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浅析企业360度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日期:2015-06-11     浏览:620    评论:0    
核心提示:人在职场,冷眼望去,不乏这样的事例,某君敬业实干,却得不到领导的赏识,某君才干平平,却能平步青云。究其原因,恐怕传统的、单一的上级对下级的直线式绩效考核方式难辞其咎。毕竟,人的行为模式是立体的,看待人的行为的角度也不该是单一的,于是从上级、同事、到下级,乃至客户的全视角考核方式应运而生,即为360度绩效考核。然而,在实践中,360度考核真的能够如人所愿,提供更为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结果吗?遗憾的是,对于360度考核的质疑,也从没有停止过。
       人在职场,冷眼望去,不乏这样的事例,某君敬业实干,却得不到领导的赏识,某君才干平平,却能平步青云。究其原因,恐怕传统的、单一的上级对下级的直线式绩效考核方式难辞其咎。毕竟,人的行为模式是立体的,看待人的行为的角度也不该是单一的,于是从上级、同事、到下级,乃至客户的全视角考核方式应运而生,即为360度绩效考核。然而,在实践中,360度考核真的能够如人所愿,提供更为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结果吗?遗憾的是,对于360度考核的质疑,也从没有停止过。
       360度考核最大的尴尬就在于,它考核的可能并不是绩效。主要表现如下:
       1、考核指标形同虚设
       360度考核中常见的场景是,各个层级的考评者被集中在一个会议室,由考评组织者宣读注意事项并发放考评表,但当“开始考评”的话音刚落,就会有人陆续上交考评表,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几十个人共同参与的考评过程就会结束,偶尔会剩下一两个考评者,一边急促地翻动手中的考评标准,一边慨叹:“他们怎么这么快?是不是都没看呀?”
       不错,当考评者的评价速度远远超过正常人的阅读速度时,我们只能推断,参照考评标准,对被考评者在工作中的行为表现进行客观评价的考评过程已经被很多考评者简化为了一种根据个人对考评标准的理解任意划钩或打分的游戏。其结果不言而喻:考评组织者精心设计的考评标准几乎成了摆设。如果认为这种考评过程得到的结果就代表了一个人的真实绩效表现,显然是危险的。
       2、考核结果区分度不大
       一方面,对于特定的被考评者,其各个指标的考核结果差异不大,笔者对某国有企业360度考核结果的数据分析显示,有近一半的考评表,在对被考评者各个指标的评价上是没有差异的。然而这似乎与常识不符,很难想象,一个人在被评价的各个指标的表现上完全一致,要么全优,要么全劣。
另一方面,各被考评者之间的总体考核结果差距不大,且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是否反应了该企业的被考评者的绩效表现一致,且均较高呢?恐怕也未必。
        造成360度考核结果偏离绩效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受传统思想文化影响,员工普遍缺乏参与管理的意识
       360度考核一方面旨在收集关于被考核者的多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也是给了员工表达心声,参与到管理实践中来的渠道。但是等级意识浓厚的中国人似乎还不习惯表达他们对于管理、或上级的看法,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此外,追求和谐的集体主义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组织中负性态度的表达,人们很少能够以促进组织发展或个人成长为目的,对一个人的绩效表现进行开诚布公地交流。对于一个人的不那么好的评价,总难免被看作是一种冒犯。
       再加上某些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复杂,缺乏信任,总会有人心存顾虑,不肯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2、权利与责任不对等,员工可以对考评结果不负责任
       绩效考核通常与人事任免、薪酬等结果挂钩,本质上是一种管理的权利,一种权利正确行使的前提是与责任相联系并受到监督。然而在实践中,由于人事考核的敏感性,往往采取匿名的方式,这样,人们对于考核的结果不用负任何责任,于是,在实践中这种不受监督的权利难免会被滥用。
       3、考评者范围盲目扩大化,或考评指标与考评者不匹配,造成考评者的评价信息不充分
       既然考核是一种管理上的权利,如果这种权利只赋予部分人,而不赋予另一部分人,就会产生不平衡,在企业中,这个权利的界限划在哪里往往是十分微妙的,特别是当大家都处于同一层级的时候。这时,考核的组织者也许会被迫扩大考评者的范围,使许多并不熟悉被考评者的人也要行使考核权利,对被考评者进行评价。
       此外,受工作关系的限制,考评者往往只能从某一个侧面了解被考评者的信息,当要求考评者对于被考评者的全部绩效指标进行评价时,也会出现信息不充分的情形。
       4、慈悲效应,晕轮效应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使绩效考评成为对被考评者整体印象的反应
      所谓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因此,我们会看到,如果不强制分布,大多数的考核结果都会呈负偏态分布,即大多数人的分数都会集中在较高的等级。
       晕轮效应是指对于一个人的某个突出特质的评价会影响到对一个人的整体评价,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倾向于对于一个人在各个考核指标上的表现给予一致的评价。
       由此可见,采用360考核并不必然导致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结果,更为重要的是谨慎对待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改进的方法,提高这一考核方式的有效性。特别要注意以下环节:
       1、考核表的设计及考核者范围界定要合理
       首先,应该让熟悉情况的人,而不是所有的人都来参与考评。
       第二,应避免让考核者对考核指标进行笼统的评价,而是应该给出具体的操作性定义,可以是对考核指标的含义的描述,也可以是对相关行为的频率的规定,总之,目的在于引导所有的考核者按照同样的标准进行评价。
       第三,还应根据每个层级考核者的特定观察视角,合理安排不同层级的考核者对被考核者的不同指标进行评价,而不是搞“一刀切”;即使从便捷的角度考虑,不同层级的考核者使用了相同的考核表,也应根据“熟悉者才有发言权”的原则,合理设计权重。
       2、对考核者的培训必不可少
       为防止考评标准流于形式,花时间和精力对考核者进行培训,确保大家对于考核标准达成共识是非常必要的。遗憾的是,这在实践中是一个经常被忽略的环节。
       如果条件允许,另一种可选的方案是,聘请第三方咨询机构,通过访谈或开放式问卷的方式收集信息,再以客观的标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一编码,形成对被考核者的评价。
       3、注意考核过程一致
       由于360度考核涉及人员面非常广,在信息收集阶段常常需要不同的组织者组织多个场次的现场考核才能完成,这就涉及到考核过程的一致性的问题,应该尽量统一指导语,避免组织者的临场发挥。例如:“不会占用大家太多时间”之类的话语都很可能成为一种影响考核结果的暗示。
       4、慎重使用360度考核的结果
       实际上,360度考核是对360度反馈(360-degree feedback)的一种常见翻译,其本意是对员工的绩效表现进行反馈,帮助员工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但其作为一种会影响员工薪酬晋升的考核手段时,则应清醒地认识到其可能存在的问题,谨慎处之。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浅析企业360度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