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能世界 2035》报告的核心内容围绕十大技术趋势与全场景智能应用展开,系统描绘了 2035 年智能世界的技术路径与社会图景,以下是基于文档的核心提炼:
一、十大技术趋势:未来十年的核心驱动力
趋势一:AGI 走向物理世界
AGI 需突破不可解释性、幻觉问题等瓶颈,通过 经验引擎(数据驱动)、理念引擎(规则驱动)、行动引擎(目标驱动)三大协同系统,实现物理实体与环境的实时交互,构建高保真世界模型()。
趋势二:AI 智能体驱动产业革命
智能体从 L1(功能级)向 L5(智慧级)演进,2035 年 L4 级智能体在工业、医疗等领域规模化落地,人机关系从 “分工” 转向 “共生”,驱动万亿级产业重构。
趋势三:人机协同编程重塑软件
开发模式从 “代码主导” 转向 “自然语言 + Agent 编排”,人类聚焦架构设计,AI 承担编码与测试,软件形态演变为 “程序 + 模型 + Agent” 多范式并存。
趋势四:镜像世界的多模态交互
交互从 2D 平面升级为空间多模态(SMUI),融合视觉、手势、脑机接口,实现五感沉浸体验,全息内容由 AIGC 工业化生成。
趋势五:移动互联→智能体协同生态
App 孤岛消失,AI 智能体通过 “服务找人” 完成复杂任务,端到端任务成功率成核心指标,端云协同架构支撑 9000 亿智能体互联。
趋势六:具身智能催生万亿产业
智能驾驶:2035 年 L4 + 级普及,汽车成 “移动第三空间”;
家庭机器人:超 90% 中国家庭拥有,承担家务与情感陪伴;
低空经济:电池能量密度>800Wh/kg,私人飞行器普及。
趋势七:算力革命:10 万倍增长
2035 年全社会算力达 10²⁷FLOPS(较 2025 年增 10 万倍),通过存算一体、光计算、量子计算突破冯・诺依曼架构,算力如水电般普惠。
趋势八:数据即智能:存储范式变革
温数据占比超 70%,存储从 “存数据” 转向 “存知识”,支持关联、状态、演进性,AI 存储容量增 500 倍。
趋势九:智能体互联网:联接 9000 亿设备
通信网络从 “人联” 转向 “物联”,支持 1000 万 / 平方公里连接,时延<100μs,通感算智一体支撑实时交互。
趋势十:Token 管理能源:智能电网
2035 年风光发电量超化石燃料(占比>50%),AI 通过 Token 实时调度每一焦耳能量,V2G 技术实现电动车与电网双向互动。
二、全场景智能应用:技术重塑生产生活
医疗:AI 预防 80% 慢性病,全息健康画像 + 纳米机器人实现 “主动健康”;
教育:智能学伴 + 孪生教师普及,80% 教室升级为智能孪生空间,生师比矛盾缓解;
出行:MaaS 平台无缝调度 RoboTaxi 与空中出租车,通勤效率提升 15%-30%;
制造:设计即制造(虚拟仿真替代 90% 物理试制),劳动生产率提升 60%,缺陷率<0.05%;
城市:AI 成为 “城市神经系统”,超级助理渗透率 82%,数据交易规模达 8120 亿美元。
三、可持续发展:伦理与普惠
AI 伦理:嵌入 “可解释、可追溯、价值对齐” 原则,构建人机共生系统工程框架;
绿色智能:算力中心 100% 绿电直供,AI 优化能源 / 交通 / 农业,降低碳排放;
普惠包容:通过智能终端与云端服务弥合数字鸿沟,偏远地区获医疗 / 教育资源。
四、核心数据支撑
算力:10 万倍增长;
存储:AI 数据占比 70%,容量增 500 倍;
家庭机器人:中国超 90% 家庭拥有;
慢性病预防:AI 助力 80% 预防率。
总结
报告以 “技术为人”为核心,通过十大技术跃迁(如 AGI、算力革命、具身智能)和全场景渗透(医疗、教育、城市等),勾勒出 2035 年人机共生、绿色普惠 ** 的智能世界蓝图,强调技术需与伦理、安全、可持续发展深度绑定,最终实现 “智能与生命共融,科技与人文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