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二维码

 
 

制定年度计划三板斧

   日期:2013-12-31     作者:陆路    浏览:247    评论:0    
核心提示:无可否认,年度计划是员工和领导之间一场重要博弈。领导当然是想ask for more,而打工者也深明今天献了明珠明天就得献宝石的道理,谁都想往自己这边的预期拉多一点是一点。然而,职场毕竟不是菜市场,如何能不失风度地跟领导就年度计划讨价还价呢?
   职场毕竟不是菜市场,如何能不失风度地跟领导就年度计划讨价还价呢?
职场毕竟不是菜市场,如何能不失风度地跟领导就年度计划讨价还价呢?

“我喜欢做直线型的计划,我们做更高的计划,不是因为它容易,恰恰是因为它困难!”台上的大老板五十岁的人了,说到兴奋处还是上蹿下跳,特别是说到“高”的时候,一只手弯着手掌不断地举高,要是翻过来必定更像只猴子。

“我喜欢摘星!目标更高,虽然不容易够得着;但是哪怕够不着,也必然会触到更高的层次。”说到自己经典的“摘星理论”,他左手举高的频率更快 了,连带着右腿都不自觉地屈膝抬起,脑袋上稀疏的头发也被牵引着一蹦一跳的。员工背后都戏称这位仁兄为“摘星童子”,每年当摘星童子长篇大论他的摘星主义 的时候,大家就知道是年末了,该开始做下年度的计划了。

无可否认,年度计划是员工和领导之间一场重要的年度博弈。领导当然是想ask for more,而打工者也深明今天献了明珠明天就得献宝石的道理。于是这场博弈成了活活的拉锯战,想的都是往自己这边的预期拉多一点是一点。然而,职场毕竟不 是菜市场,如何能不失风度地跟领导就年度计划讨价还价呢?

首先是要明确定位。这里所说的定位并非做市场计划的产品定位,而是在讨论计划的时候理清楚自己和领导的角色 定位。诚然,领导作为管理者,他的职能是要来监督审核你所提交的计划。但是职场当中大部分的领导也仅是职业管理者而非真正的老板、所有人。看清楚这一点非 常重要。在这一前提下,要明白,并且让领导明白,所提交的计划并非你自己的年度计划,而是你和领导共同的年度计划。

因此,在面对面阐述、讨论你的计划的时候,不妨少用“我”字,而是多用“我们”,让领导清楚计划里面的所有指标、任务都不是你个人的任务,而是那你跟领导二人共同担当的。有了这个定位前提,所谓同舟共济,所有的讨论就并非单纯的汇报与准批,而变得可商议了。

其次,切记只说计划与目标。年度计划与其他一切的提案一样,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调查在年度计划中又能 起到微妙的铺垫作用。如果一上来就直接讨论明年的工作指标,指标就只能是一目了然的数学比较,跌20%、持平、涨30%等等。让计划变成简单数学是非常危 险的事情,涨30%明显就比涨20%要好。哪怕是计划涨30%,为什么不考虑35%?因此宜从今年工作的总结和明年大环境的基本面开始说起,并在这个长篇 大论当中多安插几个不同的指标。

比如说,根据今年工作的进展和对明年大环境的预测,预期明年的增长是20%。但是分析组织内部的一些机遇,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工作来进一步调 整我们的策略,以达到30%。但,这几个工作调整需要领导一定的资金或人员支持。这样一来,首先肯定了一个可执行的目标。其次也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至于这个要求能不能达到嘛,不能光靠我自己的力量啊,领导您也得给力啊。

总而言之,把简单的数学计划做成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有序言、铺垫,有高潮,有伏笔。这样才能有效地带着领导的思维走,做到反客为主。当然最后点睛一笔还是要把决策权交给领导大人。我已经提出了不同的情况的不同目标,至于往哪里走,还是您老人家说了算吧。

最后,可适当巧妙利用核心业务与新业务的关系。组织里面的核心业务往往是非常明确的,每年的增幅是多少有明 确的历史记录。在年度计划中,哪怕是运用了以上巧思,争取领导与自己同舟共济,用非简单数学的方式带着领导的思维走,也更多是争取了感性上的认同。一但涉 及核心业务,只要跟以往数年的情况相比,还是很难太浑水摸鱼。

此时,不妨在年计划当中对新业务作出一定的展望。新业务的规模不一定要大。由于每个组织都会有对外扩张的自然需求,提出新业务的思考总不会错。 由于新业务无规可循,又必然带有一定的风险性,计划做起来可以更得心应手。另外,把新业务的大小定义成适当可控的范围,把终极目标定义为测试与学习,更可 有效地管理上级领导的预期,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言及至此,只能再进酒一杯,祝诸位将此三板斧灵活运用、联会贯通,凯旋于年度计划之战。

(本文作者介绍:外企伙计,资深职场菜鸟)

 
标签: 年度计划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制定年度计划三板斧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chrmers",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招聘
推荐图文
推荐管理技术
点击排行
最新管理技术

首页| 关于我们  |  商业采访  |  投稿指南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积分商城| 留言反馈|违规举报

人力资源经理网(CHRM) Copyright ©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498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849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61055号