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份稳定的高收入,只要是合法的,相信每一位职场人士都不会拒绝。作为从业者业绩最基本的反映方式,薪酬激励在推动职业人士提高工作效率,创造社会财富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金融业界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可谓前所未有,分配方式、分配考核等各个方面与以往相比变化都不小,新型分配体系的应用模式不断拓宽。这些分配改革措施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行业整体面貌改观明显。
薪酬激励是激励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整个激励体系单一依靠薪酬的支撑,是有欠缺的。表现为对员工业绩的肯定方式的导向出现误区。企业的发展进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当企业遇到挫折,甚至暂时转入低谷的时候,薪酬的配备无法达到员工预期要求,激励作用则无从谈起。同时,过度地依赖薪酬激励,会使一些员工产生以薪酬衡量责任的倾向,将本应属于工作的责任及义务,量化为获取利益的标准,从而与激励本身的目的产生严重偏差。因此,进一步完善激励体系,充分运用多种激励形式的配套,科学合理地发挥薪酬分配的作用,对于促进金融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完善激励构成的过程中,应当承认薪酬激励的主要作用,并坚持“以薪酬激励为主,精神激励为辅”的原则,根据不同时段的需求,有选择地综合运用发展激励、文化激励、感情激励等激励方式,全面激发员工工作动力。
运用发展激励。从员工结构梯次分布结构分析,中青年员工发展需求比较突出,希望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事业上有所成就,这种成就不仅来自于职务的升迁,更多的来自于在自身素质提高基础上,对企业贡献率的提升。所以,银行在完善员工晋升制度的同时,可以将主要的激励定位于对员工的培训和发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员工分别制定发展规划,为各类人才的成长提供发展空间。美世咨询在2003年11月对上海40家跨国公司的薪酬状况进行调查表明,怎样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日益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这个调查显示,吸引员工最为主要的因素分别是:员工发展计划(78%),对员工的奖励和肯定(60%),薪酬福利(56%),培训计划(40%),工作环境(28%)和工作内容(25%)。虽然由于调查对象差异,数据反映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整体趋势和需求还是相通的。
运用文化激励。企业的凝聚程度如何,很大程度反映在其文化氛围的形成上。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员工与企业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休戚与共。因此,商业银行经营者有必要针对当前员工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倡导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理念,促进银行内部形成新的价值观。价值观要充分体现员工与银行的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培养员工的事业责任感及企业依存感,用文化凝聚人心。当经营出现局部困境时,员工有信心、有决心、有耐心地为银行付出;而不是简单地体现在薪酬的索取与对应上。对于一些目前在改革中受到挫折,处于调整期的银行更为关键。
运用感情激励。感情激励介于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之间。一方面,它需要企业工、青等组织职能的有效发挥,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与员工的心灵沟通,了解员工的真实思想状况,及时为员工解疑释惑,消除思想上的顾虑,让员工认识到企业发展的前景,尽可能地化解因改革带来的种种矛盾。另一方面,加强人文管理,合理运用企业福利开支,尽可能地帮助员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减轻生活压力。让员工体会到企业的关怀,融洽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为企业队伍稳定发展建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