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就无法形成共同统一的行为模式。广汇天下良才以成大事,战略与文化不可或缺。这就是基于战略和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战略的背后是基于文化的假设,人力资源的背后同样如此。企业文化让我们重新思考人力资源管理的得与失,也只有企业文化才能使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超脱于现有的人力资源流程看人力资源,更为灵活与有效地使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发挥更大的能量,以文化之道御人力资源之术。

  当我们尝试着跳出文化而论文化时,每每都会有新鲜的发现和更为高瞻远瞩的视野。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企业哲学,企业哲学就必然建基于对于人性的最为透彻的感悟与符合此种入木三分认识的制度建设。

  当我们纠缠于文化与战略,文化与人力资源,文化与激励制度、沟通机制等等具体的论题的时候,何妨暂时抛开一切,心境平静地考察人性的需要。它是如此之亲近及贴切,哲学的魅力如斯!所有关于企业文化的争辩噶然而止,“启发员工认识生活的意义,认识生活和工作对他们的期望”“这些认识到人生意义的人们,是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人。”企业无非是一群追求共同人着生目标体现活意义的价值趋同者的集合体。

  叶芃(原名叶生),博士,现为香港经盛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经盛国际管理咨

  询(中国)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香港企业文化协会常务理事,香港企业文化协会企业研究所副

  所长。曾担任香港某上市公司首席代表,国内多家大型企业集团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企业

  文化负责人、投资银行中心负责人,熟悉企业管理、投资银行业务,对企业文化有特别的研

  究。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ben-ye@163.com。

  欢迎您访问世界企业文化网:http://www.wccep.com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仁本管理,中国式人力资源战略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