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负责同志就《技能人才最低工资分类参考指引》答记者问

   日期:2025-11-19     浏览:26    评论:0    
核心提示: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技能人才最低工资分类参考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指引》出台的背景和主要考虑是什么?答: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技能人才最低工资分类参考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指引》出台的背景和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就提高技能人才工资待遇做出一系列决策部署,要求健全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分类参考指引。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我们在梳理总结地方经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指引》。《指引》遵循凸显技能要素价值、合理反映技能差别、统筹工资分配关系、保障劳动者民主权利的原则,引导区域、行业、企业科学评价技能要素贡献,在法定最低工资标准之上分岗位类别和技能水平等级合理确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推动市场主体为技能合理付薪,促进形成职工增技、企业增效、技能增收的良性循环。

问:《指引》明确,确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的主要参考因素是岗位类别和技能等级,那么区域、行业、企业如何对岗位进行科学分类和划分技能等级?

答:《指引》构建了横向按岗位分类、纵向按技能水平分级的基本框架。首先,根据技能人才所从事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任务以及岗位所需技能的复杂度、稀缺性、人力资本积累,按照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程度对岗位进行分类,一般可分成基础类、重要类、关键类和核心类。区域、行业、企业可参考《指引》对岗位分类的方法,结合自身实际,对技能人才从事的岗位进行科学分类,确定岗位类别的数量、称谓,明确不同岗位类别的划分标准、包含的具体岗位或职业(工种)、技能人才任职资格要求等。接下来,区域、行业、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和国家职业标准有关要求,明确每一岗位类别的岗位或职业(工种)包含的职业技能等级,既可以按照“新八级工”设置职业技能等级序列,也可在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内划分层次,明确各层次相应称谓以及与“新八级工”相应技能等级的对应关系。区域、行业、企业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每一岗位类别职业技能等级的最低级别。

问:《指引》提出分类分级确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的方法是什么?

答:《指引》明确了在岗位分类技能分级的基础上确定技能人才月最低工资和月最低技能津贴发放标准的方法。采取确定技能人才月最低工资方式的,区域、行业、企业首先确定某一岗位类别内职业技能等级最低级别的技能人才月最低工资。基础类岗位、重要类岗位、关键类岗位、核心类岗位的月最低工资,一般分别按不低于本地法定月最低工资标准105%、120%、150%、200%确定。然后,在不同岗位类别技能人才月最低工资基础上,按技能等级逐级上浮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额的方式确定同岗位类别内其他职业技能等级技能人才最低工资。采取确定月最低技能津贴形式的,区域、行业、企业可按照基础类岗位、重要类岗位、关键类岗位、核心类岗位逐类增加的原则确定不同岗位类别的技能人才月最低技能津贴发放标准,同一岗位类别内再根据技能人才的职业技能等级逐级增加。《指引》附有示意图,形象、直观的展示了不同岗位类别内的职业(工种)可差异化设置最低技能等级和最低工资。《指引》还选取了环卫、家政两个典型行业以及一个制造业典型企业作为分类分级确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的示例,供参考借鉴。

问:如何理解区域、行业、企业确定的技能人才最低工资与各地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之间的关系?

答:目前,我国实行的最低工资制度是由各省份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本省份内不同行政区域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明确:区域、行业、企业可通过集体协商就劳动报酬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企业和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为此,《指引》引导区域、行业、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考《指引》提供的方法,通过集体协商或履行民主管理程序等方式,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之上,分类分级合理确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其中,企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应不低于所在区域或行业确定的技能人才最低工资。《指引》还要求,技能人才最低工资应根据本地法定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市场供求及生产经营形势等变化情况,及时予以调整。对采用月最低技能津贴形式的,要确保技能人才提供正常劳动的工资水平在剔除技能津贴后不低于本地法定最低工资标准。

问:如何抓好《指引》的贯彻落实?

答:下一步,我们将从三方面抓好《指引》的贯彻落实。一是强化宣传培训。指导各地加大对《指引》的宣传解读和培训力度,大力推广典型经验,帮助有需要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街道乡镇、行业、企业准确理解把握《指引》的理念和方法,结合自身情况运用好《指引》,合理确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二是强化指导服务。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及时发布重点区域和行业、紧缺急需职业(工种)不同技能等级的工资价位信息,指导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细化分行业确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的方法,为地方和企业协商确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参考。三是强化重点推进。指导各地以技能人才需求量大的主导产业、重点行业和产业集聚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街道乡镇以及龙头企业等为重点,推动其参照《指引》理念和方法协商确定本区域、行业、企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合理提高技能人才工资待遇,更好吸引和留住技能人才,支撑发展需要。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负责同志就《技能人才最低工资分类参考指引》答记者问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新闻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