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绩效提升与全面薪酬管理论坛实录24日上午

   日期:2011-04-27     来源:|1    浏览:212    评论:0    
核心提示: 新时代管理讲堂  时间:2011年4月24日上午  地点:梦溪食府(四层报告厅)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

 新时代管理讲堂

  时间:2011年4月24日上午

  地点:梦溪食府(四层报告厅)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学员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第二十四期新时代管理讲堂,今天的课程主题是绩效管理与提升。大家都知道想要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每一位管理者都想解决的问题,面对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怎样才能让员工发挥最大的潜力,能够在团队中积极进取,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今天有幸请到著名的曹渊勇老师,为我们解决今天的难题。曹老师是全球人力资源管理认证师认证首席讲师,美国工商管理硕士,曾任IT行业与消费品行业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现任某制造业全球人力资源总监,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曹老师为我们带来今天的精彩课程!

  曹渊勇:

  大家早上好,从刚才的介绍里,我基本在外企的工作多一些,在民企做过一些培训,在国企没有任何涉猎,所以今天在座的如果有国企的可能比较失望。希望在今天的课程里第一带来一些理念,然后解决一些实操。今天是星期几啊,星期日,请大家全体起立,做一个小小的动作。我们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今天的课程是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几大管理体系中,好像没有比绩效管理更重要的。我是在1996年的时候从上海到北京来,那时候在上海的朗讯公司做华东区的人力资源管理,北京有机会让我过来我不想过来,几大城市的人比较自豪,以为自己的地方是最好的。我也是这样的想法,一直老板让我做绩效管理的时候,我就过来了。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还有绩效,除了招聘其他所有的活动,都是绩效的产出,比如薪酬,昨天老师讲了,最后的薪酬里面奖金和调薪跟绩效有关系。有的企业绩效没做好80%的都是优秀,绩效一定是基础,很多人花了钱做培训,第一步解决什么问题?培训的对象不用了,需求。不是所有的员工都需要培训,最好的员工不需要培训,进来以后能胜任工作不需要培训。大部分员工是有欠缺的,欠缺在哪里?不是我想要什么培训,而是企业觉得你那些方面有不足,这个不足跟你绩效标准比的。从这点来说培训需求也来自绩效。

  为什么员工在企业内缺乏激情,缺乏动力,如果目标很清晰,考核很清楚,大部分员工跟企业之间不会特别别扭。所以整个绩效是所有人力资源模块的核心。所以希望今天这段时间希望大家有更深的感悟。所有的内容可以通过4个W一个H解决。什么是绩效,为什么做绩效,谁做绩效,以及如何做绩效。我们尽可能把时间花在如何,我们简短的把前面的讲了。什么叫绩效?目标的设定,目标的执行,绩效考核,奖惩管理。就这16个字,这就是定义。其实,我们16个字,和我们在管理经常用到的一个什么圈特别有关系,PDCA,P代表计划,D是执行,C检查,A改善。所以PDCA非常好,什么东西都是PDCA。目标设定就是P,执行就是D,考核C,没有看见A,看见叫奖惩,为什么?因为PDCA对象是事,而我们绩效对象是人,奖惩是整个绩效管理里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企业绩效管理之所以没到位,原因是奖惩没做,或者没做彻底。比如调薪的时候只是把绩效做的非常小一部分,在上海讲课的时候,有一家企业,公司主要是职称、工龄,有没有绩效?我说你们这个企业绩效做起来困难一点。A在哪里体现?目标可以定的更高,根据你的周期,比如年度目标,第二年度目标,在资源不变的情况一定比前面做的更高。用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所以在目标设定里体现A,还在哪体现A。目标执行阶段是不是也在改善?每天每季做的事情希望你做的更好。考核,你们企业的考核表上有这样一个栏目,因此这个A是无所不在的。很简单我们绩效管理到此为止了。

  重点提一点,这个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过去10年里面绝大多数把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混为一谈,目前为止大家清楚了,考核原来是管理里面一个环节。第二个为什么做绩效管理?我们大部分人对这个问题有感悟,谁能说一下,为什么做绩效管理?

  学员:调动员工积极性。

  曹渊勇:调动员工积极性,还有吗?

  学员: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曹渊勇:让大家都有目标,都完成的很好,我们这个企业就蒸蒸日上了。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绩效管理就四个字,改善绩效。通过更高的目标,中间对员工进行辅导反馈,考核,奖惩。提到过积极性,好的员工提高积极性,不好的员工至少给他机会改一改,总之不能混日子员工绩效要不断改善,企业的绩效也要不断的改善。所以我们的目标,我们做绩效管理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绩效,每当我们出现困惑的时候,每当我们发现一些工具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就用理念解决问题。有些企业做绩效管理是为了排出名次,所以打分,100分制,我们这个部门有99分,也有95分,这个是不是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一个方法一个手段,大概有一个区分,好中差,但目的不是贴标签,目的是把C的人变成B,把B的人变成A。Who,谁应该是绩效管理的负责人?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还有什么答案?老板,其实就两个字,叫主管。员工的顶头上司就是员工绩效的负责人,目标设定的时候,不是员工想做什么做什么,而是主管根据他的意思,他来最后确认我的下属,2011年做的事情是什么?人力资源部是整个公司绩效平台的搭建者。真正的主角就是员工的直接上司,大家认同了吧?第四个,什么时候做绩效管理?这就是谈绩效管理周期的问题,一年一次太长,每半年比较好一点,这个东西不能绝对来说,这个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类型分,通常来看,岗位越高的,越长期的他们周期可以长一些,总经理、副总经理他们可以半年一年,工种而言,像研发和营销,营销不用算数字就出来了,这个不能给你任何答案,但是有个误区,不是周期越短越高,因为越短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很多结果短期之内是出不来的,你要做很难受。第二个,每次做都花精力,如果大家都很忙,最后是形式主义,国内互联网公司做过月度考核,每个月给员工打分数,最后结小沈签一下你的,我今天考核是C,为什么是C,没办法,每个月有之,你就C吧,下个月老王。绩效管理是改善绩效,就你这个月哪里做到没做到,就是形式主义,没达到我们的目的。因此不是周期越短越好,老总跟我辩论,互联网是最快的行业,如果考核周期很长,会不会跟不上我们的节奏。不会,为什么?他以为考核跟这个节奏是一回事,其实我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是对人的看法的问题。我们学过X理论和Y理论,X理论是对人的看法比较消极,认为人是偷懒的,要用胡萝卜加大棒,我说除了有消极理论,还有积极的理论,Y理论是人需要有社交,这方面的需求。你们这个企业都是大学毕业生,到你这里来是工作两三个月还是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在那会该干什么,干到没有,项目经理也在盯着他,所以你对人的看法不是太负面,考核周期不用太短。

  下面看H,关于目标设定,会花蛮多的时间。因为如果这段弄了,无论执行和考核阶段都会出问题。现在是4月份,你们的目标都应该很清楚了,1、2月份有的人设定目标跟老板能不能打成一致,可能不能。这样考核阶段问题就多了,中国人经常讲一句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段花的时间长一点,这段内容比较多,我挑里边最重要的目标设定,几个问题讲一讲。

  第一、目标的类型。在座的很多企业,一定有一类目标,叫业绩目标,比如销售额,利润叫业绩目标。是不是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目标,除了营销部门,人事部门的业绩是什么?比如负责招聘的,有员工招聘的完成率,负责薪酬的是薪酬预算不要突破,财务也有自己的目标,你的融资,财务管理,每个部门都有,这叫业绩目标。每个企业还有行为目标,或者态度目标,举个例子有个叫常见行为目标,团队合作,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注意,这是基本要求。这是很软性的,还有企业有能力的目标,需要有战略的思维,营销人员沟通能力比较强,这是能力目标,大部分企业这些目标还是有。国有企业最早做绩效管理的时候,有四个字特别容易记,德能勤记。目标可以分成三类,考核考三类,大家同意不同意?我看你们摇头。有不同意的吗?同意就过了。我指出一个我不同意,我认为在绩效管理里,目标设定里其中有一个不应该放进去,是哪个?这个能力不应该放进去,绩效这个词,是已经做出来的东西,既然是做出来的东西,我们可以看这个家伙的业绩没有体现出来,他的行为体现出来了,但是能力是潜在的东西,这个人的思维,这个人的沟通策划等等,如果潜在的东西没有落实到一个结果,这个不是特别需要的,至少考核的时候不把它占一定的权重,这个避免张三、李四清华毕业,但是行为方面能力不是很强,导致说的蛮多,但是绩效不是很好,这个考核的时候要给他高分吗?不需要。所以能力如果没有转化成业绩,这个能力可以忽略不计。这点跟在座企业的做法可能不一样。

  因为我们谈的绩效是结果导向的。打个比喻,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没用。我们在权重里面不把能力放进去,把业绩放进去,把行为放进去,引入另外一个概念,叫人员管理。人员管理也可以成为目标的类型,什么叫人员管理?第四页,作为一个主管你对你的下属是不是应该做绩效管理,作为一个主管对下属是不是应该提供反馈,这个是当仁不让的主管的职责。很多企业这部分做的不太够,因为主管太忙,忙业务,忽略了内部的管理。这部分非常重要,如果你的业务如果是你一个人最后是恶性循环,所以一个好的主管会平衡好短期、长期、我的事我的人,所以希望主管对内部的事做好。所以如果权重,业绩、行为、人员管理这是重要的目标。这三个里哪个权重最大?大部分人说业绩,有没有不同意见?没有就过了,我基本同意这个观点,除非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到底是态度决定一切还是业绩决定一切?还是业绩态度可以导致一个好的业绩,所以它是可以显现出来的,所以把它跟能力区分开,一般企业是以业绩为导向,有的业绩可以为股东、员工负责任,如果员工行为不好,他的业绩是昙花一现,一般分配权重的时候,大部分企业还是把权重分给业绩,这个我理解。

  有一些企业的做法比较另类,第六页有个百年老店的权重分配。百年老店权重分配也是在座企业的一些操作方式,九宫格横坐标是业绩或者是结果,纵坐标叫行为。两个目标一竖变成九宫格。行为是超过企业对他的要求,所以这个很简单打个叉就可以,另外一个朝出定的目标,而行为符合企业对他的期望,所以打个叉,我们在座的用这个的举手,有一家,还有吗?不多。所以问问大家,这种举证式的考核方式和比较传统的ABC的方式主要区别在哪里?多维,ABCD也是两维三维出来的结果,主要差异在哪里?直观。ABCD的B,可能是行为突出业绩一般,也有可能业绩突出行为一般,这区分出来了,刚才说了,其实这个和这个一看,不足之处是不是一目了然,这个东西比较直观,看是不是能用。最重要的差异在哪里?可以看出权重分布吗?业绩是最重要的,这里的权重分布是平等,刚才说业绩是结果,这是最重要的。这些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很多企业改成了,难道对业绩不重视吗?说明对行为更重视。阿里巴巴不至于此,下属出了事是不是把CEO干掉,不至于此,好像他们把这个看的重一些。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本书《基业长青》,百年老店之所以成功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核心非常执着。总而言之这是对大家的参考,你要了解原来行为这一块可以更重要。老师不给答案,也不知道你企业的特点在哪?我们企业处于生存的阶段,九宫格看起来很美,但是不能用。这是关于我们讲的目标的权重。

  刚才关于能力这块还没讲完,我说待会说。绩效管理系统里不讲能力,另外一个系统里讲能力,第10页上有个人才体系,又出来一个九宫格,刚才是绩效九宫格,右上角是人才最优秀的,这个是人才九宫格,这个是在绩效的基础上加了另外一个,叫能力。假如分成三类,低、中、高,也可以分成五类。有的企业不是九宫格,是16格,低中高。另外一个要能力,也分成低、中、高。最优秀的应该是在哪个方向?右上角,业绩又突出,能力又超强,大部分员工在哪?中间。这个是很常态的。必须在右下角和左上角选一个你选哪个?右下的请举手,不是很多,左上的请举手,偏多一点。你们都有理由,请这位说一下,你刚才举左上角,能不能讲讲原因。

  学员:能力强的绩效会慢慢变好。

  曹渊勇:谢谢,反对意见的能不能说一下。

  学员:我觉得能力很强的人,如果结果导向能做的很好,绩效可以通过不断的沟通,绩效是做人的工作,这点相对容易,没有时间培养基本的技能。

  曹渊勇:你赞成左上还是右下?

  学员:左上。

  曹渊勇:那不算,换一个。

  学员:肯定要结果,如果没有结果光有能力没有用。

  曹渊勇:如果需要能力强的一些可以容忍业绩暂时不行,还有业绩弄不出来要你干吗。老师的观点是这样,能力强业绩弱的人,有两种原因,第一种原因是主观原因,能力那么强为什么一个合理的目标完不成,哪里出了问题,绝对是态度出了问题,是不是这样,干什么事都斤斤计较,算计,先要钱再干活。这样负面的心态导致自己也倒霉,这种人是坚决不能要的。

  第二种是客观原因,能力非常强,但是怀才不遇,老板是五大郎开店,这样要给他另外一个机会展示自己。前面这种人比后面这种人概率高一点。这是我革命二十年的体验。现在的孩子,可能相对来说自我意识超强,导致集体意识超弱,导致对自己不利。我觉得选择这个的风险比较高,而选择这个的风险比较低,不管怎么样?这个人的能力没有达到,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最后达到并且超过业绩,这个在短期之内有一席之地,更何况,一个以绩效为导向的文化,一个绩效为导向的企业,还应该容忍并且接受奖励这种人。至于将来跟不上,通过其他办法,换岗解决。这是老师的看法,碰巧也是世界500强的决定,这个标签是高潜能员工,这个大家没有意见,这种和下面两种合在一起,叫高价值员工。刚才很多人举手的这种员工被放到和这种人合在一起,叫可替代。很多企业还是不太喜欢留这种员工,留这种员工的文化导向是蛮可怕的。个人意见,没有完全说服刚才举手的,只是说明一下在人才里面分类的方法是什么样的。

  这部分讲完就讲完了,我们不讲能力了,我们的主题是绩效。总结一下绩效目标分成业绩、行为、人员管理这三种。大家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对于目标的类型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下面我们看目标的格式问题。这个目标怎么管理的好,换言之,想解决这个问题,曹老师能不能帮我们把目标量化一下,量化以后跟员工多容易达成一致。能不能做量化,我也希望这样。所以大家听过SMART这个,M好的目标都是可衡量性。S代表什么?具体的,可衡量的,A有不同的说法,双方同意的。R这里叫现实的,T有时间限制的。这个就是SMART的格式,这个格式可以用一个表格来看,给大家打出一张表,看看SMART的格式。做一个例子,大家感受一下,这个员工的名字叫李刚,目标是这样的一个表格,是行动计划、衡量标准,完成时间,权重,这位员工是物流部经理,里面字先别看,业绩目标、行动计划、衡量标准,完成时间、权重这是SMART可操作性的表格,你们在座企业也在用类似表格。第一个业绩目标对应哪个?S,是具体的,具体有两个意思,具体到个人,本人不喜欢用团体的目标给每个人罩上,一模一样,8个人用同样的目标,其实是责任不清楚,所以最好目标具体到个人,尤其白领,蓝领不说了,可能一条线上,这个单说,白领每个人工作具体性的,具体到个人,这是代表S。衡量标准是SMART里哪个对应的?可衡量性,完成时间呢,T,有实现的,行动计划呢?A还是R?现实性,为什么?如果你觉得有一个目标是可以做到的,你一定能想出一些方法,想出一些步骤完成它,这个行动计划就是一种现实性的写照,一种体现。最后A在哪里体现?最后双方签字,一个比较正骨的公司,年终做目标的时候,至少让员工介入,不能说让双方同意,至少让员工介入,假如员工真的不同意怎么办?还是经过沟通让员工能接受,如果真的不同意,表格上可以这样设计,员工签字还是要签的,因为这是领导交办的任务,领导的任务代表公司,这个要接受,如果你觉得难度很大,完全不靠普,可以在员工意见栏里表达你的意见,企业表格上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地方,是这个意思。

  SMART的格式用这样的表格可以体现出来。在SMART里面,我们有两个难点,第一个现实性,第二个可衡量性。先谈可衡量性,刚才提到过,曹老师帮我量化吧,第七页上有四个量化的方法,数量、质量、成本、耗时。这有一些例子,数量,企业所需要的利润产量都是;成本、质量、耗时都有。在座的有很多做人力资源的,什么岗位可以用数量、质量、成本、耗时?招聘,我们说招聘经理数量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完成率,招聘的人数也就是完成率,质量的呢?试用期通过率比较说,试用期考核分数这个更严格,这是质量标准。成本呢?招聘的成本可以用级别来分,网上比较便宜猎头比较贵,耗时呢?招聘周期,从批过的到该员工上班,这是招聘经理的比较容易量化的内容,这个挺好的。如果能够做到量化我觉得很好,数量、质量、成本、耗时。请大家体会一下,毛主席关于质量管理讲过一段话,建设社会主义做到四个字,多快好省。多是数量,快是成本,好是成本,省是耗时,伟人就是伟人。如果同时做到,就把人逼死了,所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也有一些岗位很难做到多快好省,比如什么岗位?很多后勤职能部门,还有研发,战略管理,还有秘书。这些岗位,你用这个东西很难,秘书多,秘书多什么?工作量饱和不饱和,还得配一个秘书衡量工作量。快感觉他干活利索不利索,但是没人测算他时间,好也是领导的感觉,省,秘书手里掌握的预算也比较少。所以也蛮难的,今天必须很严肃的讨论另外一个问题,没有量化怎么办?没有量化尽可能细化,细化介绍三个方法:第一个第9页上,用一定的人数和百分比表示。第二个用完成任务的次数表示,第三个用等级数表示,这是定性的,前面说多快好省这些是活生生的,这个是定性的。第8页有权威的人士判断,有非权威的人士判断。外部客户是权威,内部客户是不是也是权威,在座人事部的同志们,你们内部客户是谁?老板嘛,为什么?因为HR部门的预算来自公司,所以谁是我们客户?谁给我们出钱谁是我们客户,这是从企业管理角度。所以HR真正的客户是公司的高管,但是我们没有蠢到这个程度,让其他客户跟高管有冲突。在三者有差异的情况下,HR主要的客户是老板。

  所以,刚才提到客户是不是正确的,内部客户也是权威。换言之,我如果是人力资源纵筋,我衡量我的下属,他的工作业绩好不好,不仅看数字,今天完成多少课时,学院打的分多少,还应该找谁问,这位培训经理经常打交道的各个部门主管,我们这位主管上课有没有提出需求,上完课有没有了解效果如何?找十个八个公司内部中层主管了解他们的看法,客户是权威,不能光听一个人的,或者不能光听两个人的。在细化的第一条里人数和百分要有一定的人数。

  举例子,这是人数和百分比的例子,这个是刚才细化的哪个东西?有三种细化的方法,这里说的是哪个方法?第二种,几次通过,五分是最高的,一次通过是最棒,两次、三次、四次不好,如果你是老板,你希望你的下属提交一个方案,看了改看了改,是不是很烦,所以作为下属最好让老板一次批准。这个办法真的挺有用,几次通过。我以前也有这样的例子,以前在企业工作,每年都要谈一个新的政策,销售奖金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人事部负责薪酬福利的每年更新的,这这个感兴趣的多不多?非常多。每次开会很热闹,两次结束不了,三次才能做出这个决策,后来对这个经理提出要求,我希望两次通过,你发现行为发生很大的变化,首先看过去12个月销售奖金的结果如何?其次了解内部客户对这个奖金制度的看法,谁是内部客户?销售部门的主管们。第三,他了解外部跟跟我们竞争关系的公司,他们奖金的怎么设计,最后他设计的两套方案,方案一方案二,你作为领导发现所有数据都列出来,而且列出两套方案这个会议决策快不快,第一次大家觉得很好,第二次半个小时搞定。小小的衡量标准的改变,节省大家的时间,这个员工的考核分数也比较高一些,几次通过是常用的细化的衡量标准。

  第三个,等级。在座的有做高科技的行业,软件工程师有做编码工作的,编码不是编的越多越好,主要看编码有没有用。比如说,编码较简洁规范,基本被利用,比它更高一级的,编码非常简洁,注解非常完整。最高级别较这个字没有了,通过一些形容词,让你感受到层次不一样。这个就是我们讲的等级,等级不如前面两个,前面两个至少能编出一些数字,找到一些数字,这里完全凭经验。12345凭你的经验,不如前面那么理想。这个办法用在哪里?今天谈到目标的类型,第一个是业绩,第二个行为目标有没有办法量化?没办法。责任心,这个75分,那个86分,不可能。经常通过等级给他描述性的语言,三等,五等,找出该员工在某个行为方面是属于三等还是四等,等级法很常用。这个就是关于细化的三个方法,再回顾一下,用人数的百分比,用等级法表述,这样分数有数字了。

  这里自动导这样一个概念,KPI。KPI有一定的数字,要么是多快好省,要么是细化三种里面的一种,必须是数字。所以在座的有些是做营销的,这是营销的KPI,有是客户的KPI,请大家赶快看一下,营销的KPI,物流的,研发的,财务的都有。这请大家自己看,我们没办法去讲这部分的内容,人事的KPI没写出来,因为在座的各位,你们很多人是这方面的专家,可以找一张图片放出来给大家感受一下。休息的时候可以放在这里。

  29章胶片叫部门经理的通用KPI,这个讲一下,在座很多是非人事的。部门经理除了自己业绩的衡量标准,应该有管理方面的,员工的流失度,满意度,培训计划完成率。比如员工流失率跟你有关系吗?有。但是不仅仅跟你有关系,也跟公司大政策有关系,如果是优秀的部门经理,但是公司制度没办法让我留住人,我也蛮难受的。所以要给到销售总监,人事总监,大家是绑在一起的。这个是关于KPI,关于衡量标准还得说一句,在33个胶片上有,可以不可以有不是KPI的衡量标准?也就是说考核的时候用这些形容词表示,张三李四是做事准时积极,王五消极被动,可不可以用这些形容词对员工考核?有说可以有说不可以,到底可以不可以?假如不可以你就是要用KPI,什么都要用数字了。您说可以,为什么?

  学运:很多部门经理KPI完成很好,但是事实上这些东西确实有。

  曹渊勇:某些部门经理行为表现不是特别好,可能自己的事做的很好。我们对KPI这个词的理解不一样,刚才说的KPI是数字,业绩目标通常跟KPI的关系密切一些,形容目标很难量化,一定用也可以,把行为目标也变成12345,你用KPI也不反对,这是一个文字游戏,不多说了,总之业绩行为通常是考核员工的两大重点。有的部门经理业绩做的很棒,但是行为不太好,这种人不是企业想要的人。这个人业绩好,行为好应该提升他,如果业绩不好行为不好马上出局。如果这个人业绩不太好,行为非常优秀再给你一次机会,还有希望,如果这个人的业绩很好行为不好跟我的价值观念不吻合,这个决策很难做。是不是这样?研发的经理,我们销售的经理,业绩非常好,行为价值观念跟企业不吻合,怎么办?出局好像对企业影响很大,暂时要用,可以容忍一段时间,再找人替代他,总之不能让他留的时间太长。

  但是他的做法跟我们不一样,你让这种人留在公司等于价值观念可以妥协,所以让他马上出局,我们做不到。刚才是业绩跟行为的关系,刚才是KPI的问题,咱们谈业绩。业绩而言,可以找到很多KPI,业绩而言,有时候找不到KPI,比如我是做服务的人,不见得每次做业绩调查,我可不可以在考核的时候,有一部分是形容词进行,答案是可以,不要太多,太多太主观,当你说服一个员工,表现不的时候,又没有KPI,必须用什么说服。用什么?没有数字,没有KPI,要说服他你用什么?举例子。我在朗讯工作的时候,有一个政府关系部门,他的一个上级对某一个下级不满意,说下级做事不果断,跟他说个事不知道他能不能,很费劲,对他打分比较偏低,这个员工来投诉,说凭什么把我分数弄的这么低,以前老板打的都挺高的。其实他们两个谈的时候缺乏基础,首先负责政府关系的上级缺乏KPI,又不举例子,所以我们建议找例子,最后找出两个例子跟员工沟通,第一个请你下班之前把文件送给信息产业部,某某司的副司长这里。第二天早上碰到他小李怎么样把文件送到没有?小李说不是昨天下班送的,是今天一大早送的。第二个请你送请柬给工程师,顺便问一下那段时间有没有出差?回来以后没送到,给我讲了之后马上打电话给他秘书,说明天下午在,然后我第二天中午去了,但是人没在,说临时有个会去了,您又要我亲手送给他,所以我没有送到。这两个例子好不好?第一个没有按时做到,做事情没有轻重缓急,应该跟老板沟通一下。第二个例子员工问题在哪里?应变能力太差,到了那边发现有人不在,打电话问一下应该问一下能不能转交?或者去之前打个电话在不在。所以老板说的一点没错,通过两个例子表明你的结果没有达到。这个是不是用例子说明没法用KPI解决的工作。

  衡量标准在17页上的三化,第一个能量化的量化多快好省,第二不能量化的适当的细化,用次数、百分比等级法;第三个关键事件化,就是举例子的;用关键的例子说明问题,很多做招聘的也用关键事件化。量化和细化都有数字,都有KPI,这是关于数字的问题,关键事件叫例子,整个衡量方法其实搞定这两个,如果员工目标,员工的考核理念都有数字或者例子,这个绩效管理相对来说基础很扎实了,最可怕的就是没数字,又没例子,完全是老板的主观印象,这个考核不是很专业了,之所以两个人无法达成一致,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没有基础。关于衡量标标准讲这些,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学员:高级管理人员的讲一下。

  曹渊勇:高管通常跟利润相关的,这里指事业总监,上市公司的总经理。第15页上有,利润比较多,利润本身所动用的资源不一样。所以如果把资源综合考虑的话,用以投资回报率相关的,比如ROH一种,ROCE一种,把投资相关的数字放进去,投资回报率。EZA是十年以前比较火的,最近两三年越来越火的概念,经济附加值,是净利利润,同时考虑到通用的资本,比如上市也罢,借钱也罢,是有成本的,同时把短期的负债去掉,短期的负债是企业的财务,所以经济附加值是被国资委考核的标准,这是常用的一个标准。关于衡量标准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员:标准的修订?

  曹渊勇:一年肯定有年度目标,随着宏观环境等等的变化,允许有修订,修订通常是半年一次,如果频率太高也不好,但是对一些变化太快的,石油在涨价,太快太快也可以随时修订,但随时修订有审批程序,告诉大家同样审批有两种,如果本人目标是企业经营目标的一部分,比如销售额利润,你这个修订一定自上而下出来的。第二个,如果你本人目标并不是经营目标一部分,比如行政后勤,改变一下自己的目标,至少一级主管批准,最好两级主管批准,中小型企业邮件里存储一下,大企业内部有系统,系统里备注也可以。

  假如自己很清楚干的哪五件事,变成SMART的表格,已知老板的目标,求知自己的目标既然提到,跟大家沟通一下,目标的分解说简单挺简单,老板让你干吗你就干吗,有些老板跟你很密切,有些不密切,这里边存在目标分解的问题。把答案告诉大家,然后再做分解。目标分解有四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叫直接套用(独立负责或共同分享)

  第二种间接改造(范围、数字)

  第三种普遍适用(通用目标)

  第四种日常工作

  四个方法用一个例子说明一下,比较清楚。刚才有个物流经理叫李刚,他的老板叫郑勇,是公司总经理,下属是仓储运输叫李涛,我们从三个人看分解目标的方法。老板的目标有收入、利润,收入目标9个亿,这个目标通常是哪一位部门负责人的目标,营销总监,因此这个方法,我们叫刚才说的第一种方法,直接套用里边的独立负责,老板的目标就是我的目标,这叫独立负责。在老板的目标里还有消费者投诉,做企业的希望不要投诉太多,100吨食品里只允许有三次投诉,这个目标能不能有一位部门负责人扛起来,不可能。通常是前端的、制造和质量管理,中间的物流销售,后端的客户服务,可能有三个部门经理一起负责,这个叫共同分享。企业内部是独立负责的多还是部门分享的多?企业如何把大家的团队合作变的好一些,目标设定的时候能够捆绑在一起就捆绑在一起,但是比重不一样。有些目标在座有做科技的,有没有做销售人员把自己的产品卖给客户,也有售前支持人员,要不要销售额,当然要,如果没有销售额挂钩,技术支持人员很不一样,就死死的守在科技这块,对客户的需求不太理财,所以一定跟销售者挂钩,但是跟销售者挂钩比例低一些,直接套用分独立负责和部门分享。

  作为物流经理李刚有成本概念,李涛的成本加起来是5000万,李刚备货时间是8个工作日,备货时间客户下单子到客户收到产品,8个工作日,储运是48小时工作日,看到细化了吗?我称这个间接改造,这个是整个目标分解中用的最多的。第三个叫普遍适用,有一类目标叫人员管理目标,无论是总经理,还是部门经理,还是基层主管,表述方法是不是一样?实施绩效管理,实施员工发展,只要谈到人员管理,做的就那么几件事,只要是主管就用这两个或者三个进行考核。还有没有普遍适用的目标?对某一类人适用的?不需要因人而异的,比如刚才提到的行为目标,对员工的团队合作,是不是全员应该适用的,这个也应该是普遍适用目标,这是第三个。

  第四个,什么叫日常工作?整个公司的绩效管理或者目标体系,可以理解为是一棵大树,最下面的树干是高管,大树枝小树枝是基层主管,还有树叶是员工,员工的目标和整个公司的目标是一脉相承的,不可能说没有关系。但是在老板目标的表述里面,一家企业的年度目标表述里不可能写一百条,只能写八条十条,所以有的员工发现我的目标没有在老板目标里体现出来,但是还得做,因为这是你的日常工作。什么样的职能相对来说日常工作多一些,支持部门,人事、行政、办公室,但是现在也不一样了,老板现在也关注人力资源,所以把人力资源的目标也放到自己的目标里。关于目标还有什么问题吗?我们先休息一下,10点45分回来继续探讨。

  休息的时候我这边得到一些问题,我想这些问题不仅是个人的,也可能是很多人的。比如这个目标,怎么考法?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不要求全责备,职位说明书是职位说明书,可以列出每个岗位做的工作,年度计划是年度计划。职位说明书是菜单的话,年度计划是我点的菜,五条就可以了。特例,我这个岗位是综合性的岗位,不要超过8条。为什么不希望是10条,大家记得说的权重问题吗?如果10条的话权重不是很突出,这点要抓大放小,不要求全责备。

  第二个建议,部门经理是不是应该把整个部门所有的目标看成自己的目标,换言之,大家判断我后面讲的这句话对不对?部门的目标等于部门经理的目标?有没有说不对的?部门的目标就是部门经理的目标,对的吧?不全是还有一部分不是部门经理的事,部门经理还有另外的工作,一样,也是他的事。这句话听起来不太准确,部门的目标等于部门经理的业绩目标,因为还有人员管理,行为目标,这样比较准确一点。

  这个说明什么意?因为有的公司,会有个副经理,好像部门的工作是两个人分的,如果能分清楚,副经理独立负责这个,出了事部门经理不管,如果出了事两个人同时负责任,那这个部门经理什么都管。还有企划部,战略管理部,是对每个部门进行目标考核。如果是部门经理比较乱,一会企划部找我,一会人事部找我,个人比较乱。我们很多在500强公司工作的人,发现我们中国挺简单的,没有企划部战略管理部,这个跟个人目标设定一致的话,你的老板直接把你做掉了。如果有这个部门,绩效考核的时候,两个部门要通气,所谓的部门的考核和对部门领导人的考核,顺移过来就可以,我的建议,这是关于目标设定的部分,我们花了一点时间,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目标设定的阶段,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在目标执行和考核的时候比较清楚。

  大家休息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产生其他问题?关于目标设定,还有吗?还有一个问题。你提了一个特别难回答的问题,但是特别重要。牵涉到薪酬和绩效挂钩的问题,留半个小时,我不谈薪酬,我谈薪酬跟绩效挂钩,这时候再谈绩酬匹配,麻烦你再耐心一点。还有什么问题?

  学员:设定目标的时候怎么考虑预算目标和考核目标的关系?

  曹渊勇:我看起来应该是一致的,你的预算是怎么做的?这个预算的负责人应该被考核,我看起来应该是一致的,我没有完全理解你的问题。预算目标是什么概念?考核目标跟这个差异是什么?

  学员:实际在我的理解预算目标是经营者或者高管也好,实际你应该完成的目标,考核目标实际上就是应该给他留有一个增长的空间,或者余地。

  曹渊勇:这是本地企业常有的办法。在外企这种情况发生的非常少,对于预算目标本身是非常严肃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后果,不专门把它提高一点,从操作上比较透明和简单,否则员工老在后面揣测,还抱有希望,弄一些特殊政策,也有副作用,这不是唯一的方法。还有问题吗?关于目标。没有的话进行下一部分,目标的执行。

  对于员工而言是执行,对于主管来说是跟踪。怎么了解他的工作是不是有条不紊的开展,这个说起来比较费时间,现在的员工不让你费心的不多。现在很多员工需要我们去操心,怎么对员工进行跟踪,19页上列出一些方法,第一种定期的个体汇报,大家拿出来发出来的资料里的工具4,单页的,把这张纸张拿出来。刚才其实放的时候放过,物流经理李刚,年度目标有5个,第一个成本控制,衡量标准是2.5个亿,第二个是备货时间,衡量标准是8个工作日,第三个是定单处理准确率,衡量标准是98%,第四个是完成采购和储运的SOP,代表标准作业流程,符合度能够达到90%,库存量是4周,工具4里都有体现。大家拿到手里的应该是6张,一个是工具3—1,一个是3—2,一个4,一个6,一个9,一个10,一共6份。先谈这个4,工具4的前三个栏目,都是年度的目标,你们发下的工具3—1是一致的,这部分不重要讲。1月份的工作目标和结果,第一个目标控制成本,这条目标在1月的计划里怎么体现?第一个与成功相关的员工参与培训,第二个成本分级到人,第三个控制成本。成本具体的数额是6000万,结果好不好呢?做的还不错,老板也没有特别要说的。

  第二个目标年度计划,8个工作日,在1月份计划里面做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整理并分析供应商按时供货的记录,第二个对客户类型重新调整,第三个8个工作日。最后做的好不好?做的好,8个工作人变成7.2个工作日,重点突出,效果显著。

  第三个目标准确率98,月度目标也是98,由于ERP故障做的不好,但是员工认为是客观原因,主管不同意,主管说应该有备选方案,所以这点是老板对他的批评。我想说的是这个是定期的个体汇报的一种方法,而且是书面的方法。这个方法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一个好的地方及时了解对你的看法,做的好的话继续发扬,不好可以改进。这是定期的个体汇报,可以书面,可以口头。第二种不定期的个体汇报,第三种是例会,你们每个人都在做,第四个是KPI会议,理会跟KPI有什么区别?例会是大家坐下来说最近一个月干什么事或者干了什么事,KPI是这个星期应该产生的结果或者有没有达到?是不是结果导向。20页就是典型的KPI会议,这张表格前面写错了,不叫例会,应该是KPI会议。本公司上个月的结果做的好与不好,上个月的目标收入1.1亿,成本9000万,市场份额95%,1月份完成,收入做到1.01个亿,成本做到8.8千万,给绿灯,市场份额相差很大,这给红灯,这是KPI会议,不谈这个月干点啥,是这个月应该达到的目标有没有达到,达到不说,没有达到请你解释。这个会议也把下个月的计划澄清一下,2月份的时候收入多少,市场份额多少,另外一个计划分别哪些责任人,这个叫KPI会议。

  现在企业有两套体系,一个是绩效管理体系,另外一个会议体系。这两个是不是合在一起,否则你开会制定的目标跟我们没有,就有点浪费时间。公司的管理会议跟季度月度目标整合在一起,这样效率比较高,目标比较清晰。这是目标中的第三种叫KPI会议,第四个办法。项目会议也是一种方法,有一个大的项目,什么时间应该开会,分别看到项目的进展,里程碑,最后一个走动式管理。为什么叫走动式管理?光听光看资料不行,还得讲,深入基层调查情况,这是西方管理流派里面,认为是萨穆沃尔顿发明的,沃尔马公司前任总经理。是他发明的吗?共产党发明的,共产党特别喜欢做的事情是群众路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靠这个起家的,现在温总理经常干这个事,所以我们经常做这个事,是我们发明的,这个挺重要的。下面把这些方法用到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事情上面。下一页叫目标跟踪的方法,有五个员工,第一个叫新的员工,第二个部门经理,各种方法都可以用,关键是适合,新的员工用什么方法?定期,个体的定期的汇报,很整齐,什么时间该干吗,非常好。第二个部门经理呢?开会,例会,或者KPI会议,我认为KPI会议效率比例会高一些。第三个优秀明星员工,不定期,定期浪费大家的时间,没有必要。但是还要跟踪,就有点我们说放风筝可以放的很远,但是不能断线,所以不定期就可以。第四个外地办事处的销售经理,定期例会没问题,KPI也应该交还不够,还应该有个什么?应该有个走动式管理,为什么说对外地的经常走动,不是说对他不放心,是人的本性,如果天天在中央这一块,中央说宏观调控,马上就跟进了。如果天高皇帝远,中央指示听到了,但是感觉不是那么切身。凡是外派的员工还有当地的员工,很容易把自己的左派带到团队,这跟我们企业有一些不一致。这样中央应该派人下去视察,这绝对不是对员工不放心。

  消费品行业有个特点,当总部派人下去是不打招呼的。老板是突然袭击,不会感到不高兴,如果提前一天告诉你说到北京检查工作,会准备做很多工作,让你看起来没问题。所以突击检查对外地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员工没有任何不满意的。最后一个责任性比较差的员工,用什么办法?定期,因为责任心比较差,不是能力问题,责任心比较差,但是员工蛮狡猾的,不会当面顶撞,可以找很多理由,这种员工不能相信他,要盯着他。要定期盯着他,定期说一下频率,多长时间一次?每周一次,还没有其他答案,还有说每天的,死死的盯着他。星期一大早说我今天让你干吗,而且讲的很具体,可衡量,让他没有任何的可趁之机,而且有问题报告。第二天又来了,第三天又来,天天来啊,这时候该跳槽了。太好了,这样的员工即便业绩还好,但是容易败坏风气。他主动离职,用不用付离职补偿金,最后的目的是让他走人最好,这个不违法,这是员工和主管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个事,我们在座的管理者有这样的原因,大错误也没有,开除他也没有关系,但是老找麻烦,有时间找他说两句,转身该干吗干吗,这个要解决掉,解决掉要花一点精力,每天花一点时间跟他在一起是为了后面不跟他在一起。

  跟踪来跟踪后觉得累不累?很累,所以最好让员工变得自动自发,员工分成三种,第一种全自动,第二种也过得去,第三种手动的得修理,如果下属超过一半是手动的你还得想着辞职。尽量手动变成半自动,半自动变成全自动,所以还是改造,不要抱有什么期望,不要想着改造人,德鲁克说改造人是上帝的事。所以选拔人最重要,招聘不能少花时间,看人要从两个角度看,一个是岗位需要的技能是不是具备,企业的理念跟你个人理念是不是一致。你们明天学招聘,那个课很重要。选拔人是最重要的事情。

  说到管理,选了以后对员工进行管理,对他进行领导,有三种办法,第一种对员工提供反馈,第二种对他进行激励,第三种对他进行辅导。我们有两个前提,一个叫观察,一个叫记录,什么叫观察,请大家注意,我所看到的和我所听到的叫观察,而你道听途说的,间接的这些东西都不是叫观察,什么意思呢?我们对员工进行管理,基于你所看到的和你听到的一手的资料叫观察,不容易做到这个。尤其成功人士,上了岁数的,个性比较刚烈的,相对来说你们很厉害,你们对一个员工希望两分钟之内可以看穿他的人生,你们有这个欲望,这时候蛮害人的,我做人事的,我经常认为我们比较超脱,后来我发现对人的主观判断,对人的主观印象一点不比人差。我面试的时候看两个人,一个是特休闲一个是特正规,我喜欢正规的,我这个人比较拘束。我不太适合做讲师,我一个人比较喜欢独处,我是被逼上讲台,做HR必须和员工沟通。我内心比较喜欢安静的人,这是个人倾向。

  还有一次,销售部给我们一个名额,到三亚,凡是超额完成任务的人都去,销售部给人事部一个名额,有两个员工都很优秀,一个员工属于逻辑思维很强,话不多,要什么东西老老实实给你,业绩非常突出。另外一个员工创造性思维非常强,不需要做任何准备张口就来,业绩也突出。最后把这个名额给谁?前一个你们很了解。所以做到客观观察,很不容易。从决定看来我也是主观的人!大家以后可以接触一下跟无我相关的话题,真正做到无我,科学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艺术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观察之后要记录,因为每个人脑子不是那么灵,尤其考核时间比较久的企业,半年考核一次,员工做的好的不好的,有数字可以,叫KPI,没数字要有例子,怎么记录?做管理多年的人你们有办法解决好与不好,你们有什么办法?拿小本子记录,有一次做培训的时候,有一个中年妇女做的记录,我一看很激动,笔记本三个字,员工好的记在上面,员工不好的反面。在座很多是80后,你们不用那个土的办法记,你们用ipad,就像Excle记录,有好的不好的。每个人一个sheet,所以记录也很重要。

  有了观察有了记录后面给员工做反馈,反馈是什么意思?反馈告诉你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反馈是一面镜子,绝对是一面镜子,把你漂亮的地方照出来,把丑陋的地方也照出来,这是反馈。辅导跟它概念不一样,是提高,优点如何发扬,缺点如何改变。如果反馈没有做到,辅导能做出来吗?反馈是对优点更容易还是缺点更容易?毫无疑问是优点,缺点很难谈,因为人都需要有自尊有虚荣,如果说不好的地方,对方就手起来比较困难。我做这个绩效管理培训时间很久,在五年以前有公司跟我说,请你们给我们做人力资源培训,很多大企业做人力资源特别好,但是反馈和辅导出了问题,假如目标设定是对的,后期时候的观察也会有一些,为什么好像对反馈和辅导不是那么热衷?我分析三个原因:第一没时间,这是最好的借口,跟员工谈话没时间,干活都来不及;第二个有时间没方法,第三种没意愿,不想谈,咱们到一家公司是为了干活的,活干的差不多,干吗老谈这个,叫得过且过,只要没有突破底线的事,就相安无事。真的谈缺点是不是很难受,中国的文化是和谐文化,日本文化也是这样,整个亚洲文化都是这样。美国文化也是这样,《执行》这本书很著名,是两个美国人写的,得出结论说,见过大多数人从来没有真实的得到别人的反馈和评价,原因是勇气。老美也不希望这种话,美国人变的很客气,以前在美国公司做的时候,很客气,做的不错很不错,知道后面还有话,知道你工作做的很好,另外一方面做的不错就更棒了,第三次就说明他对你还是不肯定的,所以全世界还是希望和谐的。

  这是两位心理学家做出的模型,一个是JO,一个hari,他们人跟人之间的打交道可以有四扇窗户,第一扇窗户这边是我知道,这边是我不知道,两个纬度变成四个区间,第一个区间我知道,他们也知道,这个叫竟技场,比如说小张是质量部的经理,在我们公司做了五年,这个叫竟技场,第二个我知道,别人不知道,下班以后我有自己的朋友,周日干吗他的朋友未必知道,这个叫掩饰区,第三个盲区,大家是不是都有盲区?如果反应比较慢或者不反应的是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人比较容易失败。我有一次在青岛啤酒,我在中国看到越来越好的老总,金志国,我说金总你从什么渠道看到大家对你的反馈?他说这个比较困难,我感觉金总还不错,因为他说比较困难。另外一位老总,我说从什么地方得到反馈,他看了我两眼说反馈?没反应过来,他很成功,尽管他不做董事长,但是这个企业他是掌门人。最后一个叫未知区,我也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这个有没有?比较神秘,我也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这个比较神秘,不研究这个。总之存在这个,如果用哲学角度说不可知论,中国讲神秘的东西多一些,这个不懂不讲了。

  讲四扇窗户的意思是什么?有一扇窗户一定扩大,这样让员工和大家相处的更好,让员工业绩更好,扩大竟技场,把中间的线向下移,这个过程称之为叫展示。把他们不知道的变小,把知道的变大,老板之间可以这么做,同事之间可以这么做,对下属也可以这么做,越展示多对你的理解越来多。我们江主席去美国访问的时候,去夏威夷,那没有政治,去那边展示什么?展示自己的尊师重教,第二在那边弹琴展示自己的艺术,第三在海里游泳。这个领导人不一样,虽然是大国领袖,但是这我的职位,要展示我个人魅力。你们要不要给下属展示自己,一起聊聊天,吃吃饭,缺点要不要展示给大家?也要,总是有缺点,与其让大家发现,还不如自己坦白。

  第二个做法把中间的竖线向右移,这个叫寻求反馈。想知道你们在背后对我的看法什么样,真的很有这方面的诚意,你们会回答我吗?一部分,如果问你对我的看法怎么样?通常怎么说?

  学员:先说优点少说缺点。

  曹渊勇:因为想和对方的关系搞好一点,一般少说缺点。既然同志们不给你提供一个真实的反馈,你做的不好的话,公司内部有一个人,对员工有这方面的责任,就是员工的直接上司,主管有没有能力为员工提供反馈,有,他有很多信息来。反馈是员工成功的关键,或者是冠军的早餐。第二句话是我自己写的,不提出反馈就是剥夺他人的发展机会,这个试验也是所有人知道的,请大家看一眼,得出什么结论。大家看过这个,在今天的情况下,能不能得出什么结论?我们的员工就是一只青蛙,如果平时对他们不提供任何反馈,没有任何批评,到了年底提供一次很大批评,或者要把他纳入差的类型里,他受的了吗?所以反馈要及时做,经常做,这样才可以。不要让员工成为青蛙,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是青蛙,因为老板也不想伤你面子,应该自我检讨,既然你不说我就自己反省,每个月反省一次自己,已经很了不得了,所以自己反省,大家应该还是脸皮厚一点,主动问老板,老板你觉得最近两个月我的表现怎么办?老板觉得怎么回事,找我谈这个。总之在合适的场合跟他谈,如果上班不合适,下班谈,总之得到真实的信息,不容易。

  我从2004年才会主动寻求反馈,在此之前我不愿意找。而且当别人说跟我说我做的不对,我还是有一些消极跟反抗,现在消极跟反抗的时间很短,第一时间有,几秒钟就过去了,我还会认真听。这个就是领导力,领导力里面第一条叫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既要了解优点,同时还要了解自己的缺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一方面给员工寻找反馈,一方面给自己寻找反馈,让自己有所提高。这是它的重要性,所以刚提到过没有意愿,到此不讲了,必须有这个意愿。

  下面谈没方法这个问题,当你很有意愿,跟这帮人讲,有两种人,一种人特别反感,不乐意,第二种人你讲什么都接受,但是心里面未必接受,口服心不服也很麻烦,有没有办法让他口服心服。有一个办法,4+1的办法。第一步叫建立和谐,跟对方谈他做的好的地方,尤其不好的地方,事先有一个铺垫,通过什么办法?拉拉家长,谈谈天气,甚至可以表扬他,所以叫建立关系。第二步提供事实,尤其是批评的事实要准备的很充分,关键事件还记得吗?关键实践准备好,细节要很充分,一个人得到批评首先感觉是否认,如果细节无法支撑蛮容易被他否认掉,提供事实是整个反馈的一个关键。第三个叫表明理想,他的事实如果是负面的,他犯错误了这个对组织造成影响,还会对个人造成影响,做错事情肯定会承担后果,不一定上纲上线,但是对考核,对群众对你的看法肯定有负面看法,这个也要谈,现在面临大部分的管理者是80后,80后走上很多基层的管理广为,甚至有些IT的管理公司中层岗位走上去了,跟他谈企业影响有一点影响,但是不如个人影响来的多。在座有些60的人,一说我们部门,客户对我们有意见,后面不谈了,就改了。是对85谈说做法对我们部门有影响,什么?部门是老板你的部门,不是我的部门,我想不了那么多,所以个人影响多一些,最后一步确认理解,确认员工对于上面讲的事实和影响是不是能够理解,能够接受?通常用一句话表达,小张我刚才所说的事实和影响你同意不同意?这是什么提问?开放式还是封闭式?为什么用封闭式提问他?希望他给出一个姿态,同意给出辅导的状态。员工接受进入到辅导状态,如果员工不同意,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有个台阶下,刚才所说的事实,两点都对,第三点不对,我拿到的数字是怎样怎样,可能他的数字最新,所以老板不一定正确。所以我觉得影响没有那么严重,如果员工不接受,给他一个澄清顾虑的阶段。确认理解像一个开关,一开要回答问题再开掉,如果没有开关,一路顺下来,对员工进行批评,对影响也讲了,讲完之后,如果员工不是心服,反馈有效吗?无效。或者有的员工不服,不愿意当面跟你争也无效。确认理解让一个开环变成一个闭环,让一个无效变得有效,简单的话大家要练一练。

  顺便把整个模型的关系讲一讲。这个事实是属于积极的,共做了好事了,而且员工能接受,对他进行激励,如果不能接受,这叫澄清顾虑。如果提供的事实是消极的,没做好,需要发展,员工能够接受,进入到辅导,员工不能接受进入到澄清顾虑。所以重点事实是消极的情况下,员工不能接受怎么处理。最难的谈你的缺点,最难的缺点本身不能接受,这是4+1步骤。关于没方法介绍这个方法,这个方法无论我本人在工作当中,还是我的同事在工作当中,我的同事是这样训练出来的,作为老师我也经常训练学员,在企业我也经常做内训,这样一个模型在用的过程出问题,通常什么环节出问题?确认理解会出问题,很多人讲着讲着,因为老板做惯了,还有什么确认不确认,我讲的肯定是正确的。稍微客气的老板是有这么回事,确认不是很多人的习惯,这是经常出的一个问题。还有一个环节,提供事实会出问题,老板认为拿到的事实是自上而下的,是深刻的,不是故意为难你的,但是你拿到的时候有时候是过滤的,所以你怎么提供全面一点,信息是对称的吗?不对称的。所以这点上是很难的。提供事实可以先问员工吗?我们项目做完了,有一个时间点没有达到,这是一个事实。可以先问但是自己要去回答,这是4+1的步骤,挺难的。这部分想做一个互动,有一个案例,请大家到时候做一下,今天上午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再次感谢曹老师的讲课,今天上午的课就到这里,下午1点就继续。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绩效提升与全面薪酬管理论坛实录24日上午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