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A管理模式的绩效考评

   日期:2007-11-09     浏览:95    评论:0    
核心提示:A管理模式认为,绩效考评的内容应该有:定期述职评价、预算完成情况分析、督办记录分析、检查结果分析。如果说定期述职的评价说

  在企业中,如何对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评,是老板们最头疼的一件事。A管理模式认为,绩效考评的内容应该有:定期述职评价、预算完成情况分析、督办记录分析、检查结果分析。

  业绩和效果叫绩效。绩效能说明一个人的历史背景。它说明员工以前一段时间内工作的成绩效果如何。

  现在各企业定了很多评定绩效的条件,并不符合"契约精神"。在市场上,合同就是契约,契约的本质是等价交换,是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原则,应该成为企业的行为规范。

  很难衡量契约是否能等价,所以在契约里要写清相互的承诺和对承诺的接受。一个人接受一个职位、一个任命或到一个企业工作,要签定一份契约,也就是合同。一个完整的合同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岗位描述,一部分是劳务和报酬方面的条款。 岗位描述的内容是:将来要为企业完成什么工作,达成什么目标。劳务条款的内容是:获取的报酬是多少,辞职,解聘如何处理。有权利有义务,这才是完整的。

  员工到企业来工作,必须与企业签定合同。绩效考评就相当于"定期验货",当然要以这个合同为准。

  A管理模式认为:绩效考评必须和职工的个人情况相结合;必须以企业和职工的契约为依据。共分成以下四项。

  第一项,定期述职。由直接上级做出的评价。

  述职时只有直接上级与直接下级两个人参加。双边关系是一个初级关系,上级不能当老好人,要给下级正确评价;下级也有些工作中产生的问题需要界定一下。这样,关上门就两个人"讨价还价"、至少在面子上都放得开。如果象现在很多企业那样,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述职,上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肯定不能允许任何人发表反对意见,下级就算觉得有些意见应该表达,也不敢说出来。

  A管理模式认为:员工的行为是复杂的,很难完全量化,完全量化也没有意义。但不能没有标准,这个标准虽然不能完全量化,却可以明确由谁来掌握,掌握标准的人就是直接上级。 在定期述职中,如果直接上级不公平怎么办?A管理模式认为对待这个问题应从两个方面考虑。

  首先下级心中必须明白在企业中的市场关系,简单地说,"直接上级是天,直接下级是地。"换句话讲,如果上级经常不公平地对待下属,下级的工作就干不出好成绩,部门的绩效就会受到影响,上级的地位也就难保了。其次是必须理解,不应追求绝对的公平。员工心中应有一个企业利益的天平。在企业利益中,一个上级和一个下级谁更重要?一般来说,上级更重要!因为上级对企业的影响大,下级影响小,这是现实情况。 在市场上必须以利益来思考问题。当然,上级的相对公平,能够带来下级更好的工作,给企业带来最终的效益。但是在一个局部环境中,肯定以上级的意见为准。

  第二项,预算和计划完成情况。

  预算并不一定眼每个部门都有关系。

  生产部门有成本预算、产值预算,营销部门有销量预算,技术部门有科研预算。所有部门都有费用预算。有些是目标性的预算,必须达到或超过;有些是限额性预算,应当节约或适崖完成。

  对预算的完成情况,财务部门可以做出相对准确的评价。这个评价直接影响了部门负责人的绩效考评成绩。部门预算的完成情况,还可以根据部门内部的分工情况分摊到个人身上,进而影响到员工的绩效考评成绩。

  不管什么岗位,都要考查计划的完成情况。

  第三项,督办结果的汇总分析。

  督办是一种典型的企业行为,其目的要保证工作任务按计划、按要求完成。只要上级将某项任务进人督办系统,就要由督办人员按进度时间表进行催办。若到期未完成,就要确认拖期时间,并进行督办。

  督办的目的是确保任务的完成,督办的结果说明了员工完成任务的情况。督办员每天将任务完成的情况汇总记录到《督办报告》中,上报给总经理。长期积累下来,就可以为绩效考评提出有效的依据下级员工完成任务的情况,也可以说明上级的管理状况。

  如果说定期述职的评价说明了员工完成长期授权工作的成绩,那么督办结果汇总分析就说明了员工完成临时授权工作的成绩。

  第四项,检查结果的汇总分析。

  最基本的检查有两种,一种是行政检查,一种是职能检查。任何一个管理人员对所属下级、对负责部门的检查,就是行政检查。而根据工作程序进行的横向检查,就是职能检查。

  检查结果的汇总分析,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正常率",一是"失查率"。这两个比例,是对多种检查结果综合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

  定期述职评价的结果是直接上级做出的,由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统计处理。预算完成情况是财务根据经营情况计算出的数据。督办结果和检查结果是办公室统计出来的。这样绩效考评的结果是由不同的部门、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的,就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员工的绩效。

  必须注意,各项数据应该分别列出、分别分析,然后根据企业对工作的需要进行评价。最好不要最后算出一个总分,总分说明不了考评的结果,绩效考评的结果也不直接与奖金挂钩。管理者必须意识到进行绩效考评本身就是一种激励,不必与物质激励联系在一起。

  还应该注意,提拔管理人员不应只看绩效,还应该考察能力,明确岗位对人员的要求,把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岗位上。即"绩效、能力、机遇"并重。

  A管理模式认为,用人应该"合适偏高",对于员工的绩效考评关键在于明确标准。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员工,应该多给予支持,增加培训,或对其岗位进行调整。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A管理模式的绩效考评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