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绩效考核的力量

   日期:2007-11-07     浏览:108    评论:0    
核心提示:常规的考核一般由人力资源部出台一个考核制度,用条条框框画出几套表格套上所谓的考核指标(或定性或定量)。年度定性考核:在每

  一、说说考核方式这东西

  常规的考核一般由人力资源部出台一个考核制度,用条条框框画出几套表格套上所谓的考核指标(或定性或定量)。好了,公司内的所有部门人员对号入座考核吧,勿论是月度、季度、年度,这一考核制度、考核表格全能适用。   

  如果部门对这套制度表格有埋怨觉着标准不符合实际情况,行,我们可以组成一个考核小组,由总经理挂帅、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助理主管,体现考核的公正严肃性,企管部、财务部、办公室、销售部等抽调组员,人力资源部考核主管统筹沟通协调,使考核标准贴合部门运作需求,成了,考核小组正式上台唱戏,纳众家之所长总可以解决考核标准化问题吧?

  其实不然,考核小组的成员如果来自最懂业务、经验丰富的管理层,往往繁忙的工作影响他们真正参与考核小组的职责工作。而考核小组如抽调一些没事干、也干不了事的人去基层进行考核,出现的结果是考核小组成一草台班子,顶多看以下指标完成没有,再听听群众的意见,以自己主观判断完成考核。一段时间后,只剩下考核主管有心无力的奔走在考核小组成员和各部门负责人、员工之间。

  换种考核办法吧。

  试试360度考核。有很多企业现在逐渐的模仿做360度考核,项目包括部门评分、下属评分、其他部门评分,甚至客户打分,够全面的考核了。可是目前我们的企业大部分处于成长期,也许今年年初刚定的架构及人员,运作三到四个月后架构和人员又遭遇调整,人员走马灯一样更换,这种情况下360度考核根本行不通。

  再看看平衡记分卡。Rockwater和FMC公司在平衡记分卡的实践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绩效评估指标必须与公司战略一致。这个道理似乎浅显明白,但是许多企业并不能做到。大多数企业都会致力于现有流程的优化,如强化责任、降低成本、缩短时间等;但是往往忽视那些战略性的流程:那些必须表现优异才能导致战略成功的流程,特别使一些创新性的流程。

  因此,平衡记分卡必须表达公司战略,作为公司的"战略地图",是公司战略的表述、澄清和沟通工具。好了,如果你的老板经营企业是顺应感觉,根本不知道他今天的战略发展方向,你也别象我一样拽着平衡记分卡出来粉饰门面。

  扯远了,说到底,绩效考核的结果,是用来和发薪酬、奖金(提成)、人员晋升/降级、人员培养等人力资源开发挂钩的。基于笔者踏入人力资源工作几年的认识,从任职公司所使用过的考核方法来探讨,希望激发你对绩效考核的创新力,最终形成绩效考核变革的强大推动力量。

  二、任职层面可使用的考核方式

  一个小规模公司最基本的架构设置如下:

  

  

  在这个架构中,有部门经理以上高层人员、有市场一线人员,有行政后勤人员,从绩效考核任职的层面我们可以来分析使用何种考核方式会更佳:

  高层人员:指部门经理或总经理层任职人员。

  部门经理以上高层人员薪金丰厚,薪金以年薪、年终分红、月薪等形式发放。高薪代表着更高责任义务的目标,考核意味着拿高薪做经理理所应当。

  1、考核运用的方式

  绝对考核法:绝对考核法适用于年薪制,我所在任职公司年初老板会与所聘总经理签定《目标责任状》,约定当年运营目标,根据目标达成,总经理领取自己的报酬,而总经理与老板签定目标责任状后,亦会将目标分解,与各部门经理签定《分解目标责任状》。

  考核就按照责任状中阶段性的目标达成来付薪。

  2、考核产生的结果

  绝对考核法中目标责任状的方式,对老板和经理级人员来说都是较实在,目标可见、可预、可防,老板和总经理签代表着他认可此目标,至于公司赚不赚钱,和总经理没关系,你只要达成这个目标,我就付给你多少年薪。

  对部门经理来说,部门的标准是总经理给你设定的目标,考核时也不会把你和别人比,别人是否完成目标都不影响你的薪酬,你只需要和自己签定的责任状比。

  3、考核的时效性

  目标责任状一般以一年期,各企业可根据自身设定的财政年期限设定具体时间。

  行政后勤:指财务、行政、人事等管理、后勤保障人员。

  行政后勤人员没有奖金来源,部分公司会在基本工资之外增置一个考核工资或年终奖,考核工资设立的原因不外是为避免劳资纠纷及加班费用,减少公司损失,从工资总额中分离出来组成,而年终奖完全依托当年企业经营效益,往往所得比之市场一线人员要少得多,也是任职人员一年到头的安慰金。

  这类工资如何考?考什么?

  从考核工资来看,都以月度发放为主,年终奖以年度发放为主,从考核运用看月度以定

  量考核,年度以定性考核较佳。

  1、考核运用的方式

  由于每年的发展要求不同,一是对《岗位说明书》有重审修改,工作内容有变化,二是年度工作计划出台,这时当年最佳考核方法可采用绩效合约:每月初部门经理与下属签定绩效合约,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的运行,制定当月下属的量化工作目标,按照目标达成的结果发放考核工资。

  年度考核除年终奖金的发放外,还涉及到次年人员任用、晋升等人力发展规划。

  前面我们提到绩效合约是定量的考核,通过每月的考核,年度可用定性的考核方法,对照任职人员岗位说明书,选取关键的工作描述,通过对工作描述涉及的个人能力要求如创新能力、开拓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等制定考核标准。

  2、考核产生的结果

  好的结果:绩效合约通过双方沟通,上司帮助下属找到短板,下次考核中作为考核标准,循环前进。

  年度定性考核:在每月上司与下属的沟通中,下属比较容易知道自己的短处,定性考核可通过绩效合约的基础更准确评判。

  3、考核的操作要求

  可能有人会说,管理后勤部门人员众多,每个人都对照岗位说明书设定考核标准,真叫人头疼。而且也会产生坏的结果:领导怎么想,就怎么打分,员工忿忿不平也没办法,谁要他是领导。

  在操作此考核方法的关键点上是上司制定考核标准时充分与下属沟通,通过沟通,一让下属感知自己的重要性、二是考核标准不会成为下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三是每月都留下考核记录,为下属做职业生涯规划时更有针对性。

  市场一线人员:指一线接触客户的人员,包括销售人员、策划人员、售后人员等等

  要问企业里除了当经理的谁的腰包最厚,一般所指肯定是市场一线人员,要问谁的腰包最薄,也会指向市场一线人员,对市场一线人员来说业绩就是他们荷包涨缩的风向标,而引导风向标行动的是企业对市场一线人员的奖金(提成)考核。

  1、考核运用方式的选择

  对市场一线人员,我们不能带着短视的眼光看其产生的业绩,应关注其长线的发展,要知道单纯以销量考核市场一线人员,会使他们采用各种威逼利锈的办法,把产品转移到经销商的仓库,销售大好的背后是市场占有率和购买率的徘徊。

  KPI(关键业绩指标)在我实践当中较好解决市场一线人员急功近利的绩效心态,KPI考核指标可从发展的客户指标、经销商销售率、铺货率、客户投诉率、坏帐率等方面进行考核,指标设计目的鼓励一线人员重视客户市场。

  2、考核产生的结果

  市场一线人员KPI考核结果与薪酬结合,奖金/提成按照季度发放。目的是通过一季度的产品销售及客户的反映了解产品真实的销售状况。

  3、考核的操作关键点

  着眼于销售指标后的基础,考核责任人除直属主管外,可从市场稽核、审计、财务取得相关KPI指标数据,通过连续三个月市场变化的情况,给予一线人员正确的评估。

  三、人力资源部你要做什么

  考核的执行部门是人力资源部?考核标准的制定是人力资源部?谁又对人力资源部制定的考核标准、执行过程做考核?

  审视绩效考核的组织机构和考核流程,一般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部模仿大企业都设一名专职绩效考核的主管或专员。但现实操作中由专人负责考核体系实施、维护和改良,执行难度较大,而且不利于平衡出现的矛盾和分歧,同样即便由人力资源部以单部的形式承揽,出现的弊端如上所述,只不过影响力增强而已。

  作好绩效考核,人力资源部要做的工作是:

  1、团结协作部门,作好绩效考核沟通独木难成林,如果人力资源部在绩效考核上唯我独尊,死的最难看的想必是人力资源部同僚。

  2、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

  人力资源部有必要会同各部门共同就绩效考核的体系、流程进行沟通,沟通内容包括:

  考核的权限

  考核方式

  考核流程

  考核指标

  考核的时效

  考核结果的使用

  考核的改进

  3、提供考核训练

  考核者不光意味着权力还意味着责任,人力资源部为考核者提供培训,使其做出比较公正、专业的判断是绩效考核体系中不可缺的一环。

  培训内容包括:

  考核者应持的考核心态

  考核与人事政策的关系

  考核时效与人员能力的关系

  考核者如何主持考核面谈

  考核者与下属制定考核指标的技巧

  考核改进计划

  4、把握考核尺度

  考核尺度过宽,人情关系自然影响考核公正的判断,考核尺度过窄,对员工形成束缚,不利员工发展。

  考核尺度在于上司对下属的工作观察,从而制定。我是非常赞成上司根据自己的感觉和印象去确定绩效考核标准,毕竟长期形成的工作关系使得他们彼此了解,下属清楚上司的要求,上司了解下属的优缺。

  如果这都做不到,人力资源部作为外部门更别想准确把握,毕竟隔了一层。

  5、调整合适的人事政策

  绩效考核与人事政策紧密联系,合理的薪酬、对有才有德人员的提升、为绩优人员准备进修资助等等。这些人事政策最关键是取得老板支持,要知道,如果老板不认可,按着他本人的想法提拔人、奖励人,那么人力资源部做出的努力在企业内部员工看来还是一个屁。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绩效考核的力量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