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一切都是行为的结果

   日期:2013-11-27     浏览:303    评论:0    
核心提示: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沟通、交流,常常只是一次,或者仅仅两三次,那么我们会觉得一个有想法的人、有口才的人是多么的有魅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总是很崇拜电视上演讲者的原因,事实上,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多数人更喜欢有实干精神的人,能够将思想转化为具体行为、行动的人,久而久之,我们甚至会鄙视前一种人是虚伪的。事实上,这个社会中有无数的人可以被称之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种现象,在我不多的观察中,发现国有企业相对更为严重,在国有企业,多数人都有很好的教育背景,所以思维清晰、有条理,讲起话来一套一套,做起事
 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沟通、交流,常常只是一次,或者仅仅两三次,那么我们会觉得一个有想法的人、有口才的人是多么的有魅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总是很崇拜电视上演讲者的原因,事实上,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多数人更喜欢有实干精神的人,能够将思想转化为具体行为、行动的人,久而久之,我们甚至会鄙视前一种人是虚伪的。事实上,这个社会中有无数的人可以被称之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种现象,在我不多的观察中,发现国有企业相对更为严重,在国有企业,多数人都有很好的教育背景,所以思维清晰、有条理,讲起话来一套一套,做起事来一拖再拖,甚至根本不动,有时候还美其名曰:严谨、细致、认真。

松下幸之助说,走进一家企业,他不需要与任何人交谈,只需5分钟时间,他就能判断出这家企业的精神风貌、执行水平以及经营状况。那么他观察的重点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行为,管理者的行为(代表企业的行为)和员工的行为。有句话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在我看来,诚信经营、遵守规矩、打造公平公正的平台等是企业的行为范畴,而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按制度办事、团结友善等则属于员工的行为。

很多的企业,有很好的理念,很好的指导思想,宣传标语等,而常常却出现企业的行为与这些理念背道而驰的现象,譬如说之前蒙牛一直谈诚信经营,其行为却是放任三聚氢胺的添加,再譬如很多的官员高谈反腐、倡廉,其行为却是敛财无度,而在很多的民营企业中,天天谈的是要打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让所有的员工都有发展的机会,实际行为却是任人唯亲、大搞裙带关系,在我看来其,行为与其所倡导的理念相一致的两个企业是万科和联想,在万科,没有一个王石的战友、同学、儿时的伙伴,曾经有一段时间,他在美国待了比较久,等他回来时,发现他母亲把他表妹安排进了联想,王石知道后,第一件事已经把他表妹辞退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得万科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运营制度,也是王石可以做甩手掌柜很多年的原因;同样,在联想,柳传志一开始就强调,高管的子女绝对不能进联想,他说一旦子女进了联想,本来大家可以无所不谈,无话不说的,因为工作关系,还是防范着,同样,当高管的子女都进了联想后,很可能就会联姻,最后搞得联想会有不同的裙带关系,也会出现不同的"派系",严重点就会乌烟瘴气。

再比如,许许多多的企业一直讲以人为本,华为更高明一点,指出说以人的需求为本,然后,我们的许多企业这句话仅仅只停留在口头上,在我看来,以人为本最重要的就是以人的需求为本,人在企业的需求简单讲有三个方面:收入、成长、氛围。而许多企业始终把员工看作可以压缩的成本,这如何来的"以人为本"。我以为凡是谈"以人为本"、"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都应该在其激励机制、晋升通道方面制定明确的规则,只有这样,才算得上真正的思想和行为的一致。

于企业而言,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切制度得以执行的关键。我们有一个客户在行政办公中心设了一个茶水间,里面有零售、咖啡、水果什么的,上面都写有标价,标价也比较人性,比如一包奥利奥里有三小包,公司将其拆开,每小包标价,在这个茶水里,没有工作人员,员工自己拿了什么,刷公司的就餐卡即可,据他们的管理人员反映,基本上没有逃单的行为。所以,我以为企业不仅要注意自身的行为,更要着重培养企业内部员工的良好行为习惯。正如李嘉诚说综观所有的失败者,其归根结底是自我管理的失败。在我看来,一切是行为的结果。

其一、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员工自身修炼、提升的机会。之前听一个专家说,一个杰出的管理者应该具备四个特点:一、强烈的成功欲望;二、完善的知识结构;三、实践的机会;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王石当汽车兵复员后,在一家厂里抡锤子,每天辛苦的工作,但是他很认真、很刻苦,最后在整厂只有一个大学名额的情况下,厂里把机会给了他。我仔细观察过我到过的很多企业,发现一个稍上规模的企业总有一些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然后很消极的人,这样的人,事实上最后是自己把自己的时间给浪费掉了。

其二、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打造公司工作氛围的基础。我们常常讲:人是人最大的环境。如果一个30人的团队,如果有26个人是积极、认真、负责的,有4个是吊儿郎当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那4个吊儿郎当的人中会有3个变得积极、认真、负责,有一个变不了的会离开;反过来,同样是这30个人,如果有26个是吊儿郎当的,只有4个是积极、认真、负责的,那么一段时间后,那4个积极、认真、负责的人中,会有3人变得吊儿郎当,另一个看不惯会离开。事实上,我们以任何一家企业,发现员工(尤其是年轻的员工),很关心的是工作氛围、环境。王石曾经讲他在广州经贸局工作时的一段经历,他说有一天,科长、局上陪客户一起吃饭,叫上了他(他当时只是个小兵),饭桌上几杯酒下肚后,王石有点兴奋,于是讲了几个笑话,便现在很活跃,客户不停的夸说"小王是个好同志",客户人走后,王石正沾沾自喜,却让科长叫进了办公室,当场就是一顿批,说他抢了局长的风头,哪里轮到他来讲笑话……最后,这成了王石下海的一个重要原因,氛围太过压抑。

其三、良好的行为规范是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工具的基础,我发现在中国最简单的5S、6S等现场管理都是很难持续,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的,一个很根本的原因就是员工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注重打扫而不注重维护。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员工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任何一个决定的可预见性就会大大的提高。柳传志曾经讲,联想刚收购IBM PC业务的时候,最烦的就是中美两国员工一起开会,美国人的行为习惯是非黑即白,要么行,要么不行,而中国人的行为习惯是永远不表态,既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总只说"还好"、"还行"之类模棱两可的话。美国人以为你不明确反对就是同意了,然后按方案执行,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时,才明白中国人其实是"不同意"的……

最后,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公司企业文化落地最重要、最有用的工具,企业文化的指导思想、理念只有转化为公司的行为(优质的产品)、员工的行为,这家企业才算得上是一家有文化的企业。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一切都是行为的结果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