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美世调研发现:大型并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关键人才的长期保留

   日期:2013-03-27     来源:|1    浏览:439    评论:0    
核心提示:中国人力资源经理 北京讯 2013年3月27日 对于进行兼并与收购的企业来说,关键人才的保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这往往直接影响
中国人力资源经理 北京讯 2013年3月27日 对于进行兼并与收购的企业来说,关键人才的保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这往往直接影响到整体交易的成功。根据美世最新的“企业并购人员保留调研”,在70%的人员保留计划中,对企业取得长期成功很关键的管理人员有资格获得留用奖励;相比之下,那些对短期整合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员工仅在53%的计划中有资格获得留用奖励。
 
此外,进行跨境交易的企业采用留用奖励的比例更高一些——在80%的人员保留计划中,对企业取得长期成功很关键的管理人员有资格获得留用奖励,而对短期整合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员工仅在60%的计划中有资格获得留用奖励。
 
美世的此项调研对保留关键人才常用的两种主要工具——留用奖励和交易奖金——的被采用程度进行了分析。调研结果显示:旨在在交易过程中或者交易完成后留住员工的留用奖励,是被广泛认可的人才保留手段;而用来奖励员工在交易期间所承担工作的交易奖金,则不经常被采用。
 
美世中国并购咨询业务负责人冯元石指出:“企业必须首先对其收购战略进行审视,以确定是否需要实施留用奖励计划来防止关键员工流失。如实施留用奖励计划,关键的设计考虑因素应包括:哪些员工应该参加、他们应该获得多少奖励、奖励支付的时间安排及奖励的结构、绩效条件,以及整体计划的成本。”
 
美世“企业并购人员保留调研”分析了全球42家并购交易活跃的企业的信息,以更深入了解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保留关键人才所采用的工具。此次调研涵盖了这些企业在过去三年里完成的70多宗交易中所实施的人才保留计划。
 
留用奖励
 
留用奖励计划的重点在于留住对整合过程很关键的高管人员。美世调研发现,参与调研的企业过去三年中在近三分之二(62%)的交易中实施了留用奖励计划。企业通常会在尽职调查过程的早期决定是否有必要实施人员留用奖励计划,然后在交易接近结束时确定哪些人员有资格享受此计划。
 
留用奖励的类型主要取决于并购交易的类型。例如,如果企业是进行收购而不是剥离资产,则更有可能提供留用奖励。有超过半数(57%)的企业认为,对企业取得长期成功起关键作用的高管总是有资格获得留用奖励。不过,对于剥离资产的交易,则仅有44%的企业认为这些高管有资格获得留用奖励。
 
留用奖励也因地域而不尽相同。美世调研发现,美国和加拿大的企业比欧洲和亚太地区的企业提供留用奖励的水平(留用奖励占基本工资的百分比)要更高(参见图1)。
  
 
冯元石指出:“没有一种留用奖励计划适用于所有的交易。虽然许多计划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不过计划的设计因交易规模及复杂性、交易类型、行业类别以及交易是否跨境而各有不同。企业在制定战略性的人员留用奖励计划时,关键是要以超越市场基准的眼光来审视自身的独特需求。”
 
交易奖金计划
 
交易奖金往往是支付给首席执行官、高管人员和交易团队成员的。除首席执行官外,有42%的高管人员经常会获得交易奖金。美世调研显示:企业在三分之一(33%)的交易中向交易团队成员提供了交易奖金,而略少一些(31%)的交易将交易奖金提供给首席执行官。其他员工则不太可能获得交易奖金。
 
另外,调研还发现,欧洲和亚太地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和其他高管人员比美国和加拿大企业同等职位的管理人员更有可能获得交易奖金。欧洲企业为交易团队成员提供交易奖金,而此次参加调研的亚太地区企业中没有一家向交易团队成员提供交易奖金(参见图2)。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美世调研发现:大型并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关键人才的长期保留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新闻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