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至19日,第三届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本次大会以“协作促就业 匠心树品牌”为主题,同步开展劳务品牌成果展、劳务协作和劳务品牌对接交流、劳务协作和劳务品牌专场招聘等活动,助力推动高水平劳务协作、强化供需精准对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第三届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北京展区。
北京展区集中展出“北京家政”“北京小吃制作师”“AI京匠”“京工手作师”“京蒙协作-化德缝纫工”五大主题劳务品牌。顺义区人社局携手“京顺小蜜蜂”劳务品牌开展工作交流,介绍以劳务品牌建设促进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的经验做法。丰台区人社局与京东家政签订合作协议,下一步将在家政技能培训、推送就业岗位、举办招聘会等方面开展合作。“房山智源工匠”“北京家政”“密云文物医生”分别参加直播访谈、直播带岗和直播带货活动。国投公司、京东家政参加专场招聘活动。

北京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清旺(右二)在现场了解“通州娟人唐娃娃制作师”劳务品牌制作工艺。
“北京家政”是北京市人社局贯彻落实人社部“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家政服务从业人员高质量充分就业打造的品牌。品牌构建“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出版8本家政专项职业能力培训教材,推出7个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标准,积极引入技能培训机构和评价机构入驻品牌,年培训评价量预计超过1万人次。
北京展区“AI京匠”展台。
“AI京匠”是人工智能训练、视频制作、网络直播、机器人操作运维等领域的劳务品牌,充分体现了AI时代的发展趋势。“智虫匠才”依托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积极开展机械设计、算法、软件开发、检测、运维等技能培训,备案为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系统运维员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并搭建就业推荐平台,累计培训学员7000余人,就业率达98%以上。“智慧未来”与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百度等企业共同开发一系列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如AI赋能数据标注、跨境电商、视频制作、影视动漫等,与高校合作开展技能培训,推荐实习岗位。

北京展区“京工手作师”展台。
“京工手作师”是潮玩文创、非遗技艺领域的劳务品牌,颇具文化内涵,并吸引青年群体关注与喜爱。“通州绢人唐娃娃制作师”采用传统非遗“绢人”制作技艺,制作多个经典形象,在北京、贵州、四川等地建立技能工坊,累计培训巧手妇女近万人次。“密云文物医生”以木结构古建筑保护与研究工作为核心,开展文物检测和预防性保护,并积极开发文创产品,解决就业近600人,在自媒体平台进行文物科普,提升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知和兴趣。

北京展区“北京小吃制作师”展台。
“北京小吃制作师”聚焦北京特色美食研发,近三年累计培训小吃制作及服务人员超5000人次,提供就业岗位约2000个。积极推动北京小吃等京味菜制作技艺传承和现代化转型,推出“中轴线点心”特色菜品。“北京咖啡师”覆盖本市近100家咖啡相关企业,上万人咖啡师人才队伍。参与编写咖啡师行业标准,积极承办咖啡师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评,产生本市首批咖啡师高级技师。

北京展区“京蒙协作——化德缝纫工”展台。
“京蒙协作——化德缝纫工”依托京蒙东西部协作机制由京蒙两地共同培育。在内蒙古化德县传统羊(驼)绒絮片服装产业基础上,本市实施了深入产业摸底、精准匹配岗位、开展技能培训、深化消费帮扶等多项举措,直接带动了数千个就业岗位,助力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推动了当地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小车间撬动大民生”的显著成效。

北京市丰台区人社局、京东家政参加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对接交流,签署劳务品牌合作框架协议。
今年以来,北京市人社局积极推进劳务协作和劳务品牌建设工作,与河北、内蒙古等地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岗位推送、劳务对接机制,开通“点对点”务工专车,开设“北疆家服”“河北福嫂”示范培训班,今年已吸纳脱贫人口在京就业42.3万人。同时,通过持续加强品牌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组织开展等级认定和技能竞赛、提升创新创业水平、强化供需精准对接等措施,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城市运行保障等领域,培育建设10余个技能含量高、就业前景好的优质品牌,有效促进了劳动者就业增收。
责编:王晓霞
统筹:赵清华
监制:吴ㅤ坚
手机版|
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