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不要小看面试中的“追问”

   日期:2009-07-28     来源:盈泽人力资源网|www.ChinaHRP.com    浏览:104    评论:0    
核心提示:面试中的“追问”是获取应聘者有效信息的关键,可以作为有效识别合适人选的一把利刃。这是因为在面试过程中尤其是行为面试中,“

面试中的“追问”是获取应聘者有效信息的关键,可以作为有效识别合适人选的一把利刃。这是因为在面试过程中尤其是行为面试中,“追问”一方面可以帮助考官获取更多原本想要获得而没有获得的有效信息,另一方面可以辨别应聘者所回答信息的真伪。

    一、获取更多有效信息

举个例子,在一次后备竞聘的面试中,一位竞聘者说到自己的优点时表示自己的沟通能力比较强,“沟通能力比较强”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标准和对这句话的不同理解,做出的判断就会千差万别。到底沟通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沟通能力?“比较强”的沟通能力又有哪些表现?最突出的区别于沟通能力弱的人的特点是什么呢?考官并不了解。

面对这种情况,A考官组可能会一味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判断,给这位竞聘者打出一个分数。而B考官组为了做出更为公正合理的判断,就会要求竞聘者举出一个能够说明他的沟通能力比较强的例子或者讲一件他所经历过的这方面的例子。如果这位竞聘者支支吾吾,吞吞吐吐,举不出什么真正的实例,只是说一些假设性的话,如“假如……”、“如果……”,那么他根本不能为他的自我评价提供依据。如果他举的例子泛泛而谈,总是说“我们……”而不是“我”,那么,B考官组还会继续追问“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中,你的职责是什么?你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遇到过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是怎样解决的?你在处理这个问题中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最后B考官组可以对照“沟通能力”的操作化定义,来评估这位竞聘者的沟通能力处在第几级水平上,从而给他打出一个有据可依的分数,做出一个更为公正合理的判断。这时对比A考官组和B考官组的评分和判断,会发现差别很大。而再分别看A考官组和B考官组组内的打分,也会发现A考官组内的评差异很大,可能会有几个分数级别;而B考官组内的评分差异非常小,都在一个分数级别上。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刨根问底式的追问对于招聘考官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所以,我们建议招聘考官一定要重视面试过程中的追问,只要时间允许,只要有疑问,就要追问,这也有利于应聘者或竞聘者梳理自己的思路,也是对应聘者或竞聘者负责任的一种态度和行为。

    二、辨别真伪

另一个例子所体现出的追问的价值更大。在今年的一次校园招聘的面试过程中,通过追问查出一位应聘者的品质和诚信值得怀疑。

这是一位形象和气质都非常好的女生,在第一轮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中,她的表现很出色,看得出处事较成熟。在第二轮的行为面试中,我发现她的报考信息中是1982年,并且是2009年国家某重点高校国贸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8个月的时间自学考过了日语二级,简历上几乎没有什么内容,也没有年龄、教育经历、照片等信息。按照正常的上学年龄推算,1982年出生的人在2008年就已经硕士毕业了。笔者对此有疑问就对她进行追问,首先是确认她的基本信息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前提下请她说出自己高中入学和毕业以及大学入学的时间,她回答分别是1998年、2001年和2005年;笔者在问到她在2001年高中毕业到2005年大学入学的四年间的经历时,她立即否定了自己刚才的回答,改为2001年入高中;我进一步确认到底是2001年高中毕业还是2001年高中入学时,她便开始抓耳挠腮,冥思苦想,这时她还是很镇定的,微笑面对笔者,表示“让我想一想,我记性不好”,最终也没有说出一个她自己坚持和让人信服的时间。在面试结束的时候,我又补充追问“请你给我们简单地谈一下你的求学经历,哪一年开始上小学,哪一年开始上高中,哪一年开始上大学”,这时,她的反应是“我数学不好,让我先想一想,算一算”,说着就用手指算起来,最终支支吾吾也没有回答清楚。但她自始至终都镇定自若。

事后,我进一步查证后发现该应聘者其实是一名早已毕业的社会人,冒充一名名牌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来求职,来参加面试的一组人中她是唯一一位没有提供学生证和身份证的。

看到她的基本信息,或许有的考官会觉得她可能复读过,但是复读多年也要引起重视,这可能说明她的脑力这方面不是很好;她可能读书晚或者可能读大学前工作过等等,不管哪种原因,这只是考官的一种个人推测,考官应该尽量“求真”,所谓“真”就是事情的本原,事情本来的面貌。如果只凭猜测没有进行追问,很有可能会“水中望月,雾里看花”,最终录用一名诚信值得怀疑的候选人,按照“过去的行为能够预测未来的行为”,我们并不能排除和保证她在入职后不会出现诚信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对一些特别强调诚信的工作岗位影响更大。

再一次建议考官在面试中能够查漏补缺,用追问来澄清一些你的疑问,查明真伪,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中,就业形势压力非常大,即使是表现非常出色的应聘者也难免会为自己添油加醋,夸大自己的能力。在此笔者也善意的提醒各位应聘者或竞聘者在面试时一定要诚信,只要表现出真实的你自己就可以,一旦被查出有作假倾向,那后果可不看设想,或许会影响你一生的生活和工作。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不要小看面试中的“追问”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