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其乐融融为什么留不住人?

   日期:2011-06-23     来源:佐佑顾问|0    作者:无    浏览:221    评论:0    
核心提示:某大型国企老厂,人际氛围不错,领导员工其乐融融。通过重新设计岗位管理体系、绩效考核体系、薪资管理体系,明确人的价值目标要

  某大型国企老厂,人际氛围不错,领导员工其乐融融。但新进的大学生总是留不住,高端人才流失严重。老员工很是费解,为什么如此融洽稳定的组织留不住人呢?

  从表象上看,厂里关系融洽,气氛和谐,员工认同度高。其实,这是一种低层次的“人际认同”,追求员工表面上、感觉上的快乐、融洽、稳定。这种人际认同,往往不产生价值,却造成组织有“和气”没“活力”:维护一团和气,避免积极冲突;有“团结”没“团队”:员工表面团结,归属感强,但不能形成合力;有“任务”没“目标”:只做上级安排的事情,工作不主动,不思进取;有“暂留”没“长远”:新人看不到与组织共同成长的希望,积累一定经验后就另谋发展。种种现象,都源于员工对组织的“人际认同”。

  实际上,一味追求人际认同没有意义,真正有意义的是如何激发员工的潜能,为组织创造更大价值?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建立起基于职业或事业的认同感。所谓职业认同,是指理解并认可所从事工作的价值创造目标,能获得与所创造价值相对应的评价与回报;所谓事业认同,是指理解并认可组织的长期发展目标,理解并认可组织的行为价值取向,能获得个人长期的发展空间。

  人际认同、职业认同、事业认同,是逐步提高的三个层次。单纯的人际认同不能产生价值,只有结合高度的职业认同与事业认同,才能激发人的高绩效与高忠诚。职业认同侧重“事”的角度,对于工作方式、工作内容的理解和认可,能带来工作的乐趣乃至动力,但不能保证个人与组织的理念一致。只有事业认同,才能促进人与组织的和谐,实现人与组织的共同长远发展。当然,不必强求所有人同时达到三个层次的认同。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如何提高员工的认同度呢?建议分三步走:

  改观念,避开人际认同的误区

  由于国有企业长期提倡主人翁意识,忽视价值导向,使得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不是想着如何做好事情,而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尽管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有不同的工作想法,却总碍于情面不去“点破”,长此以往,事情没做好,人也没进步。因此,转变观念,打破人情关系,树立价值理念,这是提高员工认同度的第一步。

  建机制,强化员工的职业认同

  以价值为核心,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机制。通过重新设计岗位管理体系、绩效考核体系、薪资管理体系,明确人的价值目标要求,合理评价员工价值产出,公平给予员工价值回报,从而强化员工的职业认同。

  树愿景,牵引员工的事业认同

  对于关键员工,不仅要在当前岗位上产生高绩效,更要与企业长期共同发展。为此,国企应面向未来,提炼组织的事业理念,强化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和人才评价标准。只有建立起事业发展的平台,才能实现对员工事业认同的牵引。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其乐融融为什么留不住人?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