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变革领导力:企业转型的主动力

   日期:2012-02-27     来源:|1    作者:谭小芳    浏览:267    评论:0    
核心提示:  前言  许多中国企业都面临转型,而转型的实施最终需要员工改变行为,然而改变的个人行为都很难,更何况要改变整个组织的行

  前言

  许多中国企业都面临转型,而转型的实施最终需要员工改变行为,然而改变的个人行为都很难,更何况要改变整个组织的行为呢?理解认知科学最新发现:经理人们可以考虑到人脑的生理学特性,领导并影响员工的精神转变,从而进行成功的组织变革。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在其成名作《管理的革命》中,曾经警示我们:“现在只有两条路——变革或灭亡。”这句话,对于正沉浸在一片繁荣景象下的中国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种警示!我们总以为改革是理所当然的东西,未来已毫无条件地准备好饕餮大餐让我们再度享受。但实际上呢?

  20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摇滚歌手崔健曾经用一句“不是我不明白,这个世界变化太快”,道出了现代人的感慨和真实心声。而如今,面对人民币持续升值、国际资本强势入侵、股市从绝望到狂飙突进、房地产与原油价格的动荡格局,扪心自问,我们的企业准备好了吗?是迎接挑战,还是固守旧观念,再或者是等待被淘汰?但国内有太多的企业陶醉于当今大好的改革年代之中,完全忘记了危险的存在,仿佛仍在丹麦的童话世界里梦游。而它们所依赖的往往是政策背景下的资源垄断,还有消费者的一再宽容。一旦这些条件消失,我们还拿什么来跟外资比拼?

  在21世纪的今天,“变革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稳定不复存在。“新的领导者们不能继续沿着老路经营企业,必须对企业进行革新,带领企业走上新的轨道。”坎特认为,全球化给组织带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第一,组织行动和发挥影响的渠道越来越多;第二,组织内部的重要关系,由上下级的命令服从关系,逐渐变为平级同事之间的合作关系;第三,在信息掌握、任务分配和对外联络方面,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差别越来越小;第四,对外关系作为组织内部动力、威信和职业成就的来源,日趋重要;第五,“由于上述四种变化,个人职业成就的发展已变得不易把握,并且较少客观限制。必然的成功途径越来越少,并且使人产生焦虑。同时,职业上的成功更多地垂青改革创举,因为它为生产提供更多的机会。”总之,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对变革型领导的呼唤”。

  英特尔总裁格鲁夫在《唯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中写道:世界既延伸又拉近,既垂直又水平,既协力又竞争。而多变的市场环境,不能保证任何企业或个人都会取得成功。前一小时成就你的因素,后一小时可能就会颠覆你。无论企业或是个人,都必须掌握快速变化的节奏,否则就得接受失败。

  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表示,如今这个时代可以说是“快得始料未及、变得超出想象”。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只有变化才能带来改变。领导者的战略思想和管理风格必须做到随势而变,根据企业现状迅速地变化与创新,而且还能带动组织内的每个成员自动自发地创新,敢于挑战权威,颠覆传统,打破惯性思维。

  在我的变革领导力课堂上,我经常向学员强调——现代最优秀的决策者并不是那些掌握最丰富信息资源的人,也不是那些殚精竭虑、终日冥思苦想的人,而是在转瞬之间果断决策的人。这就要求领导者采取更加快速的应对行动。等待指令不是一个好领导应具有的特征,优秀领导者总是带着一种强烈地紧迫感,这种紧迫感不是内心无助的慌乱,也不是忙碌得热火朝天却抓不住重点的虚假紧迫感,而是清晰可见、迫不急待的正确行动。保持紧迫感就会居安思危,居危思变才能迅速在危机中发现机遇,谋求解决之道。

  如何能够快速行动、应对变化呢?通用电气公司前CE0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要在被迫变革之前就进行变革。EDS总裁罗斯·佩罗说,他的秘诀就是“预备、发射、瞄准”。有人问,不瞄准怎么发射呢?他解释说,先瞄准再发射显然是过分追求完美,对于企业家来说,过分追求完美千万要不得,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一无所得。即便是万事俱备,很多事情还是要在发展中来解决的。

  甲骨文公司总裁拉里埃里森在自传《速度就是生命》中就写到,千万不能把产品设计得十全十美后再推出,这样的产品肯定是赚不到钱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理由是:做完美的产品,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仅容易错过迅速占领市场的时机,同时,机会还容易被对手抢占。

  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表示,速度第一,完美第二,只有拥有了比对手更快的速度,才有机会让其变得更加完美,一旦失去机会,再完美的产品也没有了意义。蓝色巨人IBM曾因过分追求完美的产品而失去许多发展机会,公司业绩一度下滑。后来,新任总裁郭士纳上任后,提出“一切以市场说了算”的快速反应理念,终于把IBM从泥潭中“拯救”出来,重新恢复了昔日的雄风。

  中国企业,一万次“变革”,九千九百九十九次败,败在目标模糊,规划失误,急功近利,缺乏系统思考,败在未经充分的文化理念、干部人事准备,以及没有合格的变革主体等。中国企业如何才能切入良性的动态管理轨道?如何去参与全球化竞争?中国的这些企业,几乎无一不是大而不强,特别是政府通过行政权力强行划转组成并给予政策优惠,甚至是垄断性质的国企,更是如此。中国企业应该彻底抛弃自我优越感和好大喜功的想法,看到自己的先天不足和劣势,真正地去行动,从而推动中国企业的大赢。根本上颠覆了我们传统的观念和想法。我们必须改变这种野蛮生长的模式。

  30年前,跻身于财富100强的企业有三分之一被淘汰出局,同样是巨型企业,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长久不衰,有的企业却困难重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变革。谭小芳老师建议:我们的企业必须从盲目感觉的梦境中走出来,随时认清自己所处的阶段和环境,随着企业的发展不失时机地、积极主动地、分阶段地、脚踏实地地进行管理变革,我们的企业才能真正走向成熟,才有可能在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中获胜。

  但是,多数企业认为,企业有了问题才需要进行管理变革,更多的人则把管理变革当成是一剂扭亏为盈的特效药。事实上,管理变革的最终目的,并不仅限于扭亏为盈等短期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变革,使企业对变化万千的外部环境作出快速的反应,以确保企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因此,每个企业,不论其效益显著,或者在行业中成绩斐然,都需要持续性地作出变革的行动。这一点,正是许多著名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例如,通用电气公司因为敢于变革,善于变革,一起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海尔就是主动地进行管理变革而保证了企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客观地说,不少企业是敢于进行管理变革的,但在管理变革实践中的盲目性,将使他们付出学沉重的代价。这一点不可忽视,这也正是我们担心所在大量实践告诉我们,管理变革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成功的变革会使企业上一个台阶;另一方面,失败的变革则完全有可能葬送企业的前程。对企业而言,仅仅知道要变革还不够,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变——下面,谭老师与您分享一个关于变革领导力的案例:

  通用电气在变革培训中,充分运用了与广大员工面对面进行研讨的方法,他们安排企业新员工,就有关公司价值观等主题与公司高层领导进行对话,由于坦白和建设性冲突在GE新建立的价值观中相当受重视,所以讨论问题时大家敢于说真话,有时与领导进行的辩论甚至显得“肆无忌惮”。

  比如有一次,有一位公司主管企图规避有关工作保障的批评,他说:“在我的事业部门没有这种问题,所以我没有办法回答你。”一位员工喊道:“等等,你在逃避责任。身为GE的主管,难道不必为这些问题负部分责任吗?”韦尔奇对这类培训也予以高度关注。每隔几周他就会搭直升机到克罗维尔走一趟。每当直升机一降落,总裁就立即跳出来,准备面对一场辩论。韦尔奇非常喜欢和员工反复辩论几个重要概念,最重要的是,他并不是为了学术的理由鼓励建设性的冲突——这是他自然的沟通方式。在面对面的讨论中,他必须承受众人的攻击,但韦尔奇也不放过每次机会说服别人赞同他的观念。多年的实践证明,培训在通用电气的大变革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组织中若想改变成千上万人的想法,通常的做法可能是通过一些文化调查辨认组织中当前的状态,希望可以通过确认问题的原因以解决它。基于我们现在对大脑的了解,更好的方法应该是绘制一个企业更广阔的场景,而不是刻意去确认人们应该做出哪些改变。领导者应该让员工用自己的洞见去描绘新的行为,在此过程中,开发有可能成为大脑中固定线路的回路以加强新的意境地图。然后领导者通过促进讨论以及企业活动让团队对自己的洞见集中注意力。在此之后,领导者的工作就应该是经常提醒团队,这样伴随着信息,意境以及能量流的企业地图成为组织的主导方式。谭老师希望各位企业家能将变革进行到底,基业长青;CEO们的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关于作者
谭小芳
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总裁/首席专家
网站:www.tanxiaofang.com
电话:13938256450
微博: weibo.com/tanxiaofang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变革领导力:企业转型的主动力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